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例无名高热的中药治疗心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例无名高热的中药治疗心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温病湿热证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在中医急性热性病中湿热证是具有特殊规律的一类证候群,其治疗方法亦有别于其他类型发热症,笔者应用清热燥湿与甘温除热法结合治疗1例无名高热证属温病湿热证,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湿温发热清热燥湿与甘温除热法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47-01

患者刘某,女,49岁,从事脑体结合之工作。一天在工作中,突然寒战高热,量体温39.5℃,当时虽无头身痛,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但自己认为是感冒,随服两片去痛片,体温降至正常,半日后又寒颤高热服解热药,热不退,反而增高,之后去市级医院住院,化验各项指标正常。住院20余天用各种退热药均不能退热,用激素2mg,汗出如雨,身凉热退,但患者烦躁异常,汗止立刻高热更重。转院至省级医院住院,各项检查正常,未发现异常病灶。医院当时给益保世灵静点,5天后体温降至37.5~38℃,第7天又出现寒颤高热,此后诸药不效。转至北京协和医大医院免疫感染科住院3个月,利用CT、彩色多普勒、结肠镜、腹腔镜各种检查及各项化验仍没有明确诊断,用诸多药物治疗均不理想,最后本人要求出院回家。

来我科就诊时,患者不能自理,高热已过半年,每天体温在38.5~40℃之间徘徊,每天有3~4次不定时寒战高热,当时体温升至39.5~40.1℃时,开始自行出汗,大汗淋漓频频不断,头部、上肢、胸部汗多,下肢不出汗。患者意识清楚,略显烦躁,皮肤对外界冷热感觉不明显,自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口燥口渴喜热饮,四肢疼痛难忍。查:面白无华,舌胖大,苔黄厚粗糙脉洪大。看:患者有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符合白虎汤症,于是用3剂白虎,患者体温略降再续用此方,患者又恢复高热。三诊再细问,病前患者工作环境比较阴冷,有很劳累。查:舌苔虽黄糙,但略显粘腻,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脉洪但确无力,细致观察辩证认为此患为温病湿热证。

温病湿热证在临床中极为常见,泛指外感热病中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湿疟、霍乱等,这类温病按病证性质分类均属于湿热类。凡地理气候环境比较潮湿炎热的地区,如岭南地区、沿海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雨水充沛,易致地湿上蒸,则本病尤为常见、多发。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由于过食肥甘、多逸多劳者增多,这些可致脾气受损,阳气阻遏,湿邪内生的情况日益普遍,与湿热有关的疾病更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随着人口密度大幅提高、流动性增大,有利于与此相关的蚊、螨、鼠等疾病传播媒体及病原体的生存繁殖,致使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高发。[1]

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著“温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2]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在中医急性热性病中,温病湿热证是具有特殊规律的一类证候群,临床上常以身热缠绵,胸脘痞闷,身重体倦,小便短而黄赤,口渴不引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症。

温病湿热证初起多见湿热阻遏卫气,湿重于热,进一步则湿热困阻中焦,呈现持续高热,汗出不退等热重于湿表现,其最典型的特征是湿热留连气分,病势缠绵[3]。本患为例,湿热壅盛,湿热内蘊交蒸于里,气机不利,而致高热,热则皮肤缓腠理开,则大汗出,湿邪重浊粘腻,阻滞卫阳之气,内外转输失职,而致汗出热不退。又邪气过盛失治、误治,耗伤正气,阳从汗泄又致气阴两虚。大寒之药虽能清气分之热,但不能燥湿以利气机,病情迁延,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荣虚而致下肢无力。邪在中焦,则自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口燥口渴喜热饮,宜苦温燥湿为主。湿热病邪,热处湿中,湿中蕴热,两者相互搏结,其结果往往滞留于体内,胶着不化,使病势缠绵,难于速去。患者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脉洪但确无力,说明久病损伤脾阳,水液代谢失常,此患为湿热蘊蒸荣虚发热互相错杂之症。

为此,叶天士指出:“湿热浊气,交扭混乱……必日分消”“热自湿中而来,徒进清热不应”[4],明确指出治疗湿热温病,当分解湿热之邪。薛生白亦说:“热得湿而热愈炽,湿得热而湿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否则“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俱多,则下闭上壅而三焦俱困矣”。 同时湿热病的病机转化方面,与中气的虚实密切相关,即“中气实者病在阳明,中气虚者病在太阴”、“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5]。 反之,中气虚者其病必甚。湿热后期,邪恋脏腑,易阻碍气机,因此本证的善后调理注重脾胃肝胆,以健脾醒胃,养阴柔肝来驱除余邪[6],对症治疗。 据此改用清热燥湿和甘温除热两法结合,药以冬虫夏草、当归、黄芪、黄精以补正气,健脾醒胃,驱邪外出;黄芩、黄连、黄柏,以清三焦之湿热,配以生地、白芍养阴柔肝,使燥湿而不伤阴。用此治疗原则对患者调理治疗3个月,患者恢复正常。

湿热病属温病范畴,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在湿热病的辨证方面,薛生白认为“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遂以中焦脾胃为中心,建立了一套由表入里、从上到下的立体辨证模式,即初期的卫气同病,中期的邪在气分,后期的邪入营血。笔者遵循中医理论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齐文杰,张淑文,王红.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 19(7):1200-1201

[2]薛生白.《湿热病篇》

[3]高才达.湿温发热治验.《北京中医》,1997(2期):52-53

[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5]张世玉,赵绪琴.治疗湿热证经验[J]中医杂志,2004 ,45(12):895-896

[6]张桂森.三仁汤治疗湿温发热验案二则.天津中医,1997(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