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马德乌(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被人们誉名为小魔术家和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是世界乐坛上罕见的、早熟的天才。莫扎特对音乐的喜爱超过常人,他有奇迹般的敏锐辨音能力和非凡的表现力和理解力,每当莫扎特登台的时候,这个六岁的小神童能使所有的人陶醉于真正的狂喜之中……

莫扎特在其光辉而短暂的生涯里创作出了数量丰富而又杰出的作品。在他的钢琴曲中,奏鸣曲占有的数量很多。这些钢琴奏鸣曲主要不是为音乐会而是为家庭或个人奏乐所用(公开演奏的曲目常用他的钢琴协奏曲)。曲中经常流露出他本人的演奏能力,在写法上,很少固执于作曲家式的技巧,而从未忘记键盘的特性,人们弹起来比较顺畅、流利。从莫扎特的创作日期、生活背景和作品特点上看,我们可以将他的钢琴奏鸣曲分成三组。

(一)K・279――K・284六首

这六首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最早用笔写下的钢琴奏鸣曲,可称为“故乡奏鸣曲”,大多系1774年作于他的故乡萨尔茨堡。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钢琴奏鸣曲都是凭记忆或即兴发挥弹奏的。这时的作者还未满20岁。六首虽有新颖之处,并充满乐观的朝气,但整个说来尚未成熟,缺乏思想感情的深度,不少地方还显示出受其父和海顿以及意大利作曲家的影响:在风格统一上也有明显缺陷。

(二)K・309――K・333七首

莫扎特在1774-1775年之间完成了第一组六首钢琴奏鸣曲后,相隔两年半左右,他又在1777年11月-1778年秋天写下了第二组的七首钢琴奏鸣曲作品。除了K・309、K・311外,全部是在巴黎所创作,这也正是他陪伴母亲赴德国曼海姆与法国巴黎旅行的时期。这些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当时在曼海姆和巴黎所受到的深刻影响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表达了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K・309、K・311两首《曼海姆奏鸣曲》,1777年作于曼海姆。这时的莫扎特正踏上了他广阔的旅程,视野进一步扩大,对生活的体验逐渐深化,这使他以后的奏鸣曲和在故乡时所写的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K・309和K・31 1两首奏鸣曲正如它们的快板乐章所标明,是“带有活力的”,精神面貌更为振奋,在艺术手法上也趋向精炼和成熟。同时,这两首奏鸣曲均显示了曼海姆乐团对莫扎特的深刻影响。因为曼氏乐团以渐增音量和明显力度变化驰名,而莫扎特就是在这两首奏鸣曲中套用了这两种技巧。

K・310,330至333的五首《巴黎奏鸣曲》,1778年作。莫扎特写K・330这首C大调奏鸣曲时,尚未意识到这次旅行将给他带来的不幸,全曲轻松、欢快而绮丽。K・310a小调奏鸣曲作于其母亲客死巴黎以后。莫扎特在巴黎谋职未遂,经济窘困,故乡的政局又不稳,苦恼、悲伤以及渴望从中获得解脱,所有这些在乐曲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K・331A大调奏鸣曲异乎寻常地以变奏曲乐章开始。整个音乐形象纯朴、柔美、内敛,仍有悲切的音调。K・332(F大调)、K・333(降B大调)这两首奏鸣曲显得平易近人。这时的莫扎特更倾心于如歌的旋律,常写作“歌唱性的快板”。K・332主题流畅、动人,但也有平静、柔美与热情、激动两种不同的情绪交替出现,特别在末乐章中综合了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的成就,并发挥了大、小调式交替的对比效果,整个音乐一气呵成。K・333也以长呼吸的歌唱性旋律为主。

