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导学法”三步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学法”三步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落实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行动策略方面,新郑市围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的道德课堂理念,在全市范围内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全市中小学大力推行“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使道德课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导学法”,顾名思义,主要是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导”和“学”。其核心是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职能重心从“授”转移到“导”上,把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把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掌握知识技能转变为三维发展上。

那么,“导”和“学”如何联结才能使学生参与认知的全过程?我们认为主要靠教师的导学设计与相应的组织引导。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提纲(导学案)让学生初识教材;通过设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及其原理;通过组织演练、做题,合作交流,反思抽象,让学生通晓其中的规律;等等。最终使学生能够参与认知的全过程。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初识—认识—熟识“三段式”,或者说是预习—研讨—检测“三环扣”,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很好地落实道德课堂行动策略。

一、初识(预习)

“初识”是对新知的初步学习,目标是掌握新知的基础知识,打好第二阶段认知的基础。道德课堂“让教学回家”的理念在此环节落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做好三种“导”。

设计自学练习 设计自学练习的目的是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因此,练习题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基础性、浅易性、铺垫性。同时,设计后的练习题既要形式多样,采用填空、选择、判断、图示、表格、简答等形式,又要简明快捷,让学生动脑多,动手少,尽力做到耗时少、效率高。

确保无语而导 教师课前设计的自学练习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工具书、参考资料及其他辅助读物,较顺畅地完成练习,根本不需要教师再说些什么,所以要求教师此刻必须确保教室“静悄悄”的局面,以使学生“静思高效”地完成预习作业。

巡视、巡听、巡参与 在学生静静地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无语而导的行为可以是巡视,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完成练习的详细情况。在学生基本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同桌之间自行交流时,教师可以巡听,以倾听他们的交流内容,同时可以有选择地参与某交流议题。通过“三巡”了解预习阶段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及其是否存在“相异构想”之类的认知阻碍等,从而确立研讨阶段的认知起点,并设计研讨之始的诱因。

二、认识(研讨)

此阶段是在预习任务完成之后接续展开的,主要实施道德课堂“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基本学习方式,其目标是让学生发现并真正理解“新知”内涵之“理”。按照系统论及结构原理的观点,研讨活动要集中针对新知的形成原理、构成特点及其逻辑关系来进行。

研讨活动,一般要经历理性探究、反馈矫正、成果巩固、迁移延伸四个步骤。研讨活动必须经历的这四个步骤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是达到“真理解”认知高度至关重要的认知过程,因而也是“导学法”课堂教学最关键的环节。预习阶段的学习活动也是为这个阶段的认知活动打基础,并服务于这一环节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导”呢?

由于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主要是通过“练习题”来实现有效连接的,所以研究活动的每一步都必须由教师精心设计出相应的练习题,形成通往新知核心问题的训练体系。

1.铺垫性质的训练,以作为研讨活动的起点

2.探究性质的训练

3.反馈矫正性质的训练

4.成果巩固性质的训练

5.迁移延伸的训练

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把新知从原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来,在新的环境中加以应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对新知意义的认识升华了,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加以解读和运用,这就是迁移延伸。

三、熟识(检测)

学生对新知熟识的状况主要通过学生对新知运用的能力和水平来衡量。衡量的手段主要是对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测试。此环节重点落实道德课堂强调“反馈”和“评课”的策略。

测试题一般课前已经拟好。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盖全,即覆盖此课之全部知识点;二是重理,即着重检测对重点知识的研讨成果及其规律的把握。

检测结果可以作为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依据。如果被测试者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即为合格课,否则可视为不合格课。不过此阶段可根据学情而定。如果研讨阶段迁移延伸效果较佳,且时间较紧,就可以不再进行检测,或者在上练习课时进行检测训练。

初识(预习)—认识(研讨)—熟识(检测)三段式(三环扣)的课堂教学,是“导学法”课堂教学的通用模式。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教材特点,有所变化。比如政、史、地、生等学科,可以采取边预习、边研讨、边巩固记忆、边反馈检测的混合型的教学模式,但其基本形态仍是教师“导”学生“学”。这是道德课堂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理念。

两年来,我们以推行“导学法”教学模式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2011—2012学年,我们在全市中小学举行了“导学法”课堂教学大赛,先后经过初赛、预赛、决赛等三个阶段,优选出了一批“精品”课在全市巡讲。此外,我们还举办了校际交流、道德课堂开放周、“我的理念·我的学校”校长演讲、业务主任“道德课堂建设汇报”等活动,促使道德课堂的种子在全市中小学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