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贵州绘画之祖杨龙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州绘画之祖杨龙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贵州绘画的发展比中原和江南晚了上千年,明代以前贵州境域的绘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直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后,才涌现了最早一批画家,杨龙友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贵州走向全国的第一个绘画名家,堪称贵州绘画之祖。

杨龙友,名文骢,号山子,以字行,祖籍江西吉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生于贵阳。父杨师孔,官至浙江参政。杨龙友少负奇才,擅诗文、善书法、精绘画、娴骑射,有文武双全之誉。20岁中举,天启四年(1624)随家移居南京,交游江南名士。崇祯朝历官江宁、青田、永嘉知县。清兵入关后,杨龙友先后在南明弘光政权任兵备副使、右佥都御史等职,兼监沿海诸军,扼守长江。南京失陷后,他投奔唐王朱聿键,任兵部侍郎,提督军务。顺治三年(1646)清军追至福建,杨龙友移军仙霞关,身负重伤,在浦城被俘,慷慨就义。传世著作有《洵美堂集》和集诗、画、文于一书的《山水移》;另有今人编辑的《杨文骢书画集》出版。

杨龙友自幼即喜丹青,重视研习传统绘画技法,对前人作品下过一番苦功,其画上追董源、巨然、惠崇、米芾,下学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而能融会贯通,自出机杼。他平生癖嗜山水,每临胜景,辄目接神交,心追手摹,信笔点染,收之尺幅,故所作一扫时人以摹古为能事之弊,充满了生活气息。崇祯二年(1629)他携描绘天台、雁荡的画稿赴华亭向董其昌求教,董是名满天下的画坛宗师,见图后十分赞赏,欣然题曰:“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一言九鼎,遂成定评。

杨龙友明末已誉满江南,士林对之推崇备至,如陈继儒称赞其画 “气吞古人”,可比肩董其昌;秦懋德认为“得书画之三味者”,“必推龙友与华亭董宗伯并驱中原,眼前余子,鲜见其匹也”。吴伟业作《画中九友歌》,将杨龙友同董其昌、王时敏、王鉴诸大家并称,诗中写道:“阿龙北固执戈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酣洒墨横江楼,蒜山落日空悠悠。”

杨龙友主攻山水,兼擅兰竹。山水画风格有枯淡及湿润两种,枯淡的代表为无锡市博物馆藏的《仿倪瓒山水图轴》,该画纵40.8、横29.8厘米,作于崇祯九年(1636)图写江南风光,近景岩石层叠,竹林挺秀,草亭空寂;中景坡岸逶迤,山泉流泻,杂树丛生;远景峰峦如影,飘渺变幻,似含雨意。全画布置精心,笔墨清雅,意境静谧,颇能得倪瓒山水画的韵致。湿润的代表为南京博物院藏的《枯木竹石图轴》,其余《水村图卷》、《仙人村坞图轴》等,介于枯淡与湿润之间。他的兰竹佳作有《幽兰竹石图轴》、《赠素心兰石图卷》等。(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