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史为镜 可知牛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史为镜 可知牛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期,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的争论颇多。尤其是在周三上证指数出现超过60点的大跌后,市场悲观情绪再度升温。基本面分析派大都不看好本轮反弹行情的空间,理由是从经济层面来看,内忧外患依旧存在,本轮反弹不过是政策放松预期强化后引发的反弹。因此,空间相对有限。而技术分析派对未来行情存在较大分歧。本刊专栏作者鲁兆老先生从波浪理论的角度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分析,大C浪的运行周期都远远没有结束,反弹之后,市场仍有下跌空间。而本刊专栏作者薛树东先生从政策导向以及4年熊市周期的角度判断,本轮行情应当会是一波相对大级别的上涨行情。

笔者愿意从历史上行情走势与当前行情走势进行对比分析,以史为镜,对本轮行情进行展望。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分析,是因为技术分析中一条很重要的假设,叫做历史会重演。尽管历史的重演不是简单的重复,但却可以从当时的市场环境、市场结构、市场情绪来对比当前市场,以期得出可供借鉴的结论。其实,不仅金融市场会出现历史重演的规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兴衰更替同样呈现出如是的规律。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重演中实现螺旋式的上升。

中国股市,牛短熊长

图1为自有记载以来的上证指数完整的月线图,基本反映出中国股市诞生21年来的走势。我们常说一句话,“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如图可见一斑。

图1:上证指数诞生至今月线图

如果扣除1993年以前早期规模相对较小的市场,1993年以后A股市场一共经历三波比较大级别的牛市行情:

第一波是1996-1997年的大牛市,是以四川长虹、深发展为代表的蓝筹股行情。

第二波是1999-2001年的大牛市,是以海虹控股、东方明珠为代表的网络科技股行情。

第三波是2006-2007年的大牛市,是以万科、招行、茅台为代表的蓝筹股为主的行情。

投资大佬、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说,他在A股投资十多年只经历了两轮牛市,一轮是1996-1997年,另一轮是2006-2007年。在裘国根眼中,1999-2001年的网络股行情不是大牛市。对此,我们不敢苟同。牛市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综合指数的上涨,绝大多数股票取得正收益的市场即为牛市。不能因为领涨板块不符合自己的理念就否认牛市。

三轮牛市总共持续时间不过6年,这意味着A股市场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因此牛短熊长的概括十分恰当。

不过,A股市场却又不断在螺旋式的上升,也就是说,牛短熊长却能令指数总体上涨,这意味着每一次的牛市虽然短促,却有可观上涨空间。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短促的牛市是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

当前市场与“5・19”行情之前走势的比较

回到当前的市场中。

回顾近三年的市场走势,上证指数从1664点最高反弹至3478点,之后再度经历了两年的调整,2011年10月调整至2307点,之后在近期展开反弹。有些技术派人士将近三年的市场走势与1999年“5・19”行情启动前的市场走势进行对比,认为从形态上走势十分相似。

事实也的确如此。图2为“5・19”行情启动之前与当前市场的走势比较,形态上呈现出诸多相似之处。

除了形态相似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从几个角度比较当前行情与“5・19”启动前夕的几点异同。

一是“5・19”行情的启动板块是网络科技;而当前启动板块是文化传媒。二是“5・19”行情的市场主体是庄家、游资,基金规模尚小;当前行情的市场主体是基金、机构,以及产业资本。三是“5・19”行情启动之前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当前行情启动之前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

可以看出,除了技术形态之外,在一些内生和外部性因素来看,当前行情和“5・19”行情启动之前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

当前市场与2003-2004年反弹行情之前走势的比较

然而,并不是全部技术派都认可将当前行情与“5・19”行情相提并论的观点。同样有相当多的技术分析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仅仅是一次反弹行情,而这波反弹行情更加类似于2003年四季度到2004年一季度的跨年度反弹行情。在该行情启动之前的两年,同样从形态上很类似于3478点调整至今的上证指数走势(图3)。

除了形态相似外,我们也可以继续从几个角度比较当前行情与2003-2004年反弹行情前夕的几点异同。

一是2003-2004年反弹行情的主流板块是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强周期性板块;而当前启动板块是文化传媒为代表的弱周期板块。二是2003-2004年反弹行情的市场主体是逐步崛起的证券投资基金;当前行情的市场主体是基金、机构,以及产业资本。三是2003-2004年反弹行情启动之前并没有经历金融风暴,之后的反弹在宏观调控影响下中止,当前行情启动之前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宏观政策偏暖。

因此,如果我们综合比较本轮行情起点与1999年“5・19”行情起点和2003-2004年反弹行情的起点,会发现当前行情与“5・19”行情起点的相似度更高(表1)。

历史会重演吗?

如果单纯从历史走势对比角度分析当前市场,会得出比较乐观的预期。不过,当前市场不管是和“5・19”前夕还是2003-2004年反弹行情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当前市场是全流通市场,而之前两轮行情是股权分置时代。这就决定了尽管行情从2307点启动的概率较大,但其短期涨势恐怕仍难以与“5・19”行情相提并论。加之“国际板”预期等扩容因素依旧悬在市场上空(周三市场暴跌亦是受此影响),这决定了本轮行情的复杂性和波动性,不会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

或许,多年之后,我们回顾起本轮行情的时候,又会慨叹,历史果然在重演,但历史又不是简单的重复,用一种我们无法提前预知的形式重演着。

然而,从更长期的角度来审视,笔者并不认为全流通时代的扩容会是制约行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大规模的扩容在过去十年(2001-2011)已经基本完成,中国石油、国有银行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大型央企基本完成了IPO(尚余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大盘股高速扩容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未来十年的IPO可能会以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这对市场的冲击将明显小于以往。加之“全面PE”时代令资金大规模涌入PE市场,势必导致PE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逐步令PE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价差收窄。如果证券市场制度建设能够取得新的进展,证券市场吸引力有效提升的话,A股市场重新迎来一波牛市行情并非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