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分析了多种杂交水稻育秧栽培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并提出了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优点;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82-01

目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多种并存,主要有水育秧人工栽插、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旱育稀植、盘育机插、直播、无盘旱育抛秧。现将前5种育秧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杂交水稻无盘早育秧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多种栽培技术的缺点

1.1 水育秧人工栽插技术落后

水育秧人工栽插方式,大田单位面积用种量大,为18.75~22.50 kg/hm2,秧龄长,为35~40 d,秧苗素质差,缓苗期长,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效益差。

1.2 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操作难度大

水稻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技术已经推广20年了,它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革命,改变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栽插方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有省种节时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它还存在一些缺点、问题,尤其对杂交水稻来说,表现更为突出。一是生产成本增加,操作程序繁多。软盘抛秧需要塑料软盘、薄膜、竹拱等材料,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用软盘作载体育秧,工序多,要备营养土,需破碎、过筛、装盘、摆盘、压盘等;操作要求严格,若秧床不平、盘孔不通、缺水等易导致花皮秃,成秧率低。二是均匀播种难度大,秧苗素质差。因杂交水稻用种量少,用软盘抛秧播种时易造成一穴多籽、空穴多现象,播种不均匀。若想用人工均匀播种,则费工费时。另外,盘土少,苗密导致秧苗瘦弱,整体素质差。三是秧龄弹性小,不便操作。软盘盘孔较小,承载营养土有限,为秧苗供养有限。最佳抛栽秧龄为20~25 d,过早易出现“苗断、球散”现象,过迟抛栽,根系多下扎,易发生串根结块,导致拔秧难,影响抛秧速度,耗时费工。四是增产潜力有限。用软盘育秧,秧苗素质差,单穴基本苗多,分蘖后期群体过大,通风透光差,病虫害相对较重。由于群体过大,后期营养供给不足,导致无效穗过多,有效穗穗小、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因此增产潜力有限。

1.3 旱育稀植增加用工和劳动强度,盘育机插有局限性

旱育虽然提高了秧苗素质,但人工稀植增加用工和劳动强度,相对抛秧增加了生产成本。目前,农业生产以一家一户分散性经营为主,机插适合大户规模经营。同时,机插受土壤、地形、时间等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

1.4 人工直播产量低

杂交水稻直播方式,大田单位面积用种量大,为19.5~24.0 kg/hm2,密度难控制,植株抗性差,易感病虫害,易倒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其他育秧方式偏低,产量低。

2 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优点

2.1 生产成本降低,易操作

软盘抛秧方式,育秧需用塑料软盘作载体,需软盘750~1 050片/hm2,大田用种量不低于15 kg/hm2;而无盘旱育抛秧,育苗不需要载体,直接在苗床播种,大田用种量10.50~11.25 kg/hm2。可减少生产成本投入600~750元/hm2。

2.2 操作更简便,省工节时

软盘抛秧,育秧要提前备营养土,要破碎、过筛、装盘、摆盘、压盘、浇水等,耗时耗工,操作麻烦;而无盘旱育抛秧,育秧时苗床选择和整个育秧方式与旱育秧基本一致,大田需苗床375~450 m2/hm2,床面宽1.2~1.5 m,沟宽30 cm,沟深20 cm,四周开好排水沟,做到雨止沟干。播种前先晒种,将稻种浸泡2~24 h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以不滴水为宜,不必催芽,按1 kg种子与旱育保姆350 g拌匀,即拌即播种。播前墒面浇透水,播后覆盖细土,施用除草剂后盖膜。出苗后管理同旱育秧[1]。

2.3 秧苗矮壮,素质好,利于抛秧

用软盘育秧,由于土少,苗密,肥水供给受限制,以致秧苗瘦长、素质差,抛后发棵慢;采用旱育保姆无盘旱育抛秧技术,因采用水稻旱育秧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为稻种包衣,解决了育秧过程中土壤调酸、供水、供肥、病虫害防治、秧苗矮化等一系列问题,使每株秧苗根部都形成一个“小药库”、“小肥库”、“小水库”的“蓄水泥球”。出苗率提高10%~15%,成秧率提高15%~20%,提高了秧苗成苗率;秧苗单株带叶数增加40%~60%,不定根数增加60%~80%,苗高降低8%~10%,苗体墩实矮壮,促进了根系生长和秧苗矮化,培育了壮秧;抛栽后易发苗,表现为早发快长的优势,几乎无返青期,发棵快[2]。

2.4 增产潜力大

由于采用旱育,秧苗矮壮,素质好,抛后无返青期,分蘖节位低,大田苗数宜控制在24万~27万根/hm2,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抗性,减少病害[3]。无效分蘖相对减少,成穗率高,易形成大穗、大粒、高结实率,夺取高产。经多年对比试验,软盘抛秧平均产量为8 100 kg/hm2,无盘旱育抛秧平均产量为9 300 kg/hm2,比软盘抛秧增幅1 200 kg/hm2,增幅14.8%。

3 杂交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注意事项

3.1 选用秧床

旱育苗床要肥、软、厚、黏,以利培育壮秧和便于拔秧抛秧[4]。建议建立固定苗床,着力增肥床土,或选择菜园地作苗床。

3.2 播期播量

大田用种量应控制在10.50~11.25 kg/hm2,最多不能超过15 kg/hm2,苗床与大田比宜为1∶(20~25),否则影响秧苗素质。江淮地区播种期最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目的是避开后期高温热害。

3.3 水分管理及秧龄控制

苗床不适宜使用大水漫灌,否则不利于起苗;抛在时大田宜浅水(1~2 cm),水深易造成漂苗。秧龄宜控制在25~30 d,最多不超过35 d,秧龄过长不利于促高产。大田抛秧基本苗数控制在24万~27万根/hm2,合理稀抛,主攻大穗大粒夺高产,其他田间管理同软盘抛秧。

4 参考文献

[1] 杨淑玉.水稻栽培新突破——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3(5):7.

[2] 王荣忠,罗彬,张体淑.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3(3):34.

[3] 高振文.水稻移栽新技术——无盘旱育抛秧[J].农民致富之友,2009(3):3.

[4] 朱建林,肖俭银,宋艳华,等.湘潭县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