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夏季防晒:老话题VS新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夏季防晒:老话题VS新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到夏天,防晒总是最热的话题。防晒是一门学问,许多人花钱买了防晒霜、花时间涂了防晒霜,却因为疏忽细节或缺乏正确的防晒知识,并没有收到预想的防晒效果。

老话题一:防晒品选对了吗?

认识:SPF值与防晒效果并不成正比。

很多人认为,防晒指数越高,防晒效果越好。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防晒指数(SPF,sunburn protection factor)代表防晒化妆品对中波紫外线(UVB)的防护能力,延长皮肤出现日晒红斑的时间。比如,某人皮肤出现日晒红斑的时间(晒伤时间)为15分钟,若使用SPF为4的防晒霜,理论上可将晒伤时间延长至原来的4倍,即60分钟;若选用SPF为8的防晒霜,则可将晒伤时间延长至原来的8倍,即120分钟。

不过,SPF值与防晒效果并不完全成正比。比如,SPF15的防晒品可以抵御93%的UVB,SPF34的防晒品能抵御97%的UVB,仅比前者多4%而已。因此,对于防晒品SPF值的选择,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及所处的环境来确定,盲目追求高防晒指数,既不实用又不经济。

新认识:SPF值重要,PA值更重要

日光中的紫外线光谱范围为100~400纳米。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氧分子特别是臭氧分子把波长小于290纳米的短波紫外线(UVC)全部吸收,把波长在290~320纳米的中波紫外线(UVB)大部分吸收,而对波长在320~400纳米的长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UVA)吸收较少,UVA占地面辐射的96%。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穿透皮肤深度不同,对皮肤的损伤也不同。UVB大部分被表皮吸收,小部分可达到真皮浅层,是引起即时皮肤损害的“元凶”(如急性日晒伤及晒黑)。UVA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可透入真皮,深达真皮中部,可导致皮肤长期、慢性损伤(如皱纹、皮肤弹性改变、异常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光老化表现)及光变态反应。

UVA带来的损伤并不是在日晒后马上体现,而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渐显露,更容易被人忽视。因此,从儿童期开始,就应该注意避免接触过多UVA,尤其在盛夏季节。更值得一提的是,UVA能透过玻璃,因此就算在室内或车内也不能对它掉以轻心。目前,评价UVA防护效果尚无统一标准,较常用的是以人体法测定的PA值(+~+++)。

话题二:防晒品会用吗?

新认识:用量不足,防晒效果“打折扣”

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晒产品,可以获得约225分钟(15分钟×15)的防晒时间。不过,这个数据是按照防晒产品的国际标准用量(2毫克/平方厘米)来测算的,而大多数人的实际使用量仅为0.05~0.75毫克/平方厘米,难以达到预期的防晒效果。因此,大家在使用防晒产品时,用量要足,以免影响防晒效果。当超过有效防晒时间时,应及时补涂。

新认识:出门前半小时,涂好防晒品

防晒霜与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涂抹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最好在涂抹防晒霜30分钟后,再出门。夏天出汗多,易破坏已经形成的防晒保护膜,故应每1~2小时重复涂抹一次。

新认识:一年四季都要防晒

据统计,冬季紫外线仅仅比夏天弱约20%,若不注意防护,仍然会对人体皮肤造成较大伤害。然而,紫外线对人体有利有弊。阳光中的紫外线(主要是UVB)能使维生素D活化,促进钙吸收及骨骼发育,对婴幼儿和老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同时,紫外线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一般地说,夏季应适当缩短日照时间,并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这一时段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冬季可适当延长日照时间。大家可参考气象局的紫外线指数,选择适当的防晒措施。当紫外线强度较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基本无需防护;当紫外线强度为3~4级时,外出需戴上太阳帽、太阳镜,还需要涂抹SPF15左右的防晒霜;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除戴上太阳帽、太阳镜、涂抹SPF30左右的防晒霜外,还应注意尽量在阴凉处行走;当紫外线强度达7级以上时,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这一时段外出活动。

话题三:敏感皮肤怎么防晒?

