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校影响中专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校影响中专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宁市中专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旨在研究探讨影响中专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中专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因素:运动场地设施不足、没时间保证、学习压力大是主要原因,运动氛围和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专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另外,中专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好则是影响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学校体育 中专生 课外体育锻炼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19-02

课外体育锻炼作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与体育课相辅相成,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健康是第一要素。那么如何满足青少年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的需求?如何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浓厚的运动氛围?了解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对中专生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探讨影响中专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为进一步深化中专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校护理专业、口腔专业、卫生保健专业等三个专业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150份,回收1043份,回收率90.3%,其中有效问卷836份(男生407份,女生429份)有效回收率80.2%,对调查结果所获数据使用Exce12000计算软件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目前中专生每星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达5次(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者计一次,体育课除外)以上的学生为10.9%;参加3~4次的学生为24.9%;参加1~2次的学生为45.3%,从不参加锻炼的学生为18.9%。从以上数据可知目前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了近总人数的1/5,这种现状让人担忧。中专生参加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学校占67.8%,空地、公园、社区、体育馆占32.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中专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还是在学校,有少部分的学生是在其他场所进行锻炼,这也符合中专生这个群体的活动特征,在学校和同学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氛围相对于其他场所浓厚。中专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分别为20.1%的学生经常参加,63.2%的学生偶尔参加,16.7%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从数据可以看出中专生在节假日及双休日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2.2 对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分析

从表1中可知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主要还是增强体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及升学。另外为了发展个性完善自我的学生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反映出中专各年级段学生的微妙心理状态,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这也说明中专生自己能意识到适应社会的重要性,要学会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提高自己体能一适应环境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在使学生获得一般体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掌握发展体能的各种方法,以帮助他们在今后有特殊需要的时侯能够运用这些方法。

2.3 对影响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素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影响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时间没有保证,学习压力大,还有应付各种考试,剩下的休息时间少之又少,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使得学生想锻炼但没有地方锻炼,造成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受挫。另外在运动时无人辅导,运动氛围不够浓厚,缺乏运动伙伴及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专生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也就逐渐的淡忘了体育锻炼,进而不喜欢体育锻炼。

2.4 对中专生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的选择意向的分析

从表2可知,目前在中专生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喜欢体育课,二喜欢课外体育锻炼。且有超过3/4的学生是非常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普遍较女生要高,这与中专阶段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相吻合的,这说明广大中专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较高,且表现明显的性别特征。一直以来,我们比较强调的是传统的培养方法,我们总希望所有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都能够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标准。我们正是为了这种理想化的标准,而不管学生的需求是否相同,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统一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似乎越来越不能满足于这些要求了,这促使许多学生走向社会去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在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但又偏偏喜欢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课教学中,即使学生的运动成绩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但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5 对体育课在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分析

调查显示有19.4%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上所学的体育知识对其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多帮助,69.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11.1%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可以看出体育课在传授“三基”知识过程中的效果比较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竞技运动理论与方法,我们却从来没有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学习了这些竞技运功技术,在他们今后漫长的生活道路上究竟使用了多少?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只将体育课的价值定位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方面,使体育课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并没有选择适合学生的实用运动项目来实施课程教学,使得体育教学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越来越远。体育课作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习惯的一门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学会一至二项自己喜爱的、足以帮助自己终身参与体育的内容,从而使自己具备终身锻炼身体的能力,并获得和增加在现在社会中与人交流的机会,在满足自己健康需求的同时,也能帮助周围的人共同获得健康。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课,真正热衷于课外体育锻炼时,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2.6 对中专生参加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态度分析

从表3中可知,中专生对参加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态度:积极参加,认真练习的只占总人数39.2%。另据考察,虽然南宁市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均采用全校统一行动或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但这种组织基本流于形式,锻炼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应从思想意识着手,加强组织,强化管理,保证锻炼效果。

2.7 对中专生参加班级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中专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很重要或重要,只有7.2%的中专生认为不重要。但我们可从表4中看出,中专生虽然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在思想意识与实际行动之间未能一致。班级锻炼是学生复习、巩固体育课所学的基本技能的课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参加了班级体育锻炼,绝大多数也并不是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然也就难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2.8 对学生家长参与其子女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只有7.2%的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偶尔和孩子一起锻炼的占46.2%,从来没有和孩子一起锻炼的占46.6%。甚至有及少数的家长还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这是不利于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的。从而影响了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减负后的许多学生,往往会把这些过剩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其他的地方,诸如打游戏机、看电视或录像等,而把体育锻炼抛在脑后。久而久之,逐渐的淡忘了体育锻炼,进而不喜欢体育锻炼。

3 结论与建议

(1)影响中专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因素:运动场地设施不足、没时间保证、学习压力大是主要因素,运动氛围和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专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另外,中专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好则是影响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因此,应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放在首位。

(2)体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娱乐活动,以充实、丰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和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单项体育俱乐部,让学生自愿参加、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与学习、教师起指导作用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也使俱乐部的成员在活动中全方位地参与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能够较好的完成体育活动课的目标和任务。

(3)对于中专生喜欢课外体育锻炼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存在已久,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体育教师应注意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内容的机会。如选项目上课,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中专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最佳的运动愉。

(4)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存在对中专生参与社区体育及家庭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专生身体、心理、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家长应该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这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吴家琳,吴维娜,蔡永健.广州中专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505-507.

[2]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3] 李加奎.美国青少年社区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