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行走宁波,寻访双面老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走宁波,寻访双面老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纷纷开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其中规模最大、涉及地区最广泛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一些中国古代的港口城市纷纷加入这一工程。这些港口城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其中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尤其突出。

对我来说,宁波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我就曾经步量过这座城市。2011年底,宁波举办了第十一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和“海上丝路国际论坛”,借此机会,我再次来到了宁波。

子城

城市的生长点

步量一座城市,首先要了解这座城市是怎样诞生的,找到城市的生长点。与一些建城史长达两三千年的古城相比,宁波城的历史并不算十分悠久,唐初以境内四明山为名设置明州,不过当时的城址位于今天宁波市的东南,直至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才迁移到今天宁波城的位置上,并围绕衙署修筑了一座规模不大的子城,这座子城就成为整个宁波的城市生长点。

所谓“子城”,是分裂割据时期,地方势力环绕衙署和官宦住宅修建的城墙,主要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也非常盛行。修建子城最初的意图是作为控制周围地区的军事堡垒,并对最为重要的居民——官僚加以保护,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通常很快就会在子城之外聚集大量平民,由此一座城市就发展了起来。换句话说,找到了子城也就找到了城市最初的生长点。

宁波子城的遗迹位于今天中山东路与中山西路交汇处北侧,大致位于中山公园一带。唐代之后这里也一直是宁波最高行政机构的驻地。近年来,曾经在这里考古发现了唐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城墙以及元代庆元路永丰库(元代大型仓库)的遗址。按照资料,清代这里曾经作为宁绍台道(管辖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三地)公署,现在保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一幅清代《宁郡地舆图》对其中的建筑布局绘制得非常详细。

在唐末的战乱中,为了保护城外的居民,宁波修筑了罗城。此后直至近代,宁波城墙的走向基本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明州改称“宁波”则是在明代,当时取“海定则波宁”之意。

环形路

老城的范围

打开现代地图,宁波老城的位置显而易见。甬江与余姚江汇合处的西侧,存在一个大致呈环形的道路体系。这一环形道路与周边大致横平竖直的道路网存在明显的差异。两河交汇之处具有军事上和交通上的重要性,因此往往是古代城市的重要生长点。环形道路内,有一条贯通东西的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中山路”通常是民国时期出现在老城及其附近的街道名称,由此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猜测。

再对比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宁波老地图,可以看出至少从明代以来,宁波老城区的轮廓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很容易确定六座城门的位置:

永丰门,宁波的北门,也就是宁波老城的最北端,位于今天永丰路和望京路的交汇处;

望京门,也就是宁波的西门,位于今天望京路和中山西路交叉处,至今该地仍被称为“西门口”;

长春门,宁波的南门,位于镇明路与长春路的交汇处;

灵桥门,宁波的东南门,大致位于药行街与江厦街、灵桥路的交汇处;

东渡门,宁波的东门,位于中山东路与江厦街的交汇处;

和义门,宁波的东北门,位于解放北路、和义路、永丰路的交汇处。

解密地图

传统民居和寺庙

宁波的传统民居很有特色,要在老城中找到它们非常容易,一切都隐藏在地图之中!宁波老城中大部分地区的建筑布局较为规整,大体量的建筑呈横向排列,显然这是城市改造后修建的各种现代建筑;少量特殊的几何布局,肯定也是当代规划师的杰作。只有在月湖西侧、老城西北侧的永寿街、文昌街附近以及老城的东南部存在密集、不规则、小体量的建筑,这里应当就是保存下来的老住宅的分布区。这种寻找老住宅的方法适合于大部分中国城市。

中国古代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就位于月湖西侧的那片区域中,这片区域中还有著名的寺院“佛教居士林”和其他一些名人故居。老城西北侧的那片区域中多是官宦住宅。这两片区域就是本次步量的重点。

柳汀街

佛教寺院

行走宁波的第一站是柳汀街。柳汀街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辆,但始建于宋代的“佛教居士林”那具有特色的门楼、牌匾告诉我们这里依然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座佛教寺院。

寺院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建筑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三圣殿、地藏殿、念佛堂等。这里虽然并没有太多的香客,但经堂中不断传来阵阵诵经声。从窗口望去,里面大多是俗家弟子。佛堂两侧的告示栏中有法会安排、会议消息以及“济世利人”的宣传。

佛教居士林东侧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关帝庙与一座南宋时期为纪念贺知章而兴建的贺秘监祠。与佛教居士林相比,这两座寺院就冷清了许多。再往东行至横跨月湖的“尚书桥”,桥上那斑驳的石块会使人误以为这是一座古桥,但实际上“尚书桥”原来是一座石拱桥,后来为了便于交通,改造成了现在这样一座平桥。走过尚书桥,沿着偃月街往北步行,回望月湖,可以看到柳汀街北侧被月湖环抱、映衬在现代高层建筑下的三座寺院。

偃月街

传统民居

沿着偃月街继续往北,是一条安静的街道。与北京同样依傍于湖泊的什刹海地区不同,这里没有太多的游人和商业店铺。2008年,在其西侧保存完好的胡同中,有着很多古香古色的住宅,其中一些还是名人故居,而且穿过这些小巷可以前往天一阁。天一阁,原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楼,为二层硬山式建筑,楼下六间,庭前凿池蓄水,取《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义。由于建筑合理,后来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之时,就以天一阁的建筑模式为范本,在全国各地修建了七座藏书楼,用于收藏《四库全书》。

这一带蜿蜒的河流、安静的市民生活和各色小吃,对于我这个常年生活在北方城市中的人来说颇具吸引力。但现在这里正要改建成天一阁前的广场。按照规划,似乎是要对传统住宅进行修复、改造。这一片传统宅院中,有清代所建的“徐宅”,由前后两进楼房及偏屋组成,楼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有前廊,屋面为小青瓦硬山式,梁架为穿斗式,地面满铺青石板,是一座典型的宁波传统住宅。徐宅的主人为清著名学者徐时栋的后裔,《徐时栋文集》就在此宅刻行。而最著名的当属大书院巷11号的中国近代地质学创始人之一——翁文灏的故居,原来这里是一幢完全西式的建筑,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呈传统三合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