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西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西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信息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广西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所处的物质基础、技术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广西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文章在深入调查广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组建专事信息化建设的“广西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之类的政府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北部湾经济区“三基地一中心”建设,制定实施全区信息化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国际区城经济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和全区信息交流平台等观点。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探析

作者简介 韦乃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13

中图分类号 G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67―0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制定的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战略发展纲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上,号召全党全民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由于所处的物质基础、技术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广西与全国其他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省区一样,将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和经济活动方面,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准确理解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深入调查广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剖析广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借鉴区内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针对广西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制定实施切合广西实际的广西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是广西各级领导和专家学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广西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务实推进电子政务,实现政府创新。广西电子政务建设坚持以应用需求为主导,强化以信息化手段改造政务工作流程,从而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高效与快捷。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建成了由自治区级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机要专网相互独立、物理隔离的广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二)广泛推进农村信息化,取得突出成效。“三农”信息服务已涵盖了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并通过电话、电视、电脑进村入户,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广西农业信息网已实现从自治区延伸到市、县、乡、村信息服务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服务功能是汇集、传播农业和农村经济法规政策、宏观经济信息,提供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包括农产品品种、新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招商引资等。

(三)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在2007年全国33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中国南宁”、“中国柳州”、“中国玉林”分别排名第49、51、55位,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获奖原因之一就是:围绕城市公共安全,构建平安和谐家园。南宁市建成了我国第一套集应急救助、非应急公共服务、灾难事故事前防范、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管理于一体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南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系统”也已正式运行,实现了对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又迈上了新台阶。在南宁市的示范带动下,柳州市也已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并投入使用,北海也将建设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四)有序推进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明显。广西结合工业实际和行业特点,在企业信息化工作中重点推动企业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由点到面、由浅到深地推动全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骨干企业信息化已达到全国同行的先进水平。目前,柳州市已被列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南宁、桂林两市被列为自治区级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区共有自治区级信息化示范企业132家,涵盖了机械、轻工、化工、医药、冶金、电子、建材、纺织等行业,其中中小企业占85.6%。

(五)信息产业保持了平稳发晨的态势。在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产品、电力自动化、应用软件等五个领域有相对优势和特色,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掌上电脑、网络计算机、汽车电子产品、现代通讯产品等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产品结构逐渐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社会信息化其他领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广西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的得力的政府职能机构。广西虽然于2000年先后成立了自治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自治区信息产业局,但从自治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自治区信息产业局职责看,职能定位的侧重点主要是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信息技术和经济活动方面。由于全区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的得力的政府职能机构,因此,个别市县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不健全,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缺乏科学性。

(二)战略规划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一是整体性欠缺,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盲目建设、重复投资,信息资源的开发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是规划目标与国内其他省市区过于趋同,变成了在全国“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规划,没有广西特色;三是规划时间过长,《规划》没有长、中、短期之分。“大而全”,没有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很容易变为“大而空”,没有实际使用价值。

(三)信息基础设施盲目建设,浪费严重。(1)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相当部分市县和区直单位争取到了专项经费,采购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却忽略了先进技术设备的充分利用。(2)设备淘汰周期过短,不少设备闲置不能发挥作用,更达不到二次利用或多次利用的预期目的。(3)忽视信息设备使用技术的提升,个别单位乐意出钱买电脑,但却不乐意拿钱买电脑升级软件。

(四)信息产业缺乏竞争力。(1)软件业发展滞后,没有拳头产品,竞争力明显不足。(2)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弱小,由于技术引进风险小。广西本土IT企业大多把资金花在技术引进上,而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相对较少,外资企业更是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直接从本国“买”技术。(3)信息服务业也随着全区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而滞后。

(五)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不健全。信息市场管理混乱。

(六)信息化人才数量少、质量低。(1)现有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大部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2)信息化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奇缺现象十分普遍。(3)在人才培养方面,只注意学校教育

培养这一渠道,而忽视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基层的信息化培训。

三、广西信息化建设对策措施建议

(一)强化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1)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科学地做到两者融合发展。(2)正确认识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包涵关系,克服只要发展了信息产业。就是推动了信息化发展的错误认识。(3)正确认识、评估广西信息化现状、水平,克服自满松劲情绪,增强危机感、紧迫感。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组建专事信息化建设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了加强领导,全区除了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外,必须建立一个常设的政府职能机构,专事广西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该政府职能机构名称必须名实相符,不宜照搬照套国务院的方案,设“广西工业信息化厅(局)”之类,而应该仿效上海市的做法,设“广西信息化建设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赋予该政府职能机构必要的、适当的事权、人权、财权。从市到县都要按照自治区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统一的政府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不宜参差不齐、五花八门。职能定位必须结合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实际,必须准确全面,使其真正有位有为,有为有位。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北部湾经济区“三基地一中心”建设,制定实施全区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要切合广西“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两会一节”等实际。要以建设北部湾“中国东盟信息中心”为切入点。要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深化应用,集约共享;着力创新,提升能级;保障安全,优化环境;以人为本,普遍受益”为原则。要凸显发展目标,要把标准类规划具体化。规划要做到短期长期相结合,针对信息化技术更新、设备淘汰等周期都很短的特点,短期规划要重于长期规划。

(四)着力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和全区信息交流平台。政府投资,加强政府综合服务平台和社会共享平台建设:(1)信息高速公路,设立面向海上东盟的国际互联网出口端,整合信息基础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增强信息集散、处理能力,为信息交流提供可靠的通道。(2)生产平台: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加快中国和东盟双边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信息平台,开展中国和东盟物流信息服务;国际数字证书认证平台,开展与东盟各国间各类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提供安全保证;国际电子支付平台,提供快速的金融结算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提供区域特色的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农产品供求等多方面的信息为主要内容,促进区域内农产品的发展和流通。(3)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政务网络互联;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城市导航、交通、购物、文化等方面的公共信息服务。(4)文化平台:中国一东盟国际旅游合作信息平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跨国旅游观光、跨国休闲度假、投资置业;数字文化平台,提供个性化、各种语言形式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

(五)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强政府部门的带动作用,引导全社会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形成良性循环。下大力气推动政府上网工程。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第一,要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进人乡村创造条件;第二,要加强扶贫帮困数据库建设,有效地为贫困人口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第三,要大力普及信息知识,加强信息技术、信息开发、信息利用的培训工作。发挥广电网作用,加大农村信息技术宣传与推广力度,鼓励和指导市县贴近当地农村实际办农村信息节目。

(六)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制定鼓励、扶持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政策。对从事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给予优惠。加强信息化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决策水平。

(七)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坚持和国际标准技术接轨,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用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已有的成果。围绕广西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地方性标准规范和标准体系,作为对使用标准不足的补充。在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审查,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加强信息化标准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扩大与兄弟省(市、区)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

(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制定推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完善安全基础设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信息安全人力资源;研究信息安全目标与策略等。加强信息安全的组织领导,强化区内信息安全工作小组的职能。推行相关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加强对于信息安全的产品、服务商资质、信息系统的安全的管理与测评认证。建立健全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岗位、及其培训和考核制度。定期对网络进行信息安全检测。注重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技术层面,采用多种信息安全技术。开展信息安全和信息法制教育,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九)加强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大力抓好全民的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点列入所有教育领域中,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充满活力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均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使信息技术成为每一个劳动者的基本技能。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行各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建设一支能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的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建立适应各级各类教育需要、具有时代特色、内容规范实用的教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