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的患者66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口服缓泻剂外加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口服缓泻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
关键字:穴位按摩 中风 便秘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 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便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影响康复。中风患者并发便秘后,排便用力过度可以增高颅内压,导致已有症状加重; 出血性中风患者有可能诱发再次出血,造成预后不良。为了降低中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我们采用了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研究其对中风患者排便的影响。
中风是由脑部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为常见多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病突然,且伴有多种并发症[2]。
本文就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的患者给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比较。具体内容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在我科住院的中风患者选取的6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并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者49-77岁,平均年龄64.1岁,便秘时间为3~12d,平均7.5d,其中有20例为缺血性中风,10例为出血性中风,3例为混合性中风。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者52-75岁,平均年龄63.7岁,便秘时间为3~14d,平均7.8d,其中有20例为缺血性中风,10例为出血性中风,3例为混合性中风,两组从性别、年龄、中风类型及便秘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发病后24h内入院,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肢体瘫痪,入院前大便正常,无习惯性便秘; ②临床证实无肠道器质性病变; ③经临床确诊为脑血管意外。排除标准: ①明确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者;②腹部有手术史者; ③有慢性便秘、腹泻者; ④观察期
间需要禁食者; ⑤依从性差; ⑥住院期间死亡; ⑦出现严重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只施行预防便秘的常规护理①调畅情志,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便秘的危害以及预防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指导床上排便,消除患者紧张情绪。②饮食要适合病情,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忌辛辣肥甘生冷刺激性食品。保证充足的进水量,最好每日晨起空腹喝一杯白开水,睡前喝一杯蜂蜜水。③定时排便锻炼,因晨起后结肠运动较为活跃,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④患者病情稳定,可适当锻炼,昏迷病人应定时翻身、拍背、被动活动肢体,以增加肠蠕动。⑤入院后3天未排便者,第4天应给予缓泻剂,如果导片口服,开塞露塞肛。
1.2.2治疗组
在上述对照组的治疗干预基础上, 用中医穴位按摩,按摩手法为指部按揉和指部按压,按摩前要求患者排尽小便,取仰卧位,操作者以拇指对中脘,天枢,大横,足三里,水道,归来,合谷等穴位进行点按[4],操作时间为2min,操作方法为呼气时放松,吸气时按压,用力适度,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宜,点按后双手重叠,顺腹部结肠走向行顺时针按摩10min,以患者腹部产生热感为度,最后按揉患者长强穴,按揉时间为2min[5]。穴位按摩要在饭后半小时后才能进行。
1.3. 疗效评估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大便通畅,便质软化转润,排便次数可达到2d内1次者为治愈;排便尚未通畅,便质软化转润,伴随症状有所减轻,2d内排便者为显效;经治疗后3d内有排便,便质由硬变软,排便有困难,伴随症状有所减轻者为有效;排便困难,便质坚硬,症状未见缓解者为无效[6]。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SPSS10.0进行分析处理,以均数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1.5.结果(见表1)
药品有果导片,开塞露等[7],但长期使用药物通便会扰乱肠道的正常活动规律,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本文采用穴位按摩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对中风患者的身体进行调整,刺激胃肠蠕动,治疗中风患者便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便秘治愈6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便秘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1.81%;两组的治疗有明显差异(P
4 讨论
中风以后,情绪的改变,饮食的失调,均可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可使脏腑功能活动失常导致脏腑本虚,使大肠传导乏力而便秘。中风患者由于起病突然,患者紧张,自主神经紊乱,肢体活动障碍,长期卧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使肠内容物在肠内运行迟缓和停滞,水分被过度吸收,致使粪质坚硬,排便次数减少。
便秘可加重中风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中风患者的便秘值得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注意。目前国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便秘,常规治疗方法包括: 情志调护、调整饮食、口服缓泻剂及灌肠,效果虽然有所改善但疗效却不是很好。使用缓泻剂虽能取得一时之效,但往往停药即发,日久会导致结肠神经黏膜损伤,传输功能障碍而加重便秘。相比之下,中医穴位按摩结合肛周按压应用安全、方便、好掌握。
中医学认为,天枢为大肠募穴,具有调整阴阳升降之功,按压之可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以通腑穴。水道、归来均具有调理脾胃,行滞通腑之效。长强为督脉起始穴,调整一身阴阳之气,为主治肛肠疾病的首选穴,具有疏泄局部气血瘀滞功能。诸穴合用,通过柔和手法按摩中脘、天枢、水道、归来、长强穴,能通过经络循行速达病所,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8]。肛周按压法通过反射的形式来调节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强腹壁肌肉的力量,改善和调节神经对胃肠道的功能,从而引起排便。通过本研究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结果实验组便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此方法简便,普通护理人员均能掌握,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崔焱. 护理学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59-263.
[2]苏永静,张小燕,曾进胜等. 卒中患者便秘影响因素分析及函数预测模型[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 9) : 415-418.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4]王少敏. 卒中合并便秘患者时辰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研究[J]. 护理研究, 2007,21( 6) : 1544-1545.
[5]彭月娥,梁海英. 按压法促使便秘患者排便的临床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9) : 49.
[6]许颖,胡秀芳,皮爱萍等.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145—146.
[7]罗雪飞,钟强.便秘药物的合理选择[D],华西医学,2009,24(6):1618.
[8]王少敏,卒中合并便秘病人时辰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研究[J],内科护理研究,2007,21,(6):1544—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