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凡的生活,非凡的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凡的生活,非凡的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文教学是师生共同的难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普遍感觉生活很平凡,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教学法公式化。如何突破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生活反映心灵,当务之急应从开拓学生的思想入手,使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赋予平凡生活以不平凡的内涵。具体做法有:细化教材,灵活模仿;精选范文,用心揣摩;激趣引导,发散思维,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平凡;挖掘内涵

据报道,某省在一次初三语文模拟考试中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以“羊圈里的一只羊被狼给吃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让评卷老师大跌眼镜的是,90%以上的学生不约而同地用了“亡羊补牢”的立意。可想而知,这个立意压根就不能让评卷老师“眼睛一亮”。其实,每个话题都可以有无数种立意,如上面这个话题,可以联想到弱小就要挨打(吃),可以想像这是一个极牢固的羊圈,只因羊对狼的恶性存在天真的幻想,以致丧命……现代中学生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思维的条件优越,网络,有线电视等都能给予中学生丰富的思想营养,为什么他们的作文里翻涌的反而不是新鲜的血液,灵动的生命?

无独有偶,又据报道:1998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战胜脆弱”为题写一篇表现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文章,结果,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大半的学生都编了家长“非病及亡”的“感人”故事,有说:“父母双双得了癌症”的,有说“父亲在自己买复习资料的路上被迎面疾驰而来的车撞死”的,最终都写到自己在这样的困境下战胜了脆弱,走进了考场。为了写一篇文章,竟然不惜以“牺牲”父母的生命为代价,中学生作文为什么到了如此无话可说的地步?为什么无法体现自己真实的情感?

造成上述壮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普遍感觉生活很平凡,没有内容可写,加之,传统的作文练习法是:老师命个题,引导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明中心,形成块块,有新八股文之嫌。学生更加感觉写之无味,自然陷入了写作程式化,概念化,思考同质化的困境。

那么,中学生作文如何突破无话可说的困境,走出人云亦云的套套,学会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生活反映心灵呢?我以为,当务之急应从解放学生的思想入手,使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赋予平凡生活以不平凡的内涵。我是这么做的:

1.细化教材,灵活模仿

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平静而平凡的,不过,只要老师加以引导,学生们留点心,不是“乱世”也能出“英雄”。平凡的生活,同样可以生产华璨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张晓风的《行道树》,这些瑰丽的文字何尝不是来自平凡的生活。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无论从哪方面入手,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常常选取教材中的美文佳段和学生一起细心领会,精心仿写、交流归纳。

如:学习《社戏》时,学生们对“月下行船”部分特别喜欢,觉得这部分写得很美。我自己也认为这部分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点。便决定深化教材,引导学生消化仿写。我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迅哥儿’眼中的景这么美,可见他的心情有多么愉快,是啊,能和要好的伙伴一起做喜欢的事是多么美啊,应该感谢这些纯朴的水生,帮‘迅哥儿’实现了看戏的愿望,事实上,作者对他们也是充满喜爱和怀念,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感情之一。以后,你们写景能否把人物的活动也适时地安排进去,也在景物描写中寄托你们的喜怒哀乐,抒发你们的心情?”我还让学生挑出修饰词,修辞化语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去描写的,经过一番揣摩领悟,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并以“阳光下的山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次习作,学生不仅描写景物所运用的词语、修辞、观察角度、人物的活动都更丰富,有内容可写,而且语言也更优美了,特别是懂得赋予景物描写一定的内涵,使文章更有灵性了。

2.精选范文,用心揣摩

不光是作家们善于挖掘平凡的生活,就是普通文学爱好者,也能把平凡的生活写得流光溢彩,这样的好文章,报纸杂志处处可见。这些取材平凡生活的文章为什么能出彩,因为它们能赋予平凡事物不平凡的内涵。

如:我在《知音.精品屋》上读到李含冰的《学会种瓜》,故事很平凡,写一位种瓜老农经过几个月的劳作后,一场冰雹打碎了他丰收的甜梦,但老人很乐观,说:“人和老天爷打交道,少不了要吃苦头,会受气,只要不低头,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只要勤劳作,更多的还是丰收。”所以文章最后写到“事业是挫折这跟秧蔓上结的一棵瓜儿,苦瓜还是甜瓜,往往取决于人的耕耘程度。”

