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高校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高校创新精神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现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高校创新能力仍然乏善可陈,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误区,接着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培养高校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校 创新精神 教育本质

高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高校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然而,不容否认的是,高校创新能力仍然乏善可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教育难题,因近日11位高校教授致信教育部长,要求“直面钱学森之问”,从而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深思。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误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十年时间,中国高校的毛入学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25%,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超过500万,高校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正在日益暴露出来。这其中,既有不少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崭新问题,也有一些无法回避的深层次矛盾。

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先生向总理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教育难题,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和误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本质的问题是育人。然而,当下的中国社会似乎陷入了对教育的某种严重的误区,甚至是某种迷狂。其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违背教育规律。

这些年来,数不清的大学城在全国各城市频繁修建,几乎所有的学院都在忙碌着改成大学;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与市场接轨,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大学之间,互相也在较着劲。互相比排名,比本科生数量、比研究生数量、比在权威杂志数量,可是唯独没有最重要的一条――哪个大学培养出了多少创新型人才。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在教学方式上,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们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文化课之外,很少有机会走向社会。即使学校安排一些诸如参观、见习、实习等接触社会的活动,大多也由于时间短等原因而流于形式。

现在大学的学术氛围也不是很浓厚。大学教师远离生产和科研一线,忙于各种职称评定,许多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还要把许多时间浪费在各种社会活动之上。在一些大学,功利主义有所抬头,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揠苗助长,甚至造假抄袭现象屡有发生。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还有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乐于助人和合作能力的概念很陌生。

我们的大学教育足够繁盛,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人数和最豪华的大学校园,一些大学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的知名学府,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要说欧美百年名校,就连全国仅有550万人口的以色列,我们都难以与其相媲美。以色列对教育的重视闻名于世,国家对教育的年投入占全国GDP的12%,拥有7所一流大学,近年来,在本土作出巨大贡献的以色列科学家更是接二连三获得诺贝尔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研环境和条件已发生巨大变化,科研人员的待遇也有了大幅提高的今天,在培养和造就顶尖人才方面,中国的科技界、教育界并没有像60年前甚至是30年前那样,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吴文俊、周培源、竺可桢、邓稼先以及朱光亚、周光召、宋健、陈景润、袁隆平、王选等一批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正如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所说:“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而存在的呢?现在到了停下来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二、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毫无疑问,大学当然是灌输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而灌输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却是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大学对于社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它能拉动GDP几个百分点,而是在于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著名教育家杨叔子先生的话可以说振聋发聩,他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学生不仅要有高级的灵性,更要有高尚的人性。

大学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应当懂得如何做人,具有适应社会和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否则一切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训都将失去根基,仿佛将高楼建筑在沙堆上。

大学通常被视为一个人真正步入社会的“入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始终是在学校中各种“潜在课程”、“无形学院”的培养、熏陶和影响下成长的。换言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人格全面发展两个方面,大学具有同等的责任。

2007年,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这一语,道出了他和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个人受了多年的教育,甚至取得了博士学位,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却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甚至品质恶劣,缺乏起码的公德。这是我们的教育产品,反映的正是教育的缺失、人格的缺失。

大学里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独立,不独立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今天中国大学的问题,不只是它缺乏人文精神,同样严重地在于它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很多大学已被实用主义所裹胁,被功利主义所充斥,它不能纯粹,不能守住自我,无法保持相对的独立与超脱。对此,钱理群的担忧不无道理:“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理想、没有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的人,又怎么可能担负起推动时代进步的崇高使命?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青年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该做的事。”

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的大学教育应具有如下特征:

教育是完全的,“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应该关注人类的每一个方面――智力上的、心理上的、社会的、身体上的、精神上的”。教育是诚实的,教育是氛围的潜移默化。教育是感动的,一切教育都源自人的内心。教育是创造的,不是简单的传承和记忆,而是需要由摆脱短期功利并有首创精神的人去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新。教育是高雅的,需要对大学理想精神的坚守和把育人使命看得比世俗标准更重的信念。

三、如何培养高校的创新精神

1.要创新,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就必须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大学教育担负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的任务。大学的基本精神就是鲁迅所说的“永远不满足现状的,永远的批判和创造精神”。钱学森先生回忆当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时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是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这些对创新最重要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调查表明,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却“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2.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园。在社会的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成就动机、道德标准、生活态度,无一不与急剧变化着的中国社会紧密相连。正视这种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这种现象,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才能使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吻合,使社会的发展符合人性的发展。

3.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意识。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

4.要培育和发展大学精神与创新文化。建设大学的精神文化,核心就是要坚持和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大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抵制庸俗功利主义等不良的文化倾向的侵蚀。众所周知,哈佛大学始终坚持“探求真理和学问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其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而爱因斯坦也认为,最能开拓新的领域,获得全新发现的科学家是少数对科学事业怀有虔诚信念和献身精神的人。

5.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开设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转专业,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专业,教师也有责任让学生了解。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要改变过于呆板的教育制度,以开放的胸襟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个性化教育,以作品而不是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打分。

大学教育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观念的有无,实践能力的强弱,对于创新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要尽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实现“回归培养”,允许并鼓励学生就读期间自愿停学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工作。作为大学,要善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教育,把社会上一些知名人士请来学校讲学,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大学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当是人格健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对促进人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产生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

大学教育的本质在创新,基础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途径是思想碰撞。无论是学习还是做研究,都要保持基本的良知和立场,而不是基于某种利益;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正义和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放弃了大学精神的坚守,就难以形成思想碰撞、独立思考、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也难以保持思想与学术的独立性、超越性、彻底性与超前性,以及本质上的批判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人民日报,2009-11-5.

[2]钱理群.北大校庆110周年之际反思大学教育现状.

[3]杨朝明.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兼谈高等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

[4]丁荣祥.高校教育创新之路在何方――学习《文选》引发的思考.中国教育高教版,200,(6).

[5]李锐锋,杨杰,汪达.大学生创新精神状况的计量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7,(1).

[6]朱清时.创新力别被文化垃圾淹没.中国青年报,20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