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译出的必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译出的必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的语言文化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翻译界学者有必要努力加强汉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积极地把中华文化译介到世界上去。

关键词: 文化传播 译出 必要性

简单来说,译入指译者把外语文本译成母语文本,译出则指译者把母语文本译成外语文本。

1.关于“译出”

多年前,英国汉学家A.C.Graham在其译作《晚唐诗选》之序《论中国诗的翻译》的最后一段说:“……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这一规律很少例外。”(“...we can hardly leave translation to the Chinese,since there are few exceptions to the rule that translation is done into,not out of,one’s own language.”)(Graham,1965:37,转引自潘文国,2004)。Graham是西方一位受人尊敬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深有研究,出版过有分量的著作及译著,对传播中国文化起过重要作用,可能正是由于治学严谨,认为中国人的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才会说出上面的话。按他的道理,中国学者将无权插手汉籍英译事业。

翻译理论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是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是语言层面,第二个是文学层面,第三个是文化层面。在语言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语码转换,同一个意义从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在文学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文学作品美的再现。而在文化层面上,翻译则被理解成文化的传播。如果从语言层面或文学层面上讲,Graham的话有道理。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他的话毫无道理,至少他讲的“一般规律”是必须被违反的。

2.中国经典文化意象“龙”的误译

文化,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特定人群的显性的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这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等。所谓“十里不同俗”,特定人群中当然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事物。中国的“龙”文化就是一例。

在中国,“龙”这一文化意象,其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中国人自古就有崇龙、拜龙的传统和习俗,其渊源可追溯至7千年前伏羲时代。伏羲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后,它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头、鹿角、蛇身、鹰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龙”,并自称“龙师”,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史称龙的传人。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中,“龙”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代学者吉成名认为,龙主要有以下4种文化含义:百虫之长;保护神;水神;自喻为龙。

所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公布之前,龙的呼声一直很高。然而最终却未能入选,因为当前中国的神龙在世界的舞台上被等同于英语dragon,使得象征“尊贵、至高无上、风调雨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西方人眼里背上了“邪恶”的罪名。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真是遗憾至极。我们无从也无须考据到底是谁第一个把“龙”译成了“dragon”,或者把“dragon”译成了“龙”,但这一翻译绝非“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佳译。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与“狗”译成“dog”、“猫”译成“cat”等不同,这些词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这是翻译的基础,而“龙”和“dragon”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主观臆造出来的,二者不论从产生的渊源到实体形象再到其文化内涵都有天壤之别。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龙”这一词条的解释为: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麟,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古生物学上指某些爬行类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姓。

所以,中国人舞“龙灯”,划“龙舟”;希望子女有出息叫“望子成龙”;形容山势雄伟、笔势活泼时用“龙飞凤舞”;形容威武雄壮时用“龙腾虎跃”;封建时代,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人们对“龙”的崇拜确实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相反,“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中,远没有“龙”在中华文化中如此之高的地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dragon”解释如下:

(1)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able to breathe out fire(龙);

(2)fierce person,especially a woman(悍妇).

由第一条解释可知,显然词典编纂者也已经认同dragon等同于汉语的龙。而实际上,在英语国家,dragon常常让人联想起邪恶与毁灭性。在许多传说中,它经常是宝藏或处女的守护者,要么用活人来满足它,要么将它杀死。中世纪文学,比如St.George的故事里,杀死一个dragon是一个英雄的最高成就。在《圣经》里,龙就是蛇。在《创世纪》里,有一条著名的蛇,他曾引诱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在《启示录》中12・9及20・2处又两次说到: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

从以上比较不难得出结论:从概念上来看,“龙”与“dragon”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的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意象;就联想意义而言,“龙”与“dragon”更是褒贬各异,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两者之间的互译绝对是一个败笔。

看似一字之误,结果中国所有和龙相关的东西在世界的大舞台上都不受欢迎。中国出口的商品不能印龙的图案,以龙为商标更是要惨遭冷遇。不过,既然中国功夫可以由“martial arts”变成“Wushu”;旗袍可以由“cheongsam”变为“Qipao”;饺子也可以由“dumpling”变成“Jiaozi”,龙与“dragon”的互译难保是定论。如果不以英语为标准去衡量和翻译所有的汉语言文化,说不定有一天就会看到身穿龙衫的外国人。然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只能靠中国译者不断重复地译出。

3.结语

一直以来,可以说中国译者均处于译入的状态,我们总怀有向别人学习的心态,因为我们的英语水平有限,当然也和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有关。但是现在,中国学者的英语水平虽不能说与以英语为母语者无二,但起码可以在汉籍英译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国家的世界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学者只有着手译出,中国人才有权自己决定翻译什么,怎么翻译,以什么形象立足于世界。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典籍英译事业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大中华文库的出版;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增加典籍英译方向;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译出的必要性。我们总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说必须把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民族的”难以成为“世界的”。谁敢说将来龙在世界上永远是dragon而不会变成Long?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2]庞进.呼吁:中国龙凤不是外国龙凤应译为Loong Feng.新浪网,2006.

[3]潘文国.译入与译出[J].中国翻译,2004,VOL2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