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炫“国学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炫“国学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庄周梦蝶自喻适志今犹在,内圣而外王是我们的期待。越过名教任其自然最悠哉,我们追问大千世界从何来。”

一曲以《最炫民族风》改编的“神曲”《最炫国学风》在网络上走红。从大学纷纷成立“国学院”到教育部要求小学生唱京剧,从学前儿童咿咿呀呀背《论语》到企业家纷纷投身学费昂贵的“国学班”,弘扬传统的“国学热”方兴未艾,社会上正悄然刮起最炫“国学风”。

读经运动:国学修养从娃娃抓起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在一个以“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为主题的暑期“国学班”上,十几个孩子正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着《孝经》。

6岁的桐桐是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不仅仅是单纯的背诵,国学教育更多的是提倡一种行为的教导和意识的灌输。”桐桐父亲如是说,他希望通过“国学班”,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十年前,一场以“奠定优美人格基础,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为宗旨的“读经运动”在大陆轰轰烈烈展开。倡导者是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弟子、中国台湾的王财贵博士。或许是对传统文化的饥渴已经太久,在大陆,“读经运动”立即得到了许多家长的热应。

与此同时,台湾的南怀瑾先生也开始在全球华人中推广儿童读经运动。一时间,各地“读经班”如雨后春笋,远离传统太久的中国人,试图让孩子从经典的读诵中,寻找古代中国的诗意以及智慧哲学。

经文中的深奥道理少儿是否能真正理解呢?尽管轰轰烈烈的“读经运动”饱受质疑,但依旧没有阻挡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庄子》《论语》,从三五岁的幼儿到十来岁的中小学生,从学校里的选修课到民间自办的国学班,“读经运动”受众大,范围广,深受追捧。“孩子们现在开始背诵中国传统经文,既长知识,又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一位家长说出了大多数父母的心声。

国学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从低年级的《弟子规》到中年级的《论语》,再到高年级的《大学》《中庸》,国学经典走进普通课堂,不再是古代私塾的专利。而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培养做学问的文史哲通才,则进一步提高了国学的地位。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论语·述而》中的这句话,它形象地诠释了人民大学国学院所致力于培养的优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自2005年成立以来,人大国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学教育,培育新型国学人才,以“大国学”、“新国学”的理念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中华文化自信心。

中国的传统学术讲求贯通、融通,其精髓博大精深,然而文史哲的西方学科框架,很难将中国的传统学术完全涵盖进去,削足适履之弊早已屡见不鲜。国学院的开办,则能很好地在学科设置上做到以研读经典为核心,并且在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补充融合。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经典的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持久而艰深的努力。几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国学院的学生可以慢慢掌握循序渐进熟读静思的阅读方法,以精读古代经典文献为基础,综合能力也大为提升。

孔子学院:海外刮起“国学风”

“你吃了吗?”

若不是亲眼所见,你绝不会想到这句地道的老北京问候语出自一位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外国大叔”。马克是佩斯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学员,从小学习中国道家思想和气功,孔子学院为他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虽然他和华裔太太已在纽约定居,但他还是笑称:“孩子出生后的第一语言是中文,第二语言才是英语。”

像马克这样热爱中国文化、进入孔子学院学习的外国友人还大有人在。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孔子学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在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学院和500多个课堂。

孔子学院海外汉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和简单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个层次是对中国社会风俗习惯和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了解;第三个层次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仁义、倡忠勇、敬孝悌、重民本”等思想,不仅已开始在国内文化沃土中复苏与萌发,还以骄傲的姿态、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各色皮肤的青年在这里汇聚一堂,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和、求大同”等思想。文化的输出在某种程度上被称为“软外交”。孔子学院已成为向海外介绍中国的窗口,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机构。在联合国总部,有一张标语内容就是孔老夫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国学精髓在于做人之道,修身为本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学界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国学热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科技的进步带来时代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种消极作用。为了消解由科技引发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一代中道德修养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人文主义思想日渐兴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恰逢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民族意识勃兴,于是人们便思考着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解决的路径,其中儒家学说关于伦理道德修养的教育,自然成为传承的重点。

在此过程中,电视的媒介作用功不可没。《百家讲坛》一类电视节目通过“说书学者”的成功介入,“国学”在全社会掀起了高潮。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空前的经济繁荣,加之国内国际的种种诱因和刺激,全球化时代捍卫本土文化价值的近乎本能的诉求,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又唤起了中国人对自己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从而有条件有基础也有需要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在市场化改革所经历的精神震荡中寻回文化家园,确立人生价值,重建精神信仰。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实际上是“反国学热”,转而发展到今天的“国学热”,正是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怀疑、反省、否定到寻觅、重振、回归的历程。

面对复兴国学的诉求,人们探讨国学热是否合理,不能简单笼统地一概而论。在“国学热”的发展过程中,要防止“发高烧”,要掌握一个“度”;也要对症下药,不要乱开药方,避免误导。学习古代文化,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随意解说,简单了事;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崇尚迷信和复古。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论语》的最核心之处不是“治国平天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从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看,主要都是讲做人之道。《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被人所熟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告诉人们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本在于修身;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也是儒学的根本精神。也就是说,要解决社会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每一个人修养的提高。

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儒学把希望寄予人的提升,而人的提升要靠自身的修养,这不能仅仅依靠一套制度来束缚——学习做人之道,以修身为本,这正是国学的精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