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7例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7例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2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18例治愈,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3例因原发病死亡,1例因气道管理不善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状态,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消毒隔离工作,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是保证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191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很高,因此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功能发生衰竭时,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但操作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肺气漏、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堵管、脱管、早产视网膜病等[1]。本组对27例新生儿疾病应用呼吸机经过正确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27例,其中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例、新生儿窒息7例、肺出血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

方法:①备齐用物:备好呼吸机、电源、氧气插头、消毒好的管路、模拟肺、简易呼吸气囊、气管插管以及喉镜等,将无菌蒸馏水加入湿化器中,设定温度为34~36℃。②操作: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应清理呼吸道,加压给氧,患儿取仰卧,肩部垫高,头低位,协助医生插管。插管后,边固定插管位置,边加压给氧,并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听两肺呼吸音是否相同,然后协助医生用蝶形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打开呼吸机,调整好参数后接于患儿。

护 理

一般护理:避免口腔内滋生细菌,做好口腔的护理,帮助患儿擦浴、翻身及拍背,防止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昏迷患儿应注意防止眼球干燥污染或角膜溃烂,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睛,并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分泌物。

上机后护理:①气道湿化:良好的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及排出,防止痰痂的形成。蒸气加温湿化,将无菌蒸馏水加于湿化器内,水温在50℃左右,吸入气体温度在35~37℃,湿度在60%~70%;雾化吸入,应在呼吸机吸气回路中连接雾化器,雾化罐内按需添加药液,气管内直接滴注,每次滴入湿化液0.5~1.0ml,观察气道湿化的满意度。湿化满意为分泌物稀薄,气管导管内没有结痂,分泌物能较易吸出;湿化不足为分泌物黏稠,有结痂,分泌物吸引困难;而湿化过度则为分泌物过分稀薄,需要不断吸引。②吸痰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插管后护理的关键。必须随时进行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稳、准、快,避免损伤黏膜,如痰液黏稠可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稀释痰液后再吸。正确有效吸痰应取仰卧位,垫高颈肩部2~2.5cm,使头部稍微后倾,以保持气道通畅。选择质地光滑、管壁挺直、硬度合度、富有弹性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并开有侧孔。要二人操作,其中一人吸痰,一人协助。吸痰者右手戴无菌手套后持吸痰管,左手持吸痰管开关部分,助手复苏囊加压呼吸、气道湿化、翻身、拍背、震颤及分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接口。调节吸痰压力在8~13.3kPa之间;如分泌物稀薄吸痰管够大,则压力可在8~10.0kPa;如分泌物较黏稠,吸痰管较细,则压力可在10~13.3kPa;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以免发生缺氧。如一次吸引不尽,可用复苏气囊加压呼吸至皮肤转红,心率恢复正常,血气饱和度>95%再行吸痰,吸引次数不宜过多,插入吸痰管深度,不要超过导管和接头总长度1cm为宜[2]。若吸痰管向前插入遇到阻力,患儿出现咳嗽样反应时,先后退1cm再吸引[3]。③吸痰方法:助手气道湿化,复苏囊加压呼吸6~8次,拍背、震颤后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于操作者,操作者无名指和小拇指夹住气管插管,示指及中指夹住吸痰管,大拇指控制吸痰开关,右手持吸痰管插入到一定深度后再吸引,采取边吸、边退、边转动吸痰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结束后用复苏囊加压呼吸6~8次后再接上呼吸机。④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做到“一用一换一废弃”,应视气管如血管的观念。建议采用生理盐水10ml小包装,做到随用随开,避免生理盐水大包装打开后较长时间搁置。⑤预防感染:接触患儿需要洗手或用75%酒精棉球擦手,如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应尽量不接触患儿;医护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换专用的衣服和拖鞋进入监护室,外来人员应穿上隔离衣,套上鞋套。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地面与桌椅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用物严格消毒灭菌,气管内滴药现配现用,不应超过24小时,无密闭式吸痰装置时,在吸痰后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头处用碘伏消毒后再连接,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积水;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应每周更换1次,管道定期采样做细菌培养,过滤网每天清洗,机表面每日用75%酒精擦拭。

撤机护理:患儿病情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自主呼吸良好,用氧浓度在30%~50%,PaO2>6.67~8kPa,可遵医嘱给予适量的地塞米松和阿托品,1小时左右在负压吸引下拨出气管插管。①撤机前遵医嘱用药,并停用镇静及抑制呼吸的药物。②拔管前彻底吸尽鼻、咽及口腔分泌物。③拔管时用复苏囊正压通气,以再次膨胀肺,使气道内保持正压,在患儿呼气时拔出气管套管。④拔管后充分吸引口、咽、鼻腔分泌物,用面罩或头罩吸氧,氧浓度较前提高5%~10%[4],2小时内进行1~2次雾化吸入,但避免2小时内翻身、拍背、震颤。⑤呼吸机备用状态置于床旁,准备好气管插管用物,以备随时重新插管。

使用中的呼吸机消毒:面板用清洁软湿布擦拭,如有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立即用1:400消毒灵擦拭。螺纹管及附件每日更换,彻底清洁后,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再用灭菌蒸馏水冲尽消毒液凉干。加温湿化器内的液体每日更换,空气过滤网每日清洁,传感器及电极片用清洁软布小心擦拭,电器原件用吸球吸尽灰尘。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气道分泌物及胃肠减压管是否通畅,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注意呼吸机运转情况,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关心各种生化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讨 论

本组研究显示,因护理不当引起脱管1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操作者对呼吸机性能不熟悉,违反操作原则,翻身时未先安置好各种管道,牵拉将管道滑到口腔;二是观察病情时未及时发现固定胶布已松动及测量气管插管外露部分的长度;三是未用固定气管插管的专用胶布,该患儿在吸痰、复苏囊加压呼吸处理后重新插管。患儿虽安全度过了危险期,但因护理不当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呼吸机的操作原则,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周晓光,肖昕,农绍汉,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8:233.

2 章亚平,张宏娟,娄小钰.新生儿重型破伤风气管插管护理21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40.

3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23.

4 祝益民.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