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复习课也丰盈灵秀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复习课也丰盈灵秀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的复习课不能仅考虑如何“教”,应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复习中既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如何通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认知结构,同时又发展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回忆是基础

复习课上的回忆要做到两个层次。

首先是提取。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记学生提取本节课中所要复习的知识、方法等。

在复习“比”的知识时,概念较多: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自主回忆就会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记住了,哪些知识点需要再次记忆,这样明确了复习方向,课上就会听得更认真。

其次是记忆。强调“在思考过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描述。要做到“有意义”记忆,前提是阅读,其次是变换记忆的方式,如用自己的评议描述、说明等。

如,在一节“数的概念”复习课上我这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请在我的提示下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教学概念。

提示1:它属于自然数中的一类。

提示2:如果以这些数作为长方形的面积,在自然数范围内只能画出一个长方形。

提示3:1不属于它这一类。

提示4:这类数的因数只有两个,是1和它本身。

学生在根据提示回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联想记忆”概念的过程。

二、梳理是关键

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更要重视对所学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我们常用的梳理方法有表格法、画树形图、集合图、网络图等。我主要谈谈以下两种方法。

1. 归类法

“归类法”是简单易行且十分有效的梳理知识的方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

如,“空间与图形”总复习第一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多而杂:直线、线段、射线、相交、平行、重合、垂线、角的概念、分类及名称等。如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梳理清楚呢?

我把这些知识“一个基础、两个要‘点’、三种位置、四个方位”。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活跃,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我们把知识进行了梳理。

(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射线和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三种位置: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根据位置的不同分成三类:平行、相交、重合,如果相交成直角就是垂直。(4)四个方位:把角放在直角坐标系内,落到不同的区域就呈现不同的特征,就形成不同的角,即: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提供线索法

复习课上,提供线索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脉络,以便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系统。

如,在复习“量的计量”一课时,我提供了这样的复习线索。

(1)请写出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并从小到大排列。

(2)找到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我顺势引导:你们觉得面积单位公顷应该和哪个长度单位相对应呢?米和千米之间应该加几个长度单位最合适?平方米到公顷之间应该添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碰撞,最后找到圆满的答案。

三、练习是手段

1. “变”是批一题多变、以题生题

变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变换一道题的问题或条件使之成为另一道题,再如对同一个知识点变换不同的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

如,“百分数应用题”

原题:A. 某县今年植树20万棵,去年植树16万棵。(1)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变问题:(2)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3)去年的植树的棵数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4)去年植树的棵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变条件:B.今年植树20万棵,比去年增加4万棵。今年植树的数比去年多百多之几?

C.去年植树16万棵,比今年少4万棵,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一题多变不是为了多练,而是为了比较,为了追寻本质、总结方法。如,上述问题中,可以把问题(1)(2)进行比较,把问题(3)(4)进行比较;对A、B、C三题可以设计如下提问:这三道路题都是求“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但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在思考的方法上有什么的地方?在解此类题时应该些什么?通过比较、提问,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活”是指思维的活跃

“变”“新”的目的是“活”,即通过一题多变、旧题新编,蕴涵数学方法、思想,从而把知识教活,把能力练活,把思维激活。

如,一个圆,半径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多少厘米?(带π计算)

这是一道策略性开放题,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多样。大多数学生用的是假设法,即假设原来圆的半径是1厘米(或2厘米或其他),可分别求出原来的周长和变化后圆的周长,相减即可。

当学生求出答案后,教师可能追问:“大家假设的半径不一样,为什么得到的结果都一样呢?”引导学生得出“周长增加的长度和原来圆半径的长度无关,只和半径增加的长度有关”。而“参数法”的应用,正是“代数思想”在小学阶段进行渗透的有效手段。

总之,复习课不仅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也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题组资源,将冰冷的复习题变得丰盈,让学生在知识贯通中变得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