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箭中的 紧扣题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箭中的 紧扣题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作文可以说是很多同学的“软肋”。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应对考场作文的方法,本刊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的徐桦君老师为同学们揭秘高考高分作文的“亮点”。

徐桦君老师于1999年至今连续9年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长期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多年来他指导的学生高考语文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曾荣获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文学社活动优秀辅导教师等各种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参与过30余本书的编写,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小课题研究指导教程》获全国首届研究性学习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

开栏白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连续20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组长的何永康先生曾指出,凡优秀高考作文,必有“光辉”。没有“太阳”,就得有“月亮”;没有“月亮”,就得有“星星”;没有“星星”,最少也得有个“萤火虫”!

高考阅卷是高强度的劳动,在持续数十天的时间里,每个阅卷老师每天都要面对数以百计的试卷。在大量选材、立意、结构大致相同的作文中,什么样的文章能让已处于审美疲劳状态的阅卷老师打出高分?实践证明,靠的是文章中的“亮点”,也即何教授所说的“光辉”。通俗点说,“亮点”就是卓尔不群、出类拔萃之处,也是展示写作个性并闪耀文采、智慧、灵气的光辉之处。

因此,如何打造考场作文的“亮点”就成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笔者有感于此,结合自己多年的阅卷经验,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借鉴之法。

高考高分作文“亮点”揭秘之一:

是否切合题意,是评判考场作文优劣高下的第一要求。

说到考场作文的切题,大家不会忘记2003年《中国青年报》关于南京金陵中学学生费滢滢的高考作文的讨论吧。费滢滢曾出版过多本散文集,且在2002年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中,以一篇讲述友爱的美文《平台》从8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平台》一文还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费滢滢的作文题目是“人情与季节”,从端午、元宵、重阳、冬至四个节日表现现代人因感情淡漠而忽视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结果只得了25分(满分为60分)。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费滢滢的文章偏离了题意。

在持续数天的讨论中,江苏省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组长何永康撰文称,费滢滢作文的基本立意落在“对感情的淡漠”和“对人情的疏远”上,强调“人们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而不是“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偏离了题意。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

这一事例说明,考场作文取胜的第一要诀是准确审题,紧扣题意。那么,怎样才能紧扣题意呢?

一、 基本要求

1. 准确理解题意是紧扣题意的基础。

以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为例,“行走在消逝中”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其中,“行走”可理解为“成长”“前进”“发展”“进步”等含义,“消逝” 可理解为“消失”“扬弃”“放下”“远离”等含义。话题的中心是看到消逝中的进步,通俗点说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对待“消逝”的态度。许多同学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脱离“消逝”,一味地谈“舍弃”“得与失”“亲情”“友谊”“珍惜”等,偏离了话题。

2. 行文中要用明确的字、词、句和段表明自己扣住了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看就能理解。

这一点非常重要。新颖的立意往往依托于最切题最明白的表述。据有关媒体报道,高考阅卷老师评判一篇作文的平均时间约2分钟,只能快速扫描迅速判断,把一篇作文定位在某个等级上,并据此给出分数。因此,对考场作文来说,扣题的明显化是稳操胜券的高招。尤其是记叙文,一定要做到叙写曲折而扣题明确,那种把晦涩艰深当作创新的想法千万要不得。

二、 主要方法

具体而言,写作时扣题的主要方法如下:

1. 标题扣题。

标题扣题,即文章的标题用上话题中的关键字词。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标题中用上话题中的关键字词,会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使其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作者的牵引,将文章往话题上联想,避免造成偏离话题的印象。以2007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为例,“在消逝里铸就永恒”“消逝中的拥有”“行于消逝应有所思”等标题扣题就非常明确。

2. 开篇扣题。

开篇扣题,就是指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文章的第一、二段)点明话题或文章的主旨。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开卷之初”即开篇;“奇句”指点明话题的词语,或是鲜明的观点、明确的主旨,或是围绕话题的含蓄蕴藉、语意深刻的警句。如议论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论题),记叙文开篇点题,等等。再以今年我省高考高分作文为例:

《屹立的拉奥孔》开头用“消逝亦可成就永恒”点明题意:每一分成长便是生命的消逝,人生来就行走于消逝中。但是消逝并不意味着沉沦与失落,更多的时候,消逝是一种诉说,诉说着人类在进步的事实。就算那是一种痛苦,拉奥孔也在用身躯告诉我们:消逝亦可成就永恒。

《花落,人独立》开门见山用名人的话来点明题意:凯尔泰斯・伊姆雷说过:一切都在消逝,但有些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从远古走来的充塞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

3. 文中扣题。

文中扣题就是在文章中多处使用类似的语句、小标题点明题意,也可以穿插抒情、议论反复点明题意,从而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对阅卷老师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冲击。还以今年我省高考高分作文为例:

《消逝之美》写了三个历史片段来阐述文章的主题:消逝是美的。除开头、结尾外,文章主体分为三个片段,开头分别用了下面三个句子:一个时代的消逝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不是消逝之美吗?一种科学的消逝迎来一种新科学的腾飞,这不是消逝之美吗?一个民族的消逝托起另一个民族的兴旺,这不是消逝之美吗?这三句话既串连了全文的内容,又恰到好处地扣紧了题意。

《我的人生三部曲》用了三个小标题:小学――美逝,初中――凄逝,高中――壮逝,写了“我”十八岁人生的三个阶段,形象地反映了当今中学生在日趋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忍苦负重冲刺高考的生活现状与精神面貌。三个小标题既勾连了全文的主体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 结尾扣题。

结尾扣题就是指在文章结尾处对题意进行归纳、强化、升华。如议论文结尾处归纳、总结、深化观点,或提出希望,或表达决心,或指明方向;记叙文结尾处画龙点睛的议论或抒情;散文结尾处蕴藉深刻、言尽意未穷的警句,等等。

今年本省高考高分作文《中国娃娃,你有吗?》是一篇议论文,写了“我”对于外来文化冲击民族文化现状的思考,结尾如下:而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行走于时间消逝之中,已气喘吁吁。在外来文化的“进攻”之下,黄皮肤黑眼珠的我们难道甘心手中文化的消逝吗?难道我们愿意在百年后,看着自己的曾孙女抱着洋娃娃,在博物馆看着橱窗里的四合院模型和中国娃娃,用英文问What’s that吗?时间可以流逝,我们也可以走在消逝之中,但千年的文化精髓,我们不能放手。你想再要中国娃娃吗?作者以反问句引领的议论,情感激切,力透纸背,表现了年轻一代保护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概括了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

《梦里的明暗忧伤》是一篇记叙文,是对“我”小学时居住在老街(现已改造)时的家庭亲情、儿伴友谊、邻里关系、民情风俗的回忆,结尾如下:老屋,消逝了;古井,消逝了;老林,消逝了……老街上仅存的古老,在文明的行走中,消逝了。逝去的,似梦,但多了几分残酷。文明在消逝中行走,在行走中进步,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我们无法打破的规律。而我们有理由铭记,那些消逝的古老、单纯与美好;有理由铭记,那一刻绚烂夺目的文明……在结尾之前,这篇文章从未出现过“行走”与“消逝”等字眼,但结尾这段抒情式的议论画龙点睛,紧扣题意,引起阅卷老师对文章主题的关注。如果没有结尾扣题的这段话,这篇文章很可能会被判为主题不明而得不到高分。在阅卷中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喜欢写此类体裁的文章的同学一定要注重结尾处的扣题、点题。

当然,紧扣题意的方法不止于此,还有其他如在题记处、过渡衔接处、议论抒情处、总起小结处扣题等。这些方法并行不悖,同学们可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