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讨论式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讨论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美术欣赏教学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头至尾对美术作品进行介绍、解释、评论,学生完全成为一个被动的接收器;二是教师虽注意提问题,但所提问题内容一般都是涉及作品的特征、含义、风格等,学生只是被动解答。这种问答形式被当成一种例行的议程而简单、机械地运用,它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并限制了学生对美术作品探索性的发散思维,显然与当前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是有很大距离的。

如何培养学生探索性发散思维品质?在课堂上运用讨论的方法,运用“讨论式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所谓“讨论法”,是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或者进行辩论,通过交换意见及辩论,让学生各自道出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认识,并使同学们在这种群体间的交流方式下彼此得到启发,取得互补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互相坦诚相待,对问题认识的逐步完善又会带来心理愉悦,这样就能逐渐地养成乐于探索的积极态度,从而形成主动的、活跃的、有创意的学习氛围。

美术欣赏课运用讨论方式教学是否符合美术作品的欣赏规律呢?有句名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话说明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品质个性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梵高的《星月夜》有人说是荒诞的星月夜,有人说是充满激情的夜空。欣赏一幅作品产生不同的体验,这是艺术作品欣赏的必然。因此,艺术欣赏课运用“讨论法”符合艺术作品欣赏的规律。

艺术欣赏课的讨论如何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讨论过程的宽松环境

传统教学所采用的讨论方法,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的讲授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讨论的方式总是在正规的模式下进行,学生害怕、胆怯,他们总是在教师的鼓励下才加入课堂讨论,他们的发言往往是在教师的敦促下做出的反应。那么我们应该寻求怎样的一种讨论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们不妨想想,在看完一场电影之后,大家兴致勃勃地你一言,我一语,有赞扬,有批评,有乐道情节,有评论演技,呈现出一种宽松的氛围、自由的形式。此时每个参与者发言的机会是相同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专注的对话充分表现了参与者对艺术作品的喜爱,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地从内心生发而出。

将这种宽松、自由的讨论方式引入美术课堂教学,学生将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当然,要想使这种教学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非易事,具体实施时,教师还得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要认真设计思考题,讨论题要在上一堂课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定时间做好发言和讨论的准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读有关美术方面的参考书籍,使同学们在讨论中做到有的放矢。

2.讨论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既要围绕讨论中心和主题,又要注意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使讨论妙趣横生,富有诗意。

3.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仍要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在于调节气氛,掌握进展,引导深入。教师又要参与到学生讨论行列中去,此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是平等的,教师不应以裁决者的身份对待学生的发言。

4.讨论教学中,欣赏作品的形式要做到为讨论所用。讨论时间的安排应占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讨论的主角应是学生。

5.讨论过程中,提倡对他人发言的尊重。尊重的表现形式应是听入耳,记入心。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注和兴趣。

6.对作品的认识可以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提倡对他人包括老师乃至书本的观点提出异议。

二、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自我意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学生表现欲方面的自我实现意识似乎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弱。仔细观察一下,老师上课提问,年级越低的学生踊跃举手的越多,到了高中,有时似乎是“启而不发”了。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一个问题,学生的习惯动作是翻课本,如何改变这种学生心虚、胆怯,学风沉闷、僵化的学习现状呢?那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欣赏课中来。

笔者以为,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能否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与人的自我实现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生活中有好多事在一般人看来不可能办到,但有的人却能成功,有好多事在一般人看来很容易办成,然而却失败了。这表明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在很大程度影响着什么样的结果。那么何为美术欣赏讨论中的“自我实现意识呢”?它应是努力实现人的参与讨论的全部潜力的愿望,即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陈述自己的感受、观点,展示自己的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全部愿望,它的具体表现是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决心,努力参与讨论所表现出的旺盛的生命力,对艺术作品积极探索的精神,为了达到自我表现的欲望对于内外干扰的排除。在这里,“愿望”是自我实现意识的根本目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愿望所应具备的品质,没有愿望及其品质就不可能有表现欲,更不可能使表现欲得以实现,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讨论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作为首要的工作抓好。

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自我实现意识,除了要让学生认识参与讨论的目的、意义以及作用外,还要让学生做到敢说、能说、会说。敢说,即是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不受外在因素约束,有什么就讲什么,培养这方面的素质要注意营造适合讨论的环境,做到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要提倡不同观点的同学之间的辩论;能说,即是有内容说,教师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有关艺术批评方面的文章,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多思多疑,启发学生想像,帮助学生冲破有关知识的局限;会说即是指讲话的方法技巧问题,教师可在说话的条理性、逻辑性等方面做些指导,让学生说起来有板有眼、有论有据。另外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讲故事,辩论会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怎么说方面得以锻炼。

三、设计能引发讨论思考问题

在讨论中要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有话可说,教师要重点设计好思考题。我们可以把思考的问题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如作品的年代、作者姓名,这类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另一类问题是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即个人真正内心反应的问题,比如,在选择作品布置家庭环境时,农民喜爱的年画知识分子未必喜欢,而知识分子喜欢的文人画农民则未必感兴趣。这些不同的欣赏者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为讨论的展开提供了话题,因此教师应认真设计具有多种答案的思考题。

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加以考虑。

1.情感问题。它是对作品所持有的态度体验。考虑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设计。

从情绪感觉方面设计。比如:当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在你心中唤起什么感觉?是喜爱还是厌恶?你看了作品后受到什么样的感染?是否感觉到某种激情?你想拥有这件作品吗?

从道德方面进行设计。比如:作品能否使你产生责任感、正义感、是非感?作品使你受到什么教育?

从美感方面进行设计。比如:画面的线条、色彩能否引起你的共鸣?是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还是给人以沉闷和忧郁?画面的美是由哪些艺术语言形成的?

2.想象性问题。即通过对作品的画面欣赏设想出一种新形象、新观念的问题思考,此类问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从再造想象方面进行设计。比如:这件美术作品你认为画面做哪些改动效果会更好?哪些地方是多余的?哪些地方表现不够?

从创造想象方面设计。比如:看了这幅作品后你能根据这主题,运用另一种新的形式给以表现吗?谈谈你的设想过程。这件具有独特构思的作品给你什么启示?请你构思一幅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画。

从理想想象方面设计。比如:看了这幅建筑艺术作品,你将来想成为一名建筑造型设计师吗?谈谈你的目标构思。你想把世界规划成一个什么样的美好环境?

从迁移想象方面进行设计。比如:这件艺术品和你以前看过的其他艺术品有什么不同?这件艺术品使你回忆起生活中的什么事情、什么人?这件艺术品使你想到哪句名言?具有哪首诗的意境?中国绘画和欧洲绘画不同点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相同点?请举例说明。

3.评价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把他们对美术作品的体验给以价值性的评判。考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从作品作者方面进行设计。比如: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后,你认为他能被称为一代绘画大师吗?为什么?欣赏梵高的作品后,你认为梵高是具有什么性格、什么品质的画家?

从作品年代方面进行设计。比如:欣赏过二十世纪的美术作品后,你认为二十世纪的美术具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二十世纪的历史背景有什么关系?

从作品内容方面进行设计。比如:这幅作品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这幅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色彩还是造型?是情节还是情调?

教师设计哪一类问题取决于教学中所欣赏的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以及本堂课重点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设计思考题并非是教师包揽的任务,学生也应该参与到此中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最有兴趣去解决。以往学生提问题,一般都为质疑性问题,落点小,讨论的余地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设计教学内容有关的、能生发议论的思考题。这样做,更能增强学生对讨论的参与意识。

美术欣赏中“讨论法”教学的思考和运用,根本目的是通过讨论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