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电影的名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电影的名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总结一个人的收获和一个工程的完成本无多大干系,但凡事总需要个名义,对于我们想通过电影博物馆做的一些事情,电影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名义

和电影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主题性创作一样,题材和形式不过是某种思想的支点和载体,而不是目的本身。电影在这个建筑里并非是表现的对象,建筑也并非用来诠释电影,这也是一种完全正常的解释。如果说电影博物馆和其它博物馆有什么不同的话,不过是因为题目提供的观察视角和解读通道有别。

对我来说,这个题目之所以格外具有吸引力,除了沾染电影本身的魅力之外,还因为这种艺术形式带有当今的种种时代特征。而当它和博物馆这种相对古老的建筑类型相遇时,会带出空间与时间、平面与多维。虚拟与现实、艺术与娱乐等等一系列时尚的议题。这种矛盾性和二元作用下产生的无法预知的可能性是令人着迷的,而且所有严肃的思考在这里都可能用最通俗的方式得以表达。

电影的主题也使建筑可以名正言顺地尝试一些通常被认为不建筑的形式和方法。这些“杂质”的引入拓展且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这也许是一个消解过程的开始,但并非坏事。现代艺术混合嫁接的结果最终将消融所有的门类壁垒。

事实上,当我们在刻意为建筑和电影寻找关联时,我们周围的建筑其实已经越来越电影化了。

这里有两个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建筑的大众性和事件性。

凭借与生俱来的大众性,电影触及到社会最广大的层面。可以说是最具人气的平民化艺术,当然这里隐含着一个商业化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电影徘徊了多年。而当城市已经义无反顾地去舍身逐利的时候,公共建筑迄今仍无法放下身段来自信地面对大众。太多的事都仅是为了体现或表达以人为本的陈词滥调,而不能真正去实践大众化。

一个不能为大众提供理解通道和使用便利的建筑,和一个只停留于表面而没有更高精神深度的建筑一样,都不能算好的公共建筑。也许我们应该向好莱坞学习。但是雅俗共赏一词似应慎用,如果仅把一种多层次的开放和宽容状态作为追求的话,很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媚俗。

现代艺术,包括电影艺术远远领先于建筑。数十年前的艺术问题对于今天的建筑仍可能是新鲜的。也许可以用个人的偏好解释电影博物馆的某些波普意象,但这只是借以提出问题和建立通道,想要去的是更深远的地方。

在当代的平民文化里,永恒不是必然的价值。消费品能变为艺术,建筑也可以被消费,并在不断地加快节奏。

建筑开始带有越来越多的事件性,这不仅指建筑行为本身可能被社会所广泛关注,更是指建筑以支持某一特定事件为重要目的。为某一事件而产生的建筑开始具有舞台装置和电影布景的时效性,成为事实上的临时性建筑。建筑质量被布景质量所取代。不过事在人为,心态不同,结果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布景用完了人们也舍不得拆掉,有的建筑没用两天就不能再要。

对于事件的关注,把焦点从抽象的空镜头转到人与时空的具体互动。人再次成为主角,空间开始具有情节。环境设计成为行为和经历的设计。

电影博物馆外观貌似坚实完整,实则不过是一层虚幻的表皮,内部包容的是一连串不安定的、旨在诱发特定行为和事件的场景。

这种表现在内外关系及其它诸多方面的矛盾与不一致,是事情本质的自然反映,不过在这里被有意识地引向两个极端,从而看来更明显。所谓的完整统一是一种古典的价值。绝对的完美一致,如果不是假象,也只是事物的某一侧面和瞬间。

银幕背后的事情总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电影博物馆要带人穿过这道薄薄的屏幕,看到另一侧的故事。当然永远有人宁愿选择只安全地留在一侧。

像蒙太奇一类的电影技法永远可以在建筑里找到用武之地,有时甚至超出人的主观愿望。设计的本意是打破线性叙事,而带人们闪回于电影的各个时空。但走进电影博物馆,你会发现,不断切入的却正是你要刻意回避的现实。如同一部到处穿帮的影片,开始具有某种精神分裂似的超现实意味。不过

感觉超现实的东西往往却是最现实。最真实的。

后期制作的粗糙可能导致一部影片不知所云,定位错乱。无法划分类型的产品素来被好莱坞所忌讳。也许这正是我们要做的,不过不是以这种方式。

曾经有同事对电影博物馆能否如期完成大表怀疑,事实再次教育了美国人什么是中国速度,也再次见识了中国品质和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但愿我们不要总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说事儿,因为那毕竟只是电影,只是为了哄你两小时。

有一天上班,车到公司门外却赫然发现开进了淮海路,原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集的外景。在洛杉矶拍片的成本节节上升,显然拍这几个镜头还是在上海划算,就算有人挑剔几个失真细节也无伤大雅。这是纯商业逻辑。假如在一个行政逻辑里,老百姓要是对一个花纳税人钱的建筑不满意,又能如何呢?

四年前的一闪念变成了今天的电影博物馆,但是如果把中国两字加上去,绝不像加个片头字幕那么轻松,也不是个人满意不满意那么简单。四年的工作过程也无法仅仅编成制作花絮。这里有太多能总结和不能总结的东西。就建筑论建筑只是泡在咖啡里的时尚谈资,而我们没有那份悠闲和奢侈。

冬去春来,下一个杀青日又要到了。

作者:刘晓光,美国口TKL公司 副总裁

收稿日期: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