(三)K・475幻想曲,奏鸣曲K・457、K-533/494、K・545、K・570、K・576五首

据考证,在莫扎特于1778年夏完成K・333后,1781年毅然与萨尔茨堡大主教决裂,他不顾社会的压力和生活的折磨,迁居维也纳,力图独立地从事自由创作,摆脱封建桎梏。莫扎特在维也纳期间的音乐成果令人惊叹,其最重要的钢琴独奏作品就是c小调幻想曲K・475和c小调奏鸣曲K・457。这两首还由莫扎特特别指明出版次序。两首乐曲结构严谨而充实,具有管弦乐的气氛,内容深刻而戏剧化。两首乐曲既能各自独立,又能连在一起,通常是一起演奏的,沿袭至今。后者系先作,完成于1784年,前者作于1785年。这两首介乎旅行过程中所作与晚期在维也纳所作的钢琴奏鸣曲之间,标志着作者风格的一种演变。在这期间,莫扎特受家庭和自身疾病带来的痛苦折磨,写下了不少具有悲剧性的小调作品。这在他毕生中是少见的。

c小调奏鸣曲K・457,第一乐章坚强有力、气势庞大,表现有绝望而悲愤的情绪:第二乐章宛如一首宁静的满怀期望的悲歌,有时也含有激动的因素:第三乐章充满不安的忧思和果敢的力量。全曲在风格上近于a小调奏鸣曲,在精神上甚至和贝多芬的某些奏鸣曲相通,所以有人称之为莫扎特的“悲怆”奏鸣曲。

c小调幻想曲K・475虽系后作,却显然与c小调奏鸣曲有内在联系。全曲由连贯一气的四段构成(慢-快-慢-快)。全曲充满宁静而深沉的幻想性以及奔放的激情,尤其是两段快速乐段犹如热情突然爆发似的进入。和声色彩非常丰富,调性应用相当大胆。并充分发挥了钢琴各音区的性能,这些在莫扎特作品中都是少见的。

K・533/494、K・545、K・570、K・576四首晚期奏鸣曲,均是1788-1789年作于维也纳。这四首中,大型的两首:K・533/494F大调奏鸣曲和K・576D大调奏鸣曲均具有较强烈的情感表现,并运用了复调和主调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莫扎特晚期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

K・533/494F大调奏鸣曲,按他自编的索引:前二乐章与末乐章分别完成于1788、1786年。1790年,大约是莫扎特将它们合在一起出版。第一乐章情绪欢快,主题宛如赋格式地相继进入,全乐章贯穿着复调的因素。第二乐章亲切、宁静,其中也出现较阴暗的乐思,富于半音阶性以及三、六、八度双音的连续,但当主题旋律再现时,忧虑的阴影便都消失殆尽。第三乐章欢快、活泼,中间有一段小调的对比乐段,应用了对位手法。

如果说K・533/494F大调奏鸣曲以乐观的情绪为基调,那么,K・576D大调奏鸣曲更具有坚定的自信和力量的表现,特别是第一乐章,这正是莫扎特晚期敢于向封建贵族叛逆的一种表现。它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在写法上和演奏技术的发挥上都很成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第一乐章含有丰富的复调因素,第二乐章歌唱性主题的出现与密集型快速音群的对比,运用了令人雀跃的和声调动。营造出一种细致、伤感的格调。第三乐章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莫扎特把最细腻的情感倾注于这部作品,带给我们是一种维也纳风格的温暖与恬静。

K・545C大调奏鸣曲显然是为教学而作,它把技术训练和艺术性很好地统一起来。莫扎特曾称之为“为初学者用的一首小的奏鸣曲”,后来被称为“简易奏鸣曲”。全曲写得完整,手法精练。第一乐章流畅又具有歌唱性:第二乐章纯朴、宁静:第三乐章轻快、活跃,并采用了主题模仿的复调因素。

K・570降B大调奏鸣曲属于莫扎特晚年生活最困难中而能表现“天生自然”的代表作。这首奏鸣曲另附有小提琴声部,因此,这也是一首早为世人所熟悉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乐曲的音乐语言异常精练,首尾乐章情绪明朗、活跃,中乐章富有诗意,不失为莫扎特晚期的一首佳作。

莫扎特的奏鸣曲大都富于歌唱性,往往寄寓着作者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莫扎特的音乐极其敏感、深刻而丰富的,决不平板、单一,这正是莫扎特音乐表演的困难所在:内在的深刻与外表的含蓄相统一。丰富的表情与掌握分寸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