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别学习。如何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最适当的方式和途径。《全国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初中历史教学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构建“因学定教,多维互动,合作探究”为特色的全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重建课堂生活,提高历史教学的育人效果。那么合作学习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有何重要意义,又该怎样有效实施?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

历史学科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的要素主要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新课程观念指导下,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越来越强,这样,就带来了学生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转轨与转化。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只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将学习的假设定位于学生个体对知识的领悟与记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与交流。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能实现平等互补。

1、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研究性课题,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在讲《三国鼎立》时,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思考问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展示资料,充分交流讨论发言,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探讨、发现新知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的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这就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我在教学《万千气象的宋朝社会风貌》一课,涉及面广,条块较多,各合作小组分别领取任务,通过查找资料、网上搜索、收集仿制文物、排练节目来完成对宋朝社会风貌的呈现。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这节课上,每位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强化了自身的责任感,并对同伴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中增进了友谊,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3、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活动课的主要方式之一。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组成小组,简单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既不指导也不监控学生的举动,结果造成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政,要么个人埋头钻研,要么个别乘机开小差、说闲话,真正参与的人少,场面热闹而收效甚微。造成这样结果其原因在于教师只是关注小组活动的结果,并不在乎小组活动的过程,只要能够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就能顺利过关。因此,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应有所作为,进行有效调控,才能使之真正富有实效。

1、优化合作组合。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全面考虑小组成员的构成情况,做到优化组合。即对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然后再配成若干合作小组,小组人数通常3~4人为宜。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组与组之间水平要相当,无明显差异。因为小组不是简单聚合的群体,而是有共同目标的合作群体,个人目标的达成与集体息息相关,也只有集体目标达成,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这是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同伴成长的活动方式。

2、创设平等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要给小组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长轮流担任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小组长,都有机会组织组员进行讨论和学习。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组织能力得到了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旦能主动承担任务,完成任务,一定会得到全组的鼓励和赞许,小组的支持将激励他更加积极向上。同时,小组长又是组员,总是处于组织和被组织的过程中,人人参与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大家就会团结一致,共同出谋划策,为了小组目标的达成、集体的荣誉而做出努力,并使组内每个成员时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创设主动参与的氛围,合作互动方式的多样性。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如果每次合作的形式都单一,学生难免会厌倦,失去兴趣和参与热情。合作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境,研究并灵活选用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比如在上《百家争鸣》这一课,我就采取了让A组学生当老师的方式,在老师提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针对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让A组同学上讲台作老师,讲解这节课的内容。在各小组发言的基础上,A组的同学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他们采取了列表格的方式,将整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增强竞争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一些竞赛,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将会逐步得到提高。因此,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以达到资源共享,完成主题任务。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思维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交流达到了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三、做好教师的合理角色定位

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好操作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我们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既要创设师生良好的合作对话关系,也要规范同学的良好行为。课堂上,师生之间合作对话关系的建立使课堂的活力充足,师生交往、沟通和谐,可以共同探究、畅所欲言、心灵交融,其次我们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深入到小组中去倾听同学发言,对不会发言的同学进行排除障碍。对观点有创意进行肯定表扬,对发言欠妥的加以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合作学习式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授课方式的弊端,由“一言堂”向“群言堂”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合作学习并不能在课堂上总是完全独立,它还会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