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鸥DF-500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种种原因,我已经很久未使用国产照相机了,然而很多朋友仍在关注国产照相器材的现状,为此在《大众摄影》编辑部的组织下,我对最新型号的海鸥单反相机――df-500及专用闪光灯进行了实用性能测试,现将其实用感受作文如下,以便各位能够对这种相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机身的实用性能
我试用的这台海鸥DF-500相机的机身号为962751,它与我手中的早期型海鸥DF-300机身相比,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1、闪光灯触点由原来的两个增加为三个。增加了TTL自动控制闪光功能。
2、机身顶盖上的电源开关增加了蜂鸣器开关。即原来是“ON-OFF”两挡,现在增加为三挡,中间多了一个蜂鸣器符号,用于自拍时,蜂鸣器鸣响。
3、机身前盖的右手持握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向前突出的橡胶垫。
4、机身后盖在右手持握处增加了向后突起的三角形,使手持相机更方便、舒适,而且还在左边开了一个胶卷窗。
5、打开后盖,在片轨下方左侧的三个触点由原来统一黑色亚光漆,改为露出三个金黄色铜制触点,但后盖上没有相对应的接点。
6、取景器下方增加了光圈值的光学显示。
除以上改进外,DF-500的整体工艺水平大约与八十年代初美能达X-300和X-700相当。
海鸥DF-500机身与镜头的接口加工精度较高,镜头拧上去以后相当牢固,毫不松动,无旷感,整体感觉很好。安装图丽、适马镜头及美能达原厂头都很合适、牢靠。但镜头安到机身上的最后一下定位声,则非常不明确,有一种勉强感。与进口相机的接口相比,尚有明显差距。
机身后盖加了胶卷窗,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是否装了胶卷,装了何种胶卷,这一改进很实用。后盖内加上了黑色软泡沫塑料,防光性能很好。在装有ISO100度胶卷的情况下,于晴朗的夏天阳光下拍照,并有意把胶卷窗对着阳光照射数秒钟,冲出胶卷后无任何漏光现象。但在装有胶卷的情况下,须用力压,才勉强听到关上后盖的“咔吧”声,这一点与上面的情况很类似。
机身的快门仍为横走帘幕式快门,最高闪光同步时间为1/60秒,最高快门速度为1/1000秒。
DF-500的手动曝光快门时间分为:B门、1秒至1/1000秒共12挡。自动曝光为光圈优先式(AE)自动曝光,快门时间从1秒到1/1000秒无级变化。快门为石英电子控制,机械上弦、电磁释放,精度很高。快门按钮为触摸式,这种触摸式快门释放比按键式释放时间稍稍有一点滞后。
DF-500的对焦屏采用了美能达的中心裂像、环带微棱镜的锐点磨砂屏,对焦非常准确。当被摄主体不在焦点上时,不仅裂像明显、微棱镜闪烁,而且锐点磨砂屏上的影像十分模糊。在使用较小孔径镜头调焦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DF-500的测光系统为TTL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非常准确,当装上50mmF1.4的标准镜头时,其测光值与笔者常用的装有50mmF1.4的尼康F4和FM2相比,在不同光线下,测光值丝毫不差。
DF-500的取景器内有快门时间、自动、手动、闪光充电等多种LED显示。当加用LF-300X和LF-300A专用闪光灯时,如快门置于自动挡(Auto),则机身会将快门自动放在1/60秒的同步时间上。当闪光灯充上电时,机身自动停止测光值显示;当快门在手动挡时,若快门时间长于1/60秒时,机身按手动快门时间曝光,而当手动设定在短于1/60秒,机身会在闪光灯充满电时,自动设定在1/60秒上,以保证闪光同步。
DF-500在取景器下方的光圈显示非常方便,使你在拍摄中,眼睛不离开取景器也可以同时看到光圈系数和快门时间。
DF-500的胶平面非常平直,两条片轨无任何弯曲,这一点又比早期的DF-300有所改进。
DF-500的底座上有连接电动卷片器或驱动马达的安装定位孔和信号触点,其位置与DF-300完全一样。
DF-500的外型如题图。目前海鸥公司又推出了内部结构与DF-500完全一样,而外观是由德国工业造型设计师卢吉・科拉尼设计的DF-5000相机。
镜头的光学性能
这次试用的镜头是与之配套而来的海鸥50mm1:1.4标准镜头,镜头号为SB-002219。这是一支典型的7片6组标准镜头,比6片5组的50mm1:1.8镜头后组多了一个镜片。镜头视角47度,最小光圈F16,最近对焦距离0.45米,滤光镜直径49mm,重268克。
镜头实测焦距51.36mm,像场角46度。镜头从0.45到无限远对焦环刚好转动180度,这对于快速对焦无疑是有益的。镜头的对焦环柔软舒适,旋转顺畅、、阻力适中。镜头采用多层镀膜,反光很弱。从反光点的位置与色彩上看,几乎与尼康、佳能50mmF1.4镜头一样,与美能达镜头更加接近。镀膜水平已与进口名牌原厂镜头差距甚小,但从正面看,除了13个镀膜反光点以外还可以看到两个微弱的二次反光点和镜筒内壁的环形反光,这可以说明镜筒内壁的消光处理仍有待改进。从反转片的拍摄效果看,也丝毫没有偏色现象。