瓜菜被天灾毁坏,这对于广大农村中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现象。但是,我在农村教学多年,却从未读过学生们的哪篇文章能把这一现象写出来,而作者寥寥几笔(特别是篇末议论),却让它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我把这篇文章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揣摩:为什么如此贴近自身生活的事,我们却没能写好,甚至从来没想过要把它写出来。原因是我们不懂挖掘平凡生活的涵义,它在我们的笔下通常成为流水帐,以致我们觉得它不值一写。所以,不是生活太平凡,写不出好文章,而是我们的中学生还没有学会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思考生活和心灵,不能真切感受到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不能贴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再比如,我又从某杂志上读到绘丹的《生病的大象》,文中说:他和老师一起观赏动物片《大象》,片中大象生病了,需独自步行30多公里,去草原深处采摘一种治病的植物,一路上没有陪护,只有单调枯黄的草原、沉闷的天空、灼热的太阳,但大象终于找到了植物,很快康复,又可以在大草原上快乐地散步游玩了。作者语重心长地写道:“生命最闪光的品性是独立自救。”

我再次把这篇文章印发给学生,学生们兴趣盎然,并深受启发,我套用上述句式对学生说:“文章最闪光的品性是能感动人、启迪人、震憾人。”学生们的确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因为他们经常看“动物世界”,经常看到动物自救的场景,但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司空见惯的平凡事可以加工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

作家北村曾说过,要让孩子们“从最平淡的生活中用心灵体验最棒的写作素材,化平凡为神奇。”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化平凡为神奇”,我常常把素材贴近学生生活的好文章介绍给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究领悟,指导学生挖掘平凡生活不平凡的内涵。

3.激趣引导,发散思维

作文指导课上,我也有意识地以激趣、激思的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展开联想、想象,发现、挖掘平凡生活的闪光点。

如:有一堂课,一开始,我便宣布给学生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立即被吸引了过来。我说:“有一天,我心情有点烦,同学拉我去肯德基。”“哇,有人请肯得基,真过瘾。”一些调皮的学生喊了出来,学生哄堂大笑,我想让学生放松心情,活跃思维,也就跟着开心的笑,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活跃起来。我接着说:“到洗手位洗手时,我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并排站在一起,我们于不经意间同时往面前的镜子看,小姑娘微笑的向我扮了个鬼脸,我也学她调皮的样子向她眨眨眼,我们同时很开心地笑了。我的心情也一下子灿烂了起来,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给你微笑,”“微笑能赶走坏心情,”有的学生领悟得很深刻:“给别人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可以做到,”“生活象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就对你微笑,”“微笑是灿烂的阳光,……”学生思维活跃,妙语连珠,我欣喜不已,笑着一个个赞美他们:“你们刚才说的道理都很有内涵,很深刻,如果把‘肯德基里的微笑’和你们所说的道理写下来,不就是一篇意义深刻的好文章吗?”

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生活中,你肯定也经历过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把它说出来,并想想看,你为什么对它印象深刻?”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接着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学生们兴趣都很高,其中一个学习差,平时很淘气的学生说到一段有趣的童年往事,“小时候,我和弟弟还有邻居小孩玩捉迷藏,有一回,我找着所有的小伙伴,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弟弟,这时,我想,我弟弟最爱看动画片,我把他骗出来,我大喊一声,‘动画片开始啦!’弟弟果然跑了出来,我哈哈大笑‘哈,我也找着你了!”学生们听完后也愉快的笑了起来。我引导他:“你为什么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自己挺聪明的,有些事不能蛮干,要智取。”我笑着说:“对了,很好,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写出来,并把你刚刚说的话写进去,就是一篇很成功的文章,你这么聪明,如果学习上用点心,肯定学得很优秀。”他两眼放出兴奋的光芒。

我进一步总结说:“其实,生活中你们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也会蕴藏一个深刻的内涵,这内涵就是你们潜意识中的感动、震撼、或受到的启迪等,只要你们把刚才自己所讲的故事写下来,并把自己所想到的那个内涵写进去就是一篇好文章。作文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一个深刻的道理”,并继续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们也来做一次语文活动‘讲述小百姓自己的故事’,把你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好吗?”

这次活动我收获了一大批比往日成熟深刻得多的好文章。此后,我又反复开展类似的活动。

著名诗人梁小斌说:“让孩子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描绘世界,并有创意的表世界,这才是好作文的标准。”我想,这标准当中最可贵也最难的应该是“有创意的表达世界”,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解放思想,发展思维,学会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景、平凡的物中挖掘有意义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