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警用协同审批管理系统的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警用协同审批管理系统的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警用协同审批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广大民警和群众提供一个快捷、安全、高效的办证平台。这个系统主要解决外部人员办理证件手续繁琐、和办事时间久的问题。外部人员通过系统能够在终端上填报申请表,办事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权限对申请表进行审批。

关键词:协同审批 流转 电子审批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3-0146-02

目前,公安内部由之前的单个系统向现在的综合平台的方向发展是信息化建设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具体表现为:

(1)实现公安部门无纸化办公,内部无秘级别信息的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

(2)整合重复性的各业务系统,提高应用系统信息的互通率,形成综合的、统一的管理系统。

警务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各业务系统共享数据、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各部门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1 需求分析

警用协同审批管理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公安内部审批程序的信息化,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协调合作完成审批任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警用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系统的目标。

(1)实现一个集成的协同审批环境,民警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协同审批的工作和信息管理。

(2)能够实现现有的各个部门的业务审批的流程化。

(3)工作流技术的引入,是为了解政策的变化和机构的调整,带来业务发生变化。作为协同审批管理系统,一定要保证系统对业务流程的变化的适应性。

2 系统的架构

整个系统分为4层:表现层、应用服务层、应用支撑层、核心数据层。

(1)表现层:为申请人提供电子审批单据申报门户(进、出境申请单证、往来港澳人员备案申请等),以及申请人对审批状态的回执查询等。同时实现部门间的协同审批管理,各部门负责审批的经办人员登录该系统即可实现电子审批。同时提供审批档案管理,便于各部门检索、审查。

(2)应用服务层:系统的主要应用业务的实现部分,分为单证申报、单证审批、单证流转、单证归档、电子缴费、查询统计、业务审计(如图1)。

(3)应用支撑层:控制整个系统电子审批的业务流程,是本系统的灵魂核心模块。所有申请单证,通过工作流引擎的控制,分发到各个业务部门经办人员,经办人员按照应有流程批办后再交由工作流引擎流转到下一环节部门进行批办。

(4)核心数据层:采用SQLServer2008搭建,主要存储相关人员模块、权限控制、工作流程、以及电子审批的相关信息。存储审批单证所使用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相关附件,保存在服务器的指定目录,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控制管理。

3 网络结构设计

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部署在外部互联网络中(称为: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外部]),供申请人录入需要审批的电子单证数据(如:国内公民出入境申请单、外籍人员入境申请许可、登外轮许可证申请、外籍船员登陆证申请等)发起申请;另一部分部署在内部网络(称为: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内部]),供公安各个部门用于申请单证的审批、流转、查询、备案、归档等。

申请人通过登录互联网络客户端,进行身份认证,在确定相关认证信息后便可进入网上单证审批管理系统。申请人可在互联网客户端中录入相关单证信息,发起审批申请,通过防火墙、网关病毒扫描后,将相关数据信息传输到内部网络,保存在内部网络的电子单证信息数据库中。

各个部门经办人员登录内部网络客户端,进行身份认证,在确定相关权限认证信息后便可进行网上单证的审批工作。边检各个部门登录审批系统后,在数据库中调取单证数据进行审批,将电子单证在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工作流进行流转审批。并将实时的单证审批状态记录回电子单证信息数据库中,外部系统反馈给互联网端的申请人(如图2)。

4 系统的实现

(1)流转环节逻辑处理简单明了,根据实现设计的工作流规则,流转到不同的岗位进行单据审批处理。并支持发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以及MSN即时消息,迅速通知流转经办部门进行审批,减少申请人的等待时间,整个电子审批处理更加高效便捷(如图3)。

(2)选择流转人员相关信息,以树形结构展示管理,更加清晰直观。根据审批环节对用户授予对应审批权限,再根据部门的组织结构,上溯到主管部门,方便流转时主管部门的人员选择(如图4)。

(3)所有流转环节,在系统中均有记录,展示界面友好便捷。通过流程跟踪可直观查看当前所处的单据审批环节,以及以往流转记录、各部门审批意见等。便于流程控制,以及后期纪检部门审计工作的开展(如图5)。

5 结语

本文设计的警用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办事人员的办事申请和内部审批人员审批的流程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审批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能够满足应用需求的实际需要,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荷)阿斯特等著,王建民等译.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2004年2月第1版.

[3]DerekAtkins INTERNET网络安全专业参考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