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见证地面气象观测现代化的历史巨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见证地面气象观测现代化的历史巨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气象局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改革调整,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通过几代气象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以亲身的经历,从观测手段、记录处理、编发气象报告三个方面论述这种发展事实,从而指出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已经步入现代化的大门,并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见证 气象观测 现代化 巨变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观测、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⑴。绵阳气象站是从1954年开始建站。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由当初简单而原始的手工操经历漫长的58年后,到今天发展成为微机处理的全自动化系统。这是一个历史巨变,它把测报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面气象观测的现代化

1、观测――仪器设备的变革

建站初期,气象要素的采集全靠人工观测的仪器,如:玻璃温度表、水银气压表、雨量筒、蒸发皿、日照计、虹吸雨量计、双金属温度计、毛发湿度计、维尔达测风仪等。人工目测项目有云(云量、云状、云高)、水平能见度、天气现象。所有这些气象仪器设备,都必须靠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操作、读数、记录才能采集到相应的气象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1967年将原维尔达测风仪改为电传风向风速器,1970年又改为电接风向风速计; 1982年1月使用EL-1型遥测雨量计替换翻斗式遥雨计⑵。虽然仪器设备有所进步,操作也更加方便一些,但是没有根本改变人工操作的方式。直到2003年1月建成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要素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采集。这时才摆脱长期只能依靠人工仪器观测的现状。观测手段和仪器设备逐步开始走上气象测报的现代化道路。由于实行的是人工和自动气象站双轨运行,形成两套设备、两套气象资料并存。虽然已经开始使用自动气象站观测,但是观测员劳动负荷照样没有得以减轻。

2、记录处理――计算工具的变革

对气象采集原始数据的处理方面。在气象要素里,有的是可以直接从仪器上读取,而有的气象要素则必须经过较为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如水汽压、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等。气象台站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算盘和各种查算表(事先将需要计算的气象要素制成各种查算表格),如本站气压查算表、海平面气压测查算表、湿度查算表等等。测报人员要在规定的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经过观测场各种仪器读数记录、订正查算、编辑气象电码、传输资料四大环节。从原始数据经过查算,再按各种规定形式将气象要素编成气象电码,上传给上级业务部门和使用单位,整个过程数据容易出现错误。在那个时期,算盘就是最主要的计算工具。熟练打算盘,抄写数码和字母是每个测报人员必备的基本功。日统计和月报表、年报表的统计计算全靠算盘进行。月报表应在次月10日之前编制完毕,报上级业务部门审核。那时报表的编制有:初作、抄录、校对、预审和审核五个环节。基准站月报表一份就有24页(16开A3的纸),统计计算全靠算盘,底本一式手工抄录四份。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那种辛苦程度是现在的测报员难以体会到的。

1986年1月1日台站开始配备了日本夏普“PC-1500”袖珍计算机⑶,并且开始使用“地面气象测报程序DMGX-S”。计算机开始进入气象部门。在当时,虽然只是袖珍计算机,已经非常先进了,气象部门已经是处于领先的地位,走在了其他许多部门前面。计算机知识、”basic”语言成为业务学习的重点。测报人员不再进行人工查算,只是将采集的原始数据输入PC机后,PC机自动输出相应的计算要素并且编辑好气象报文。这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劳动负荷,而且还保证了工作质量。1995年1月1日启用“286”型计算机,它克服了“PC-1500”袖珍计算机内存小、计算速度慢、键盘小不易操作,以及不能处理气象月报表的问题。拉开了气象观测数据微机自动化处理的序幕。

2000年1月1日启用地面气象《AHDM4.1》测报软件程序。2001年3月1日,地面气象测报软件AHDM4.11版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所有的气象数据计算处理全交给计算机完成。算盘――以往的主要计算工具,早已成为古董而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年轻同志再也见不到它了。现在制作月报表,只是在计算机上转换两个文件,报表就自动生成,前后只需用几分钟时间其速度远远超过人工的多少倍,而且统计计算准确无误。报表打印出来,不再用人工抄录了。测报人员的劳动负荷大大地减轻。

3、编发气象报告――数据传输的变革

建站初期气象站发报方式,1954年至1998年,先后采用手摇电话机、转盘拨号电话机、按键拨号电话机,人工语音传送气象电码至邮电局报房,再转传至省气象局。1997年4月起采用分组数据交换网(“X.25”),通过ADSL网络专线将气象报文数据自动传至省气象局信息中心。2003年1月采用气象报文编辑传输软件(UPB软件),实现气象报文自动传输。

气象月报表则需要通过挂号邮寄送达省气象局。

2003年 1月1日建成绵阳自动气象站后,地面气象测报软件OSSMO投入业务运行。地面气象观测要素由10多个增加到48个。以往每天的24次观测变为每分钟一次数据采集。数据量大大增多。而大量的气象资料是通过“OSSMO 2004”测报程序软件中“通讯组网接口软件”传输。2007年12月建成宽带专网,采用宽带连接,实现气象资料的快速传输。目前,已经升级为光纤网络,并且分设有内网和外网,移动网与电信网。使其更加有力地保证了气象通信网络的畅通。

回顾和总结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史,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有四个重大日子:

1.1986年1月1日台站开始使用日本夏普“PC-1500”袖珍计算机,结束了长期人工查算、编报的历史;

2.1995年1月1日启用“286”型计算机,结束了人工处理气象月、年报表的历史;

3.2003年1月1日建成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传感器代替了人工仪器、网络传输代替了电话(和邮寄)。它改变了长期只能靠人工仪器采集气象要素,电话传输气象资料的历史;

4.2012年4月1日,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改革调整,结束了长期使用人工气象仪器观测数据的历史。

这四个日子,值得我们纪念。它是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向现代化发展的里程碑,它将载入中国气象发展的史策。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气象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2,104

[2]绵阳市气象局.绵阳市气象局台站史[M].2009年8月,1,4-5

[3]绵阳基准站.绵阳国家基准站气候站台站历史[M].2009年8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