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讲在“点子”上,让学生开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讲在“点子”上,让学生开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讲授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法,也是我们运用最多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的“讲”,可以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优质、高效的讲解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讲”的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讲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50-02

叶老的著名论断“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和赞可夫的“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我们教师就必须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讲”的目的性、有效性就显得很有必要。新课改理念下提倡教师应少讲精讲,学生应多练精练。那么在课堂动态环境中怎样才能处理好“不讲”与“讲”的矛盾与界限呢?

一、科学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互问互讲中“开窍”

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学习始于问题,而终结于解决问题。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显得很有必要。要想让学生把“文本知识”变为“二次创新”最后演绎为“自我知识的建构”过程,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创设积极思考问题的强磁空间。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时就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的所有因素,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我感悟、自主发展的空间,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给学生提供课堂参与的条件,促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互动生成、经历新的知识建构的过程。

课堂组织中,要保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发言权,就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组织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尝试到参与学习和体验成功时的快乐之中。在课堂组织中,教师就要将学习目标进行科学详细的再分解,把学习任务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真正发挥每一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让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思维,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在以“课堂”为单位的有效时间内,教师紧扣学习目标,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出不解决基本问题,而是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像一个探险队长、突围队长,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文本,鼓励学生突发奇想,鼓励学生敢于冒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其中,进行探究知识的“二次冒险”。

二、“菜单式”合作学习氛围,进一步强化预习、展示、反馈过程,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提升学习效能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未知潜能,把学习任务“下放”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实施“预习――展示――反馈”三阶段教学,促使学生在互动互问动脑中实现知识的升华提高。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法,提出要求,采取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学习,落实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适时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去收获,自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预习阶段,教师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二次生成新的学习目标。预习这个过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解疑思路和问题初步答案。

课堂教学中的展示环节是课堂上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学生先就自己的预习成果展开交流,接着确定新的学习目标。这时的新学习目标集学生主要疑问于一体,教师可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战术,按“问题菜单”分配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围绕不同“问题菜单”展开立体式的学习。每一个小组领到学习任务后,进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探究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二次展示,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得到更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示提升,起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得更深、更透、更快的效果。展示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就探究问题产生新的思维的碰撞。

我们知道,交往与沟通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对文本进行二次建构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思想交互、碰撞的历程。在课堂反馈阶段,教师要不断捕捉学生的想法,从而产生交流、渗透,使学生通过动手、思考、表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反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给予反思总结,这一环节尤其要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学习生态的关注,教师要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每一个弱者掉队,充分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互动互强的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实现“讲”予不讲之中,既达到了学生实现知识二次建构的目标,又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反馈后实现有效的“讲”,讲在重点处,讲在“问题结”上,讲在关键处、讲在学生“开窍”中

教师在学生反馈结果之后,了解到学生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生的疑问之处,这样才可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并采取学生最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听明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教师引导学生对反馈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横向思维,进行对比思维,让学生快速找出解答方法。教师要找准“焦点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反馈阶段的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交流信息、互相启发的机会,讲解时要紧扣学生反馈重点,给学生创设参与学习、交流信息、互相启发的机会,给教学重点留下探究的时间。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质疑,这样创造性的火花往往就会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反馈阶段教师要善于进行讲解。所谓“善于讲解”,即讲解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要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教师在讲解时要有针对性,针对文本的特点、重点(因文而已),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人而已),以及教材内容中带有规律性的关键点,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讲解。“善于讲解”一是教师的讲解要能解决学生的问题;二是教师的讲解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要着重讲清以下几方面问题:学生经反馈后还弄不懂的地方,似懂非懂的地方,容易混淆的地方,可能引起误读误解的地方,应该掌握而容易忽视的地方,带有规律性知识的部分。不懂的地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学生经阅读后能懂的地方教师不讲,教师讲的是学生不懂的地方。似懂非懂的地方――有些内容,学生看起来好像懂了,但并未真正懂,这种地方教师必须讲。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师只要把混淆之处给学生讲清楚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消失了,自然就懂了。可能引起误读误解的地方,教师要讲清楚具体的方向,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解读。应该掌握而容易忽视的地方,教师要向学生提一提。对于规律性的知识,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的、反复的传授,让学生真正掌握。同时,在最后总结阶段,教师围绕中心讲,重点反复讲,难点着重讲,起到目标再次强化作用。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就是你最大的成功。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突出“讲”的重点。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讲”与“讲”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只要深入研究教学规律,把握讲的适度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断找寻高效教学策略、解决课堂不足、弥补课堂遗憾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呈现“高效率”的发展势头,教学质量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冲锋编著.《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皮连生著.《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