从实拍分辨率标板的结果分析这一款50mm1:1.4镜头时,似不如笔者手中的海鸥50mm1:1.8镜头好,也不如其它我测试过的50mm1:1.8镜头。但又与进口美能达50mm1:1.4镜头的测试数据非常接近,这应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并非海鸥镜头本身的光学质量问题。
镜头的像场十分平直,中心分辨率与边缘十分接近。除最大光圈F1.4以外,其它光圈的影像质量都很好。镜头的畸变量小于2%,有微小的桶形畸变。镜头的明锐度中等,高低反差分辨率相差2-3级。镜头的暗部层次表现较好,比我手中的那只老式海鸥58mm1:2镜头的暗部层次表现要好(见图)。
50mmF1.4镜头的光圈分为8级11挡,从F1.4到F2和从F11到F16之间为整级光圈,其余各级光圈之间均有半级光圈挡。光圈为正六边形,除F16以外,光圈从大到小,六边形的形状都很正。这一款50mmF1.4镜头的F16光圈刻度为绿色,并有锁定装置,可能是为将来开发快门优先等功能做准备,但镜头卡口上无任何电器接点。
在分辨率板的拍摄中,由于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我偶然发现:这只镜头在反复旋转调焦环仔细调焦时,有明显的旷动现象,从而引起中心部分影像的抖动,这应是机械加工质量问题。
海鸥镜头的光学质量已是今非昔比,若能将镜头的总体工艺水平再提高一步,当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事情。
关于闪光灯的性能
为了配合海鸥DF-500机身的TTL自动控制闪光功能,海鸥厂专门研制开发了两种专用闪光灯LF-300A和LF-300X。前者是灯头可以水平方向旋转和俯仰旋转的,并可改变灯头焦距,而后者是不能改变焦距也不能旋转的普及型产品。
LF-300A能作水平和俯仰旋转并改变灯头焦距。海鸥闪光灯在设计上采用了向前倾斜的形状,它避免了相机在安装长焦距镜头或作近距离拍摄时容易产生镜头或遮光罩挡光的情况发生。LF-300A的前促角达到了与水平方向呈65度角,从热靴触点到灯头前端,伸出量达90mm,在长焦端伸出量达113mm,且灯头光轴距镜头光轴距离达到了155mm,这样可以避免绝大多数长焦镜头的遮光问题。
灯头的水平方向旋转可达向左的90度和向右的180度(即转向正后方),俯仰旋转可从-5度到+90度。其中-5度的俯角适用于一般情况下中长焦距镜头的微距摄影。而水平和仰起旋转则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反射光闪光摄影。水平旋转每30度有一定位挡,而俯仰放置则分为-5度、0度、45度、60度、75度和90度六挡。旋转的定位可靠,但很紧,须用力才能扳动。灯头焦距分为28、35、50和85mm四挡。
闪光灯的外形模具做得很好,电池门采用连体不落式,可防止丢失,电池舱内有装电池的盒芯,工艺较细,但安装较紧。经试用闪光灯既可用碱性电池,也可用充电电池。闪光灯采用低压触发,触发电压只有5.6V,安全可靠。
LF-300A闪光灯的闪光输出分为TTL、手动(M)、两挡自动(A)和1/16能量输出。TTL自动闪光能量控制是只有配在DF-500机身上时才有的功能,用于其它机身,这一挡即相当于手动挡。两个自动挡分别用于光圈F4(红色A标记)和光圈F8(绿色A标记),用F4光圈使用50mm焦距镜头从1米到8米有效,使用F8光圈50mm镜头从0.5米到4米范围内有效。当闪光在有效距离以内时,绿色Auto OK指示灯会闪亮,而红色指示灯Ready为充电显示。
闪光灯的TTL自动闪光控制是靠机身上的测光元件,测量来自胶片的反射光,这样测光结果会受到胶片乳剂膜的反光率影响。为了了解LF-300A的各项闪光性能我们测试了它的各项闪光性能。
LF-300A型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基本达到标称值GN28(50mm焦距)。在两个自动挡时,也基本上控制闪光能量在±0.5级EV值之内。但TTL挡闪光量,在使用柯达金100彩色胶卷时,闪光量超过设定光圈最高值在1.5级以上,明显曝光过度。在用其它胶卷(富士超级100彩色胶卷、柯达T-MAX100、富士NEOPANSS、伊尔福DELTA100)时,曝光量也比设定值超过1.2级以上。闪光灯使用时,必须保持融点干净,反复插找,用力拧紧闪光灯上的垫靴插座固定旋钮,才能保证TTL闪光功能有效,否则TTL挡便成了手动挡。这对于不了解此情况的使用者,非常容易引起曝光的严重过度或严重不足,据闻厂家已将最新型的海鸥LF-500型闪光灯推向市场,其性能也多有改善。
总体上说海鸥DF-500相机及其专用LF-300A闪光灯质量还可以,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有着42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有着其它公司所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希望海鸥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产品质量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