新认识:防晒指数越高,防晒成分越复杂,越容易过敏

防晒产品主要含两种防晒成分――物理阻挡剂和化学吸收剂。

物理阻挡剂通过对紫外线的反射或散射作用,达到屏蔽紫外线的效果,大多为无机粉剂,对UVB和UVA都有防护作用,且具有化学惰性,不容易引起刺激性或过敏性皮肤损伤,使用较安全,但防晒效果较弱,还会影响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

化学吸收剂可吸收使皮肤产生红斑的UVB和使皮肤变黑的UVA,具有防晒伤、晒黑的作用,但若剂量过大,对皮肤有较强刺激。

防晒化妆品的SPF值和PA值,是通过添加不同比例或浓度的物理性和化学性防晒成分来实现的。SPF值和PA值越高,防晒品中所含的防晒成分必然也越多。皮肤毒理学研究表明,高SPF值的防晒产品容易引起皮肤损害,且随着SPF值的增加,皮肤损害呈加重趋势。

新认识:皮肤越敏感,越要重视防晒

敏感性肌肤角质层薄、耐受性差、易激惹,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更需做好防晒工作。敏感皮肤者可以使用防晒霜,但在选择防晒霜时,除了要关注产品的防晒功效外,还要关心其安全性,宜选择专门针对敏感性肤质的防晒产品或产品说明中标有“通过过敏性测试”“通过皮肤科医师的临床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说明文字的产品。在正式使用前,可先在自己的手腕内侧或平时最易过敏的区域试用一下。24~48小时后,若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灼热等情况,说明自己对该产品过敏,不能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在过敏性皮炎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建议使用防晒产品。如需外出,建议以物理防护为主,包括戴太阳帽、穿长袖衣服等。

话题四:防晒仅仅是皮肤的事?

新认识:眼睛也怕紫外线

紫外线对人体各器官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皮肤是人体最外层器官且所占面积最大,故皮肤防晒一直以来最受人关注。眼睛是人体最重要和最脆弱的器官之一,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也受到足够重视。强烈的日照可导致各种急慢性眼科疾病及损伤,如日光性角膜炎、气候性角膜病变、睑裂斑、白内障、老年性黄斑退化等。为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不妨戴一副具有防UV作用的太阳眼镜。

新认识:头发防晒要跟上

紫外线对头发造成的损伤是多方面的,形态学上可以引起毛发结构的改变;生物化学方面可以引起蛋白质、脂质损伤;外观上可以使头发颜色变浅、变脆、光泽度下降等。要减少紫外线对头发的损伤,除戴太阳帽、撑遮阳伞外,还可选择一款头发防晒产品。从理论上说,有效的头发防晒产品应具备以下特点:对头发的亲和力和成膜性较好,易形成均匀的保护膜;用后不产生黏腻感;吸附于头发表面,不影响头发光泽;头发对防晒剂的耐受性好,不易引起头皮刺激和过敏。从辐照时间较长的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防晒成分,以及聚硅酮-15和二苯甲酮等,均是不错的头发防晒成分。

10句话总结

1. 防晒霜的SPF值越高,防晒时间越长,但两者之间不成正比。

2. SPF值不能累加。

3. 出门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并及时补充涂抹。

4. 足量使用防晒霜才能有效防晒。

5. 使用护肤品后,再涂抹防晒霜。

6. 不要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防晒霜,以免增加皮肤过敏的发生率。

7. 容易过敏者在使用防晒霜前,应先在耳后、前臂屈侧试用。

8. 别忽略其他防晒措施,如遮阳伞、帽子、太阳眼镜等。

9. 选择儿童防晒产品时,宜选择在药房销售的标有“通过皮肤科过敏测试”或“经测试可用于幼儿”字样的专业防晒产品。

10. 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防晒。冬季紫外线仅仅比夏天弱约20%,若不注意防护,仍然会对人体皮肤造成较大伤害。

晒伤“急救站”

1.无明显疼痛,仅局部皮肤有红斑、轻度灼热感,不需使用任何药物,湿敷(将浸透饮用水的四层纱布或化妆棉,敷于患处),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2.局部皮肤除有红斑外,还伴有明显疼痛,且在24小时内出现水疱,需及时去医院处理。通常,医生会先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减轻晒后炎症,随后作局部湿敷处理。

3.急性晒伤后2~3天,皮肤会出现屏障受损的表现,如脱屑、瘙痒、色素增加等,此时需要加强保湿、皮肤屏障修复的处理,如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面膜、保湿乳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