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新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新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数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44-02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相关标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过程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信息化大赛为依托,要进一步优化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模式,首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职学校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主要是采用黑板加粉笔,最多也是只能采用少量的模型辅助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彻底摆脱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大力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以下运用:

一、数学教学模式的运用

1.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创设出一种“图文并茂”、“声色皆存”的教学背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激发其自觉学习数学、领会数学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我插入一段背景音乐,然后播放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使至塞上》里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把那种落日的壮观景象展现给同学们欣赏,通过落日与沙漠的位置关系来引出今天的新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直观演示突破难点,如何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是中职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较差,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此时,运用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抽象思维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突破一些学习的难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3.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展示图形变化,充分让图形“开口说话”,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勇于进取、善于独立探索的能力。

二、信息化数学设计

1.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1.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1.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1.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1.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2.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开发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那么这种新模式我们怎么样去开发呢?我觉得要打破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教学资源与平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这些方面组成。在信息化的情境下教学设计可以重新从这些方面进行整合:

2.1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1.学习目标描述,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3.问题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2.2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2.3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的选择,网络学习环境包括:WEB教室、校园网络、城域网络、因特网等。2.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四点要求:具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交互功能;进行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提供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

2.4学习情境的创设:1.学习情境的类型,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2.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2.5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

2.6学习评价的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包括(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等。2.测试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针对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提供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总之,在教学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协作”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联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强调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会使你的课堂变得精彩无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