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富人之仁 第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富人之仁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国美的黄光裕到百度的李彦宏,一个身陷的囹圄,一个被称为新知识时代英雄,中国首富位置的转换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意味。

我们再将首富的转变过程跟美国做个对比:在美国的镀金时代,洛克菲勒这样的巨富推动了时展的车轮,车轮底下却辗轧着他人的血汗。但与此同时,洛克菲勒家族持续不断地进行贫困、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慈善捐赠,时至今日,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基金仍然是欧美企业中最有名的基金之一。而到了20世纪末,新时代的知识英雄比尔・盖茨则成为美国新的财富人物象征。他的财富积累过程没有肮脏的血汗,他成立的盖茨基金会为他带来了更为隆重的声誉。同样体现传统产业到知识经济的转型,然而美国首富的更迭轨迹,同时也是富人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

那中国能否沿袭这样的足迹?

关于中国人的财富观,我们可以在故纸堆里找到与道德相关的千年历史。但2012年的中国首富李彦宏,虽被公认为行业翘楚,却不曾在同年的慈善榜上留名。

在我们制作的《仁富榜》里可以看到,福布斯2012富豪排行榜里的前20位富人中,60%在2012慈善榜上无名;只有2位(许家印、王健林)跻身慈善榜前10名。财富的三甲,在慈善榜上都未有突出表现。这一形势甚至不如2011年。显然,国人对富豪慈善的期待与富豪的身体力行仍然有着很大距离。原因何在?

细究榜单,名列前茅的富豪主要还是来自能源、矿产、房地产行业。他们的致富之路,与在国家急剧转型过程中占有或垄断资源直接相关。这些资源属于国民所有,但小部分人通过权力寻租之手获得了出租的便利,完成了财富积累。从这个角度去衡量中国富人,大多带着些“原罪”。因此,富人行善常被认为是“赎罪”。

转型的缓慢与停滞,加剧了贫富差距,也加剧了不同阶层间心理层面的对立。在慈善问题上,富豪的慈善意识固然是最重要的因素,然而舆论“逼捐”的现象屡屡出现,富人身处道德紧箍中,也难免产生反弹的力量。而财富积累方式和公办慈善组织、捐款机构的不公开、不透明,同样压抑了富人慈善的意愿。

到了最后,人们最不想见到的大概就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裹足不前,富人则被冠上了“为富不仁”的整体恶名。

幸好,仍然有许多中国富人一直在慈善。只是,要实现从洛克菲勒到比尔・盖茨的转变,要一个阶层完成自我救赎与造福他人的蜕变,既需要社会体制的转型,也需要这个阶层集体意识的觉醒。

什么是“仁富指数”

“仁富指数”计算依据是富豪财产捐赠额与其资产的比例,并以位于慈善榜首位的许家印的捐赠财富比为标杆。

慈善捐赠总额大幅下滑

2012年财富排名前20的富豪里,仅有8人登上慈善榜;同是这20位富豪,登上2011年慈善榜的有12人。而综观整个福布斯2012慈善榜,100位上榜企业家现金捐赠总额同比去年下降41%。中国慈善榜入围门槛也由去年的1,400万元降低至今年的1,000万元。想来2011年“郭美美事件”、“中非希望工程”等事件严重影响了慈善捐款的热情。

地产富豪捐款最积极

慈善榜前三位都是地产商。首善是恒大地产许家印,而排名第二的万达集团王健林则是去年福布斯评出的首善。根据福布斯慈善榜制作者透露,地产富豪们的主要捐赠领域是扶贫、教育和突发事件,捐赠对象主要为公募基金会。这主要是受我国募捐制度的限制,捐赠途径有限。而具体看前三位地产商:许家印捐了3000万给扶贫基金会,朱孟依家族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捐了4.2亿,王健林10亿元捐建南京大报恩寺。捐赠方向和对象都与政府挂钩,主要倾向是解决政府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