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 要]农村是我国反贫困重点区域。要取得农村反贫困彻底胜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中重要的问题是甄别贫困人口。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探索,用实证分析,还农村反贫困信息本来面貌。

[关键词]反贫困;农村贫困信息;农村贫困户甄别

[作者简介]余歙峰(1970―),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区域经济政策研究;谢立军(1954―),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江西南昌 330000)

此文为2010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反贫困信息真实性研究――以江西为例》(批准文号GL1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贫困与反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尽管政府与许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全人类贫困。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贫困信息失真,尤其是中国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

一、中国农村反贫困成就与不足

(一)伟大的成就

我国农村曾经是世界贫困人口最集中区域。中国9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存在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基础条件简陋、农民收入微薄、农村社会保障脆弱、农村教育程度低下等诸多问题。面对需要帮扶的庞大贫困群体,中国政府于1978年揭开大规模的反贫困序幕。我国的反贫困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救济扶贫(1949-1976)、改革扶贫(1976-1985)、开发扶贫(1985-1993)和缓贫开发(1993至今)。

农村贫困人口从最初的2.5 亿减少到1.25 亿,年均脱贫人口1,786 万人,年均脱贫率7%。农村贫困人口1.25亿减少到8,000万人,但年均脱贫人口为562.5万,年均脱贫率下降到4.5%。农村贫困人口从8,000万降到3,500万,年均脱贫人口600万, 平均脱贫率回升至7.5%。200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白皮书《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2005年1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了《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项目的文件《快速评价报告》,以江西为例,对我国扶贫办系统与NGO合作的能力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估。2007年3月,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夫威茨实地考察中国的反贫困后说“过去25年的扶贫成就的67%应归功于中国,……使得约4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政府的努力引起了全世界的赞扬。

(二)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反贫困模式是由政府主导,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收集与活动事实上是由农村调查队进行,入户记账式的抽样调查,加上科学方法的调整,得出农村被抽样农户的相关信息,再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基层信息系统汇集,逐年编制了《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为农村反贫困提供了信息支持。由于是抽样调查,抽样区域、样本比例与样本供给信息质量以及调查队的后期处理,都有可能影响到农村反贫困信息质量,加上缺乏严格的核查鉴证机制,尤其是缺乏相关信息的沟通与核查,农村反贫困信息事实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例如,2009年3月,世界银行发表了名为《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2005年直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按当年美元购买力评价,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这一贫困人口数字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

这些事实也被专家学者高度关注,魏众与B•古斯塔夫森合作,在《中国农村贫困机率的变动分析》一文中,以1988年、1995年两次全国调查为实证,对贫困的定度、贫困机率的改变以及区域分析进行了讨论,探索了农村贫困信息问题。总之,我国农村反贫困基本信息已经初步形成,提高了农村反贫困行动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长效性,从而为农村反贫困行动提供了信息支持,促进了农村反贫困的持续深入发展,主流是好的,成就是瞩目的。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农村反贫困信息不十分准确,个别地方的相关信息失真程度还很高的事实。随着我国反贫困进入新阶段,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政府对农村反贫困形势的判断,进而可能导致个别地方的农村反贫困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二、农村贫困户甄别出现偏差

在我国,国务院扶贫办是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他们只是依据统计部门的统计信息进行农村反贫困宏观规划,指导各地进行农村反贫困。在末端,农村贫困户的具体甄别由乡村政府基层组织进行,在农村进一步强化了自报公议,完善了民主评议制度,听证或评议过关,才能申报享受低保待遇。实践的结果,农村贫困户大部分甄别出来,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偏差现象:

(一)申报办法不严谨

农村贫困户的申领程序为“户主提出书面申请与有关材料――村委会评议――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审批后公示与发放”。最近强调了“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听证或评议过关”。不论怎么说,这个机制并不是十分科学,主要特点是过分强调了政府的可靠性。事实上,这只是部分有效解决了低保对象确定不准确、程序不透明、补助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充分考虑信息采集组织者的地位与素养、行动的非规范化以及社会干预等因素影响,过分依赖组织者的自由裁量权,出现了“政策后窗”,使得农村反贫困信息可理解性不足,江西有关部门在2010年12月27日就了《江西7000余名干部亲属因条件不符被取消低保》消息,人数之多,实在罕见。

