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轮”驱动 中小微企业在路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以来,欧债危机在全球持续发酵,外部需求依然疲弱,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备受关注。在北京,吸纳从业人员占全市50%以上的中小微型企业是首都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年,北京中小微型企业的抗压能力如何?为深入了解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状况及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微型企业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抽样框,按行业进行分层,采用等距方法共抽选1000个样本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政策、创新、人才、资金是驱动中小微型企业前进的主要力量,在“四轮”驱动共同作用下,中小微型企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也凸显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政策驱动
税率政策最受关注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帮扶小微型企业提振信心,渡过难关。调查显示,全市各项政策的影响效果正逐步提升。其中,影响最大、关注度最高的是税率政策,反映影响很大的企业占比19.5%,连续5年位居各项政策影响之首(见下图)。分企业规模看,税率政策的影响提升主要体现在小微型企业上,表示受税率政策影响很大的小微型企业占20%,比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高于中型企业4.6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在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受税率政策影响很大的企业分别为27%和23.2%,比2011年大幅提升7.6个和8.2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和比重提升幅度均位居前列。小微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受税率政策影响程度较深,主要由于2011年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对小微型企业及私营企业经营发挥了作用。
市场准入政策有待完善
调查发现,中小微型企业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呼声强烈。34.7%的中小微型企业认为市场准入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始终以国有控股为主,民营资本很难进入,尤其是银行业一直都是中小微型企业的。因此,金融业企业受市场准入政策影响最大,受影响企业占比达六成。调查中,企业认为目前最急需调整的市场准入政策是:加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准入的配套政策(认同率58.6%),加紧制度改革和优化市场统一准入标准(认同率46.4%),消除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垄断势力利益的影响(认同率43.1%)。尚不完善的准入政策导致传统行业接近饱和,而新兴行业门槛过高,企业进入难,抑制了中小微型企业行业布局的多样化。
创新驱动
创新投入增长,成果继续显现
中小微型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具有生产方式灵活、创新尝试大胆的特点。为发挥其优势,2012年以来,全市继续在鼓励和引导中小微型企业创新方面进行有益尝试,推动中小微型企业创新投入继续增长。调查显示:2012年,近九成的中小微型企业过去1年研究开发(R&D)资金投入持平或增加,比上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研究开发(R&D)资金投入增加的企业比重在各行业中最高,分别为69.2%和68.8%,比上年大幅提升14.6个和14.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北京各类引导性基金开设后,充实了相关行业的企业资金,保证了科研投入的增长。
在创新投入增长的推动下,北京中小微型企业创新成果继续显现。2012年,平均每户中小微型企业已应用的专利数达到3个,是2008年的10倍。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抓住机遇,利用自身实力较强的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推动专利应用与企业生产结合,2012年平均每户应用专利数达到6.6个,比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分别多3.8个和6.1个。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得到应用,体现了中小微型企业创新驱动力和活跃程度增加。
技术创新动力尚显不足,研发方向短期化
2012年,中小微型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来源主要有内部自筹和政府资金两种方式。其中内部自筹认同率最高,达到96.9%;政府资金投入认同率为20.8%,排名跃至第二。除此两种方式外,资本市场、国内外合作等其他资金来源方式认同率均较低。研发资金来源单一、研发渠道狭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研发资金的增长,进而抑制中小微型企业创新活力。数据显示: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认同率达到52.9%,已连续4年位居第一。中小微型企业要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依靠自身“造血”和政府扶持,还应多渠道拓展研发资金来源。
与此同时,2012年,45.8%的企业科研资金投入首选仍然是“估计三年内能实现商业化的完善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已连续4年比重最高,高于“至少三年内不实现商业化的基础研究”33.3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国内外环境一直处在需求不足的阴影下,中小微型企业对市场前景预期更加不乐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科研创新的导向。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中,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的企业比重比上年大幅提升了12.4个百分点,至21.6%,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超过两成。自身实力受限和外部市场不定共同导致了中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出现短期化。短期研发虽然能带来收益的快速增长,但通过长期基础研究开创品牌才是中小微型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人才驱动
