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流变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流变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舆论监督节目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和功能之一,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舆论监督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舆论监督节目变迁的规律和趋势分析,探讨舆论监督节目的流变,并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

一、电视舆论监督目的变迁

(一)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重要的使命

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公民)对权力运行尤其是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因为它实际上是媒体监督,所谓代表公众则是一种习惯,并非正式授权和约定。舆论监督的实质即所代行的主要是公民所享有的法律权利中的表达权利和政治权利中的反对权利,所维护的则是所有的公民权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特点鲜明,在时间上紧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关注点上紧盯社会热点。

(二)我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发展沿革

1980年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开播,开启中国电视舆论深度类报道的先河。1994年诞生的《焦点访谈》更是成为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典范。《焦点访谈》是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制作播出的《“罚”要依法》《巨额粮款化为水》等节目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继《焦点访谈》火热银屏之后,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纷纷创办了名字各异但功能与其极其相似的电视栏目,比如上海东方卫视的《深度105》、内蒙古电视台《今日观察》等栏目。

从我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演变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的电视舆论监督节目拥有舆论的独特力量,在保障公众了解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的权利,以及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进入2003年之后,有些地区宣传口径收紧,广告创收环境各异,群众的诉求窗口更加多元,各地的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有些电视舆论监督节目走上了“放大抓小”的民生新闻之路,或者转变以往的“硬曝光”为“软接触、硬评论”。我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走过的这条流变之路,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反思

二、舆论监督节目反思:强化责任、创新载体、平衡深入

电视舆论监督节目要留住受众,不能因为一味地满足受众和追求广告效益而放弃肩负的社会责任,也不能因为媒体一味的追逐“真实”而失去其公正和平衡。因此,这就需要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在它的“注意力”和社会性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一)强化舆论监督节目的社会责任

传播学者陈旭曾经撰文指出:“新闻应该是真实的事实报道,不应该是道听途说的人为诽谤,不应该是只要猎奇、不管真假。新闻报道要为它的报道对象负责任,要为社会负责任,要为受众负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成为社会发展、民生新闻发展的助推器;利用不好,就会成为社会负面问题的帮凶,滑向低俗和媚俗的歧途。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决定着事件本身是否成为关系民生的有用的舆论监督节目的关键因素,在于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否能够在节目中得到彰显。正是媒体社会责任的缺位,才使为灾区捐款的乞丐成为媒体明星,成为呼唤大众爱心的因子;也正因为媒体责任的缺乏,才使得汶川地震报道中“第二次伤害”甚嚣尘上。这样的舆论监督,虽然吸引了眼球,却招致了整个社会(下转59页)对媒体责任的拷问。

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中对人性和社会性报道失衡的现象,是经济利益驱动和受众趣味导向的结果,也是电视舆论监督节目记者、编辑和把关人缺位的结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功能,重塑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势在必行。

(二)创新舆论监督的载体和模式

由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尚待健全,特别是《新闻法》酝酿多年仍然无法出台,致使很多时候记者的独立采访权、媒体的播出选择权无法得到保障,电视舆论监督媒体报道的阻力持续增大。所以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必须创新模式,以此来顺应新闻监管的新需要,拓展舆论监督的新空间。

中央电视台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比如近两年推出的《新闻1+1》,大量利用网络、报纸媒体的图片、简单视频,点出现象即可,更主要的精力放在演播室,引入新闻评论员对新闻事实进行点评、甚至批判,这种“非接触、硬评论”的舆论监督模式,既规避了直接派记者采访中的阻力和“毙片”风险,又保障了最快速、最贴近的原则。再比如《东方时空》将舆论监督化整为零、为切口更小的消息,再通过对类似信息进行整合和比较,获得范围更大、效果更佳的舆论监督成果,这些都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