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亲英语学习行为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亲英语学习行为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亲英语学习为的培养主要靠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兴趣的激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为情绪状态的兴趣的直接引发;第二种是做为个性心理倾向的兴趣的间接引发。

【关键词】亲英语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好奇心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亲英语学习行为,所谓亲英语学习行为就是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保持、固定下去,进而将英语学习兴趣转化成自觉、自愿的英语学习行为。亲英语学习行为的形成主要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做为一种情绪,兴趣可以通过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来直接引发[1];二是作为个性心理倾向,它可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兴趣培养来间接引发。

1 兴趣情绪的直接引发

作为一种情绪状态的兴趣,它的产生主要“来自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2],而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往往导致客观事物超出主观预期,这也是好奇这类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好奇和兴趣情绪是密切联系的。事实上,好奇停留的时间很短,如果这时的刺激足以使有机体继续对它维持注意并对它进行探索,好奇就转化为兴趣情绪,兴趣情绪便得以引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而且要尽可能大大超出学生的预期,让学生怀着由好奇而引起的兴趣情绪进行英语学习。

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联系,当他们不能用自己知识经验去直接解释老师所提的问题时,就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这对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比如,在讲解《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is called soap opera?(你们知道什么叫肥皂剧吗?),学生门会很高兴地回答:Yes, 他们会举出一些正在电视上播出的一些肥皂剧,如《外来媳妇本地郎》、《珠光宝气》等等 ,这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教师又可接着问:Do you know why they are called soaps?(你们知道这类电视剧为什么叫肥皂剧吗?),这时,学生可能答不出来了,教师可以接着说:Let’s go to our text to find it out.(让我们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课文的学习上去。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所教的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中揭示出超出学生预期的东西。例如,在讲授《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派生构词法时,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讲解,学生会觉得没什么新意,还不如自己看书。教师可以打破原来教材的编排顺序,以词义的改变――词性的改变为线索来讲解派生构词法,同时多举一些学过的词例。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含有否定意义的前缀,然后教师再把它们写出来:

含否定意义前缀 词例

un- unfair ; unwilling; unuseful

non- non-smoker; non-stop; non-violence

dis- disagree; disobey; disappear

il- illegal; illogical; illiterate

im- impossible; immature; impratical

in- informal; inactive; inadequate

ir- irregular; irresistible; irrational

这里关键是要给学生有回忆和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想出相应的单词。有些单词教师还可以举些例句加以说明,如单词irresistible,教师可举例:1)Her beauty is irresistible;2)His speech is convincing and irresistible. 这样,打破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以词义的改变――词性的改变为线索来讲派生构词法,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会觉得更有新意,避免了照本宣科。

第三,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教条性”、“枯燥乏味”的内容,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例如在讲授《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第二册第一课的课文Patriotism(爱国主义)时,如果教师再按以往的方式讲授爱国主义人物的话,学生可能会觉得教条化、枯燥乏味,因为,对于爱国主义,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已经听得耳朵出茧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等,学生们都耳熟能详。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 Do you know what is called patriotism?(你们知道什么叫爱国主义吗?) 学生不一定能用英语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答案找到后,教师接着问:Do you think if Huang Feihong is a patriot?( 你们认为黄飞鸿是爱国主义者吗?),这时学生们会有分歧了,教师应该肯定黄飞鸿也是一名爱国者。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那些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对灾区人民给予无私支援和帮助的中国人也是爱国主义者(All the chinese people who gave their unselfish help and support to the earthquake-affected area people are patriots.)。在和平年代,一切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爱国者。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学校里,学生认真学习,锻炼身体,以便将来为国效力,都应该算是爱国主义的行为。这样,教师把抽象的爱国主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使他们对爱国主义有更实际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2 兴趣的间接引发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仅是寓教于乐的目标,也是寓教于乐的手段,是间接引发兴趣情绪的一条途径。下面从两方面谈谈英语学习兴趣的间接引发:

2.1 发展学生对英语求知的需要

兴趣和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为什么对某事物感兴趣,从根本上来说,是出自对该事物的某种需要。正如皮亚杰(J.Piaget)所指出的那样:“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3]可以说,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英语学习兴趣来说,其发展的基础主要便是对英语的求知需要。因此,用以发展学生求知需要的一切手段,也就自然成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基本措施。

2.2 促成兴趣迁移

兴趣和动机一样,也有迁移现象,即一个人对某(下转第380页)(上接第210页)一活动感兴趣,可以迁移到另一活动上去。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一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间接兴趣是一个人对活动结果的兴趣。例如,有人对英语学习本身感兴趣,这是直接兴趣的表现,而有人是为了考托福而热衷于学英语,这是间接兴趣的表现。这两种兴趣的转化构成兴趣迁移的心理机制。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迁移,把学生对某种课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英语学习中来,达到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善于发现学生原有的各种兴趣,寻找兴趣迁移的触发点。

第二, 要善于找到学生原有兴趣和学习活动之间的联系,选择兴趣迁移的轨迹。

第三, 要善于使学生在原有兴趣中接触英语学习活动,尽可能多地感受到英语学习活动的趣味,增强兴趣迁移的力度。

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就叫他A学生吧。他很少来上英语课,我找他谈话了解到,他对英语学习没兴趣,因为他的英语成绩不好。后来我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发现,他非常喜欢普通话演讲,喜欢戏剧表演,而且表现非常出色。在他的一次表演获奖后,我大大赞扬了他一番,并提出,希望他参加一次英语话剧表演,他大为高兴,表示要把学英语学好,争取用英语演话剧。从此,他经常来上英语课了,课后也经常背英语句子,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经常向老师和英语好的学生请教。后来,他参演的英语话剧大获成功,获得学校二等奖,从此,他学英语的劲头更足了,学习英语成了他自觉自愿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11.

[2]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44.

[3]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