(二)信息不透明

在农村,贫困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文化水准很低,又分散型居住在边远区域,对于各种信息没有接受能力。因而,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政府扶贫一说;就是他们中间的部分人知道这个信息,也因为不知道如何申报,而无法参与。我们也在调查中发现了,有一些特困的农户并没有被统计,相关信息被随意屏蔽,因而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扶助,生活仍然处于极度困苦之中。从实地调查来看,农村反贫困信息确实存在失真问题。农村反贫困信息不透明,信息失真事实导致了农村出现“缺乏贫困人口的充分参与,使目标偏离、扶贫资源漏出,导致扶贫效益难以再大幅度提高”(世界银行,2009年3月)问题,也导致出现了新的社会不公平。

(三)贫困户认定不科学

在现代社会中,农村反贫困相关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不足,直接后果就是出现偏差。主要问题是,由于扶贫部门制定的办法,贫困户的认定是独立的信息,无法与其他渠道的信息进行印证。例如2011年07月28日,南方网披露,“住钢筋混凝土楼房,有一应俱全的现代家居,全家能领扶贫物资,无房可住的村民却没份――如此情形出现在广东南雄市坪田镇老宅村。” 2011年3月11日,该村村民叶钟辉爬铁门从村委会偷出来的一份老宅村贫困户名单,让村里炸开了锅。2011年7月27日,老宅村支书叶又胜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名单制定过程中确有失误。在利益面前,贪欲是会大于人性、党性的。

三、对策建议

为了扶助急需帮助的对象,体现党的普遍性温暖,堵住扶贫资源漏出,提高农村反贫困效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严肃农村反贫困信息

反贫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涉及到和谐社会建设与党的光辉形象。农村是反贫困的重点区域,农村反贫困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基于这一原则,各级党政必须以高度责任心关心农村贫困农户,准确地甄别贫困农户,让反贫困行动具有更高效率。然而,在我国农村基层,个别村支书及村主任营私舞弊,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以至湖南怀化市纪委推出了“村级纪检员”制度。农村反贫困本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大善事,必须做好,不能走样。更不能因为农村反贫困信息收集难度大,就让基层那些丧失基本公德的基层工作人员,浑水摸鱼,中饱私囊,发贫困农户财。

(二)培训农村反贫困信息收集队伍

农村反贫困信息是由缺乏专业知识的乡村干部收集,农村反贫困信息的质量可想而知。要使农村反贫困信息真实可靠,建设一支受到法律规范、扎根农村的信息收集队伍是需要的。从目前我国农村反贫困行动事实需求来看,应该由省扶贫办挑头,省统计局协助,结合各地农村反贫困行动的其他需求,专门选聘农村反贫困信息员,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化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者才发给专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规范操作,才能真正规范农村反贫困信息专业化岗位要求。

(三)引入NGO组织核查

农村反贫困信息是重要的政府收集并公布的信息。由于信息收集困难,核定方法多由核定人员主观掌握,因此,这种信息肯定具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为了保证农村反贫困信息质量,建设一个相配套的信息鉴证系统是必要的,就应当引入NGO核查机制。也就是说,政府应当聘请具有独立第三者身份的社会非政府组织,让NGO组织对即将的农村反贫困信息核查与鉴证,力求将农村反贫困信息的失真程度缩到最小。

(四)全面公开农村反贫困信息

农村反贫困信息不能被屏蔽。屏蔽农村反贫困信息的危害不小,主要有四:一是,我国政府得不到准确的农村反贫困信息,可能出现政策设计偏差;二是,损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有可能出现较大面积的腐败现象;三是,真正贫困农户没有得到及时帮扶,处于极度贫困之中,也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受到伤害;四是,降低扶贫工作效率,急需者没有得到及时扶助,延误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因此,基层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农村反贫困信息公开问题。基层政府应该借助于政府网站,严肃教育干部,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农村反贫困信息,让阳光为农村反贫困信息消消毒,更让社会关爱惠及到农村的每个贫困户。

(五)建立农村反贫困信息失真追究制

现阶段必须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用准确的信息,实事求是地评价农村反贫困行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建设一个完善的农村反贫困信息评价体系,与这个评价体系配套的是一个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收集与公布农村反贫困信息中负有重大责任者,实施严肃的追究;对于情节恶劣的重大责任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让党与国家的温暖送到贫困农户家中,以提高农村反贫困的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向凤梅.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