人才素质持续提升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综合发展实力强弱的体现,是驱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近年来,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小微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12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各部门合力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北京中小微型企业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人才培养意识增强。2012年,近七成的中小微型企业对职工进行了专门的技能培训,比上年大幅提升14.9个百分点,与大型企业的差距比上年缩小了6.5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管理层人员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被调查的中小微型企业经理层中硕士平均0.9人,大学本科平均3.6人,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2人和0.9人,而大学专科及以下人员则由上年的平均4.5人减少至4人。三是企业科研人才显著增长。2012年,超过50%的中小微型企业科研人员有所增加,高于上年11.5个百分点。
用工成本上涨影响大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是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劳动报酬快速上涨已成为影响中小微型企业吸引人才的最主要问题。从近3年的调查结果看,劳动力结构失衡已不再是中小微型企业招聘员工难的最大原因,其比重由2010年的37.5%降至2012年的31.9%,而选择劳动力成本增加的企业则逐年增加,2012年增长近5个百分点,至35.3%,排名首次升至第一。其中,微型企业由于多数位于产业链末端,受各种成本转嫁的压力最大,用工成本增加的企业最多,达到39%。用工成本快速提升导致实力不足的中小微型企业招聘员工更加困难(见下表)。近3年数据显示,熟练员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招聘难度逐年上升,其中,认为招聘技术人员容易或较容易的企业比重最低,仅有16.5%,认为招聘管理人员容易或较容易的企业比重降幅最大,3年共下降了4.7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企业用工普遍持谨慎态度,过去一年中,超过八成的中小微型企业从业人员持平或减少,高于大型企业近三成。分行业看,由于过去一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持续不振对制造业企业生产影响较大,近三成的企业表示从业人员减少,高于上年1.5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从业人员减少现象最为突出。中小微型企业作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体,承担着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如何有效引导,激发其吸纳就业的潜力值得关注。
资金驱动
融资难有所缓解,融资活动显著增加
融资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与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运转、扩展生产规模、开拓新业务等行为密不可分。2012年,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7.1%的中小微型企业表示融资容易或非常容易,比上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而反映融资困难或非常困难的企业为34.1%,比上年减少了4.8个百分点。融资难问题缓解的同时,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活动也相应增加。调查中,进行过融资活动的企业达到14.7%,比上年显著提升5.8个百分点,达到近3年的最高点。
2012年,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之所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是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放贷流程和金融机构服务不断完善。近3年数据显示,被访企业对“银行缺少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放贷流程”、“缺乏专门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两大问题的认同率持续下降。二是2012年北京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共同入手,多种方式拓宽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数据显示,在直接融资方面,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中小微型企业通过集合信托、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创新融资方式共实现融资额46.4亿元。在间接融资方面,截至2012年11月末,北京中小微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9168.1亿元,占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的38.1%,比重比上年提升4.4个百分点。
资金紧张问题依然存在,融资方式相对较零散
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涨造成的资金紧张仍是中小微型企业面临的大问题。调查显示,2012年中小微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了23.2%,高于大型企业4.7个百分点。为抵御市场竞争,部分企业无法相应提高产品售价,盈利不同程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现象(认同率53.2%),而部分选择提高产品售价的中小微型企业,却出现产品竞争力下降,最终影响销量的现象(认同率20.9%)。多重成本上升导致利润下降,抑制了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融资方式相对较为零散。从近3年问卷调查结果看,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方式中,国内外银行贷款仍是首选,占比连续3年最高且持续高于五成。民间借贷位居第二,2012年比重提升8.4个百分点,至22.5%。由于中小微型企业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的特点,审批流程过长的国内外贷款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因此经常求助于高利率的民间借贷,甚至为了维持经营选择股权出让等方式,融资方式较为零散。调查中,中小微型企业对信用担保、股权出让等多种融资方式均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上市作为大型企业占比第二的融资方式,在中小微型企业中占比最低,仅有0.7%,低于大型企业11.8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虽然开设了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尚不够完善,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由上述调查结果不难发现,2012年,在政策、创新、人才、资金“四轮”驱动下,中小微型企业保持了稳中微进的发展态势,但一些困扰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四轮”驱动力依然各有短板。补齐短板需要相关部门与企业自身付出更加坚实的努力。
注:本文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采用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