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12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12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将220例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12例,口服步长消乳散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108例,口服安康正康片治疗。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1.8%,显效率33.9%,总有效率94.6%;对照组痊愈率39.8%,显效率25%,总有效率7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消乳散结乳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29-01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在中医学中,乳腺增生属于“乳癖”的范畴。传统医学认为乳癖是由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淤凝聚而成。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所引起的一类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有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肿块和溢液。该病的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若不及早治疗,则有转化为乳腺癌的危险[1,2]。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采用中药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112例,取得良好疗效,并与乳康片疗效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1材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增生患者共计2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0岁,病程3个月~25年不等,已婚182例,未婚38例,双侧乳腺增生142例,单侧乳腺增生78例,伴月经不调者53例。

1.2诊断标准[3]。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双侧或单侧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片状、卵圆形肿块,或颗粒状结节,有触痛,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基底部粘连,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②连续疼痛或者隐痛一周以上,排除生理性疼痛,疼痛随喜怒情绪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③经过乳腺红外线扫描及细胞学检查确诊,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

1.3治疗方案。将患者按入选时间随机分为消乳散结胶囊组112例(治疗组)和乳康片组108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口服消乳散结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乳康片,一次3片,一日2次。两组患者在月经期间均停止服用,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

1.4疗效评定标准[3]。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肿块及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缩小1/2以上;有效: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不到1/2,或结节变软;无效:肿块或疼痛无变化。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运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结果

治疗组112例,临床痊愈58例,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对照组108例,临床痊愈43例,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72.3%;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32,P

3讨论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的范畴,《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该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乳腺增生症分为单纯性乳腺增生和非典型乳腺增生两类。后者如乳腺增生囊性增生与乳腺癌发病有关,可看成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临床病理验证20%-60%的乳腺囊性增生可转变为乳腺癌,因此防止乳腺增生是预防和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步长消乳散结胶囊由16味中药组方而成,方中重用柴胡与当归,能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同时香附、昆布、瓜蒌等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配合夏枯草、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有效地缓解气血瘀滞的症候。在配伍猫爪草、土贝母、山慈菇、全蝎增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有效消除肝火上延导致的诸种症状。其中黄芩、山慈菇、昆布、瓜蒌、当归、丹参、白芍、夏枯草共8味药具有抗癌成分,对乳腺癌的防治有独特作用,是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防治乳腺癌的较为理想的中成药。

参考文献

[1]霍盛龙.乳腺增生症及其中医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80

[2]沃兴德,楼丽华.乳腺康对乳腺增生病患者垂体-性腺激素周期节律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60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