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对称四极电法在庐枞地区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本地区的电极电位参数,利用对称四极方法,结合电测曲线与实测地质资料的对比,划分不同岩性、构造的电性特征,指导区内找矿。
[关键词]庐枞地区 对称四极 矿化蚀变带
[中图分类号] P6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46-2
0前言
庐枞火山岩盆地在区域上处于大别造山带前陆与郯庐断裂带交汇部位,南东侧为长江构造岩浆带,西侧紧临郯庐深断裂。由于它们的存在和长期多次活动,控制并影响着区域地质演化和发展,同时也抑制区内的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岩体侵入和成矿作用。
1地区地质概况
1.1地区位置
查区位于安徽省无为县昆山乡、枞阳县周潭镇和庐江县。昆山乡和周潭镇之间有乡间公路相连,两地又有公路连接各自的县城,经县城与省内外其它城市连接。查区除西北侧黄龙桥至将军庙地区交通不便外,其它地区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
1.2区域地质背景
黄梅尖地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的南东缘,是庐枞火山岩盆地的组成部分。庐枞火山岩盆地在区域上处于大别造山带前陆与郯庐断裂带交汇部位,南东侧为长江构造岩浆带,西侧紧临郯庐深断裂。由于它们的存在和长期多次活动,控制并影响着区域地质演化和发展,同时也抑制区内的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岩体侵入和成矿作用。
2地区物理特征
本次在野外工作开展的前期及进行过程中,对测区不同地层岩性及构造带中岩性的电性参数值进行了收集、观测和统计分析,现将测区内常见及对矿化有影响的几种岩性的电性参数列表如下:
3对称四极方法及其应用
3.1对称四极方法工作原理
它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的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以一种分支电发,主要用来研究局部不均匀体。
3.2野外工作布置
本次电法测量工作在岩体南、北两侧外接触带附近共布设9条电测剖面,其中岩体南缘3条、北缘5条、东缘1条;测线布置视查区前期电测工作区、矿点分布位置、放射性异常分布范围等情况进行,同时考虑到测区地形地物情况,故各测线间距不等,测线方向也不尽一致,分布较不均匀,但总体上把握住垂直地表出露的岩体接触界面布置,并尽量向岩体内侧延伸,以期完整观测出反映岩体接触带分布的电性曲线,便于下一步分析解释工作的进行。
本次电法测量选用对称四极装置进行,测点观测时同时采取视电阻率ρs、视极化率ηs及自然电位SP等三种电性参数,据前期其它地区工作经验认为该三种参数应能满足本次电测工作的目的、任务要求,并能减少野外工作的布线工作量及地形地物的影响程度。
3.3室内资料整理和推断解释
3.3.1资料整理
由于本次电测工作覆盖面积较大、工作量又较少,加之测线布置间距不一、走向又不尽相同,故无法整体绘出全区的电测观测值剖面平面图,仅将每条测线上观测的ρs、ηs值单独绘制成图,并在结合测线分布地段实地地质资料后对每条曲线进行单独推断解释,绘制了电测推断解释综合剖面图。根据推断解释的9条综合剖面图中相关信息,对测线分布地段的各种地质情况进行了综合推断,其中包括对岩体接触界线、内外接触带分布地段、褪色蚀变带范围、矿化构造带的分布等的分析推断。
3.3.2成果的推断解释
根据此次电测剖面分布与岩体相对位置不同的特点,将所测9条测线分为岩体北缘、南缘、东缘3个地段分别进行推断解释,其中北缘有Ⅰ、Ⅱ、Ⅲ、Ⅳ、Ⅴ共5条测线,南缘有共Ⅶ、Ⅷ、Ⅸ共3条测线,东缘为Ⅵ仅1条测线。
4结论及认识
经过前期野外实地观测及本次室内对资料的分析推断解释工作,在将野外电法观测数据与实地地质资料对比分析过程中,对测区各地层、岩体、构造的电性特征、地质矿化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分述如下:
(1)测区不同种类岩性电阻率值差异较大,其中以侵入岩体ρs值较高,其它种类岩性以距岩体距离的远近而产生ρs值分异,距岩体越近则受热变质作用越强,其ρs值也越高,以泥岩经角岩化后ρs值上升幅度最大。同时,在测线布置范围内各电性段又由于构造破碎带、岩体舌状延伸等状况发生改变,出现明显的低阻段和高低阻渐变过渡地段。综合上述特征,可以认为该区ρs曲线有一相同变化模式,即由岩体、岩体外接触带、褪色蚀变带至正常地层测线所观测的ρs曲线有由高、低、高、低的变化特征,同时在岩体与褪色蚀变带两高阻层之间可能出现一过渡地带,推断其为岩体舌状延伸所致,过渡带越宽则表明其规模越大。
(2)测区已知放射性矿化点、带与本次观测的ηs高值异常对应较为明显,可能与放射性矿化点带中产生的各种蚀变现象有关,如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并且随着各种蚀变程度的加深、矿化程度的加大,其所表现出的ηs高值异常范围、幅值也相应加大;同时,由ηs高值异常多与ρs低值异常相对应的特征,也可证明测区矿化与破碎带的相关性。上述特征表明了运用电阻率与激发极化法相结合在该地区寻找放射性矿化的有效性。
(3)根据上述认识结合地质资料此次在查区推断了多条可能赋矿的构造破碎带,在岩体、褪色蚀变带、地层中都有分布,只是各地带矿化程度、规模差异较大,以褪色蚀变带中与地层中出现的矿化规模较大,其中Ⅱ、Ⅳ、Ⅴ、Ⅵ、Ⅷ、Ⅸ线褪色蚀变带中矿化较好,Ⅲ、Ⅳ、Ⅴ、Ⅵ、Ⅶ、Ⅷ线地层中矿化较好。
(4)前期地质工作中总结的放射性矿化与岩体舌状延伸程度相关的结论在本次电测工作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以Ⅱ、Ⅳ、Ⅴ线表现尤为明显,但在Ⅰ、Ⅶ、Ⅸ等线上表现得不十分明显,推断可能与该地段地层走向变化有一定关系。由全区已知矿化及电测ηs高值异常分布地段可以看出,一般在地层走向与岩体接触界面相一致的情况下矿化及ηs异常分布较明显,幅值也较大,反之则不明显、幅值也较小,此种特征在北缘Ⅰ线与Ⅱ、Ⅲ、Ⅳ、Ⅴ线之间,南缘Ⅶ与Ⅷ、Ⅸ线之间表现较为明显。此种特征表明了地层走向与矿化的相关关系,推断可能是由于地层与岩体界面走向一致时不仅地层受到的岩体作用力较大、热液蚀变较强,且地层内倾更便于形成的矿化元素的聚集储存,因而形成的矿化点、带品位相对也会较高,而当地层走向垂直或斜交于岩体接触界线时,则地层与原正常地层产状较为一致,表明所受岩体作用力较弱,且由岩体热蚀变引起的矿化元素可顺着地层向周围扩散,因而不易形成富矿。
上述认识只是基于此次9条电测剖面与地质资料分析对比而来,由于此次电测工作中测线分布不均匀、工作量较少、供电极距不大(AB/2=110m)导致反应深度有限等原因,难免会出现许多与前期地质工作不吻合的情况,特别是在对地层构造分布较复杂地带的矿化、岩体舌状延伸分布情况、南缘东西向构造分布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推断都有存有一定的问题,另外对于本次所圈定的矿化破碎带与放射性矿化的绝对相关性还不能完全确定,希在以后的地质、物探找矿过程中逐步加以查证,以期对该区放射性矿产的勘查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