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可穿戴设备乱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可穿戴设备乱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将2013年定义为可穿戴设备“元年”,也有人称2014年才是真正的“元年”。年份的定义恐怕没有定论,但可穿戴设备的火爆却是不争的事实。自从谷歌Google Glass开始,可穿戴设备就成为了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席卷而来的新一轮智能设备热潮:三星、索尼等国际大厂纷纷出手,酷派、奇虎等国内厂商不甘落后,苹果、微软等巨头虎视眈眈,初创企业层出不穷,甚至耐克、探路者等也在进行“跨行业”涉猎。

然而,虽然越来越多可穿戴设备不断涌现,这一市场的规模却并未随之大幅增长。金字招牌Google Glass频频推迟上市,名门之后iWatch待字闺中,大量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在没有强敌的压力下却依然表现乏力。根据智能手环Jawbone Up的相关使用数据(每天同步数十亿步、70万个小时睡眠时间)推算,其用户大概仅能突破十万(这还包括雅虎一姐梅耶尔送给小弟们的一万台);与百度深度合作的国内健康设备厂商咕咚网,其天猫旗舰店的手表、手环销量则仅有可怜的几百台;而三星寄予厚望的智能手表Galaxy Gear遭遇的“退货门”则更加令人失望。对于这种现状,一位创业者总结道,“概念火、市场热、出货少”。而不同类型的可穿戴设备,也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市场格局。

智能眼镜:一枝独秀的Google Glass

作为智能眼镜的先驱,Google Glass在整个可穿戴设备领域都称得上是开山之作。其构建于眼镜框架上的增强现实显示屏幕,以及内置的语音与手势识别技术,将人机交互对使用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带来比智能手机更加“沉浸式”的智能体验。

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类似的产品跟进。即使是谷歌自己,也在2012年6月之后,几次推迟Google Glass的上市时间,迟迟没有推出消费者版本。虽然三星CEO权五铉曾表示过将研发类似的智能眼镜Galaxy Glass,但仅仅提交了相关的外观专利,距离依然遥遥无期。

Google Glass产品化障碍重重,主要存在技术成熟度与用户需求偏差的原因。智能眼镜的元件高度集成、轻便与续航的平衡以及操作响应方式,都对产品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Google Glass工程测试版曾经多次被曝出存在发热严重、续航短暂、视线焦点切换容易导致眩晕等技术问题,容易导致分心也成为多个国家地区禁止驾驶员佩戴Google Glass的原因之一。而迟迟难以推出近视镜架、缺乏特色应用也让用户对Google Glass提不起太大兴趣。

智能眼镜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目前可以说最高)的可穿戴设备之一,研发与集成的高门槛是试图入局的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相比技术与经济实力雄厚的谷歌与三星,其他厂商推行智能眼镜显然难度更大。

智能手环:入门级红海

相比曲高和寡的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则成为更多厂商扎堆进入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目前大多数智能手环的功能集中在地理位置/环境信息检测和身体机能检测上,这两个领域的传感器技术相对成熟,手环对电池、处理器、存储等配置上需求也更低,从而令更多厂商选择将智能手环作为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试水产品。

作为先行者,初创企业Fitbit和Jawbone在2013年下半年分别获得了4300百万美元和超过一亿美元的融资,两者的睡眠及健康监测手环Fitbit Force/Flex和Jawbone Up也是智能手环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Fitbit Flex更一度成为亚马逊“健康与个护”分类销量第一的产品。而相比从健康出发的Fitbit和Jawbone,体育用品厂商Nike的运动腕带Nike+ FuelBand则是从运动监测和社区化开始扩张,Nike+品牌与苹果的良好合作也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此外,索尼在2014年初的CES上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腕带SmartBand,国内的TCL Boom Band、咕咚手环、乐跑手环、Bong手环等也纷纷在过去一年中打出了各自产品的宣传旗号。

相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可谓是“红海”级市场,然而市场火热的原因却是技术门槛较低,而并非用户接受度高。相反,智能手环目前局限在对健康与运动的监测功能中,用户群体相对有限,缺乏向大量普通用户推广的创新功能;有限的续航时间和对智能手机的兼容性要求也提高了使用者的门槛;况且手环并非随身必备用品,长时间佩戴很难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受,而健康配戴等又对持续性监测有需求,这一矛盾也对手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障碍。

智能手表:“腕上手机”的尴尬

相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多出的一块屏幕,则赋予了其更多功能:收发信息、检索邮件、查看天气,甚至拨打电话、拍照和玩简单的游戏等。屏幕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原件之一,其对于相关功能的承载和转移,为智能手表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造成了智能手表产业的火热。

2013年9月,三星大张旗鼓推出了宣称是全球“首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并且用了丝毫不亚于旗舰手机Galaxy Note 3的力度为之进行宣传。不过根据BusinessKorea报道,上市两个月后,Gear的销量仅有5万台,而三星官方公布的出货量也仅为80万台,与Note 3超过500万台的销量完全不成比例。有国外网站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Gear在百思买的退货率甚至高达30%。而一度成为众筹网站Kickstarter明星项目的智能手表Pebble,在2012年进行融资投产后,于2013年7月宣布卖出了85000块。这个数字无论与传统手表还是智能手机数百万台的年销量相比,这都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数目。至于索尼SmartWatch、酷派Coolpad智能手表等,要么销量成疑,要么待字闺中,并没有诞生一款真正成功的明星产品。

智能手表的叫好不叫座,与用户对于手表的需求有很大关系。在当今手机已经十分普及的情况下,手表更多作为一种彰显身份饰品而存在,其查看时间的功能性需求已经相对较弱,习惯戴手表的人群相对有限;专注于功能性需求的智能手表,过分科技化的造型难以吸引传统手表用户的兴趣。而厂商希望通过智能手表部分取代智能手机的交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科技爱好者的兴趣,却难以解决因为屏幕过小、操作困难、续航短暂等因素带来的糟糕体验,无法形成类似于智能手机的稳定市场需求,只能以“尝鲜”的卖点吸引部分用户。

可穿戴设备乱局:明星不见,战国依旧

其实除了眼镜、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目前还有智能假发、智能鞋甚至智能隐形眼镜等不同噱头的可穿戴设备概念。然而在花样百出的乱局中,可穿戴设备距离面向大众普及的目标依然前路漫漫,需要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功能上,用户期待更加具有创新性、颠覆性的功能,对智能手机功能具有替代性的产品虽然能够带来一定方便,但局限性也很明显,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已经几乎成为每个人的随身必备用品的情况下;工业设计上,可穿戴设备需要对外表观感、人体工学和舒适度的考量更加侧重,才能让可穿戴设备更容易融入用户日常生活中,而非成为累赘;技术上,设备的续航时间与设备间兼容性,是用户熟悉和习惯使用的基础,也是可穿戴设备仍然面临的主要技术短板。

时至今日,Google Glass仍未投放消费市场,苹果iWatch依然被传闻笼罩,两大巨头对可穿戴设备的态度表明,这一市场仍未出现突破性的技术与应用,难以形成类似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空间。而目前众多厂商投入试水的乱战,也许在颠覆性产品带来的洗牌之前,仍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