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16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16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及真菌镜检诊断为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16例。结果:采用外用抗真菌药及扑粉,所有病例均获痊愈。结论:对小儿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应足够重视。

关键词 丘疹型念珠菌 红痱 小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86

红痱是夏季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小儿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性临床报道不多,2010~2011年收治患儿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每年的6~9月小儿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患儿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2.2岁,病程7~21天,平均16.5天。所有小儿体重均较同龄小儿重1~3公斤。

分布部位及皮损表现:均分布于颈部,初起为白色粟粒疹,2~3天后渐变成红色粟粒疹,随时间推移,皮疹渐向颈背及前胸部扩展。5~7天后,部分疱疹破裂,边缘皮损呈现为白色领圈状鳞屑。皮疹密集分布,但基本不融合。

实验室检查:16例患儿均做皮损取材镜检,主要选取边缘的皮损,破裂或脱屑的皮疹为首选。16例均在显微镜下查见串珠状孢子及假菌丝。

诊断:16例患者在院外均诊断为“痱子”,均未作皮损真菌镜检。经笔者临床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认为应诊断为小儿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

治疗:16例患儿均采用1%联苯苄唑乳膏加扑粉外用,日1~2次,连续用7~14天,2周后复诊。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皮疹消失,停药后无复发;②好转:皮疹减少,但未完全消失;③无效:皮疹无减少或反而增多。

结果

所有患儿通过复诊或电话随访,均在7~14天后痊愈。

讨论

小儿红痱,又称痱子,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多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针头大小的尖头圆形的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急性发病,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中轻度皮屑。丘疹型念珠菌病为小儿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目前较多报道为发生于臀部或腹股沟等处,但小儿颈部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目前文献报道不多,但实已成为夏季小儿较常见皮肤病,而且容易被误诊。到笔者处就诊的这16例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患儿,均在外院诊断为单纯性痱子或“湿疹”,治疗效果差。16例红痱并发丘疹型念珠菌病患儿均较肥胖,颈部皮肤皱褶并相互摩擦,在炎热夏季,颈部汗液排出不畅,加之家长护理不到位或不当,容易滋生痱子。而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局部或系统抵抗力降低时,则易发生感染。本组16例患儿,发病初期为痱子,未得到恰当处理,则发白色念珠菌感染而演变为丘疹型念珠菌病。光滑皮肤念珠菌感染较易治疗,外用抗真菌药>7天,均能获得较佳疗效。

综上所述,对夏季小儿皱褶部位痱子、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病程>7天且边缘出现较密集丘疹时,应对皮疹取材进行真菌镜检。查见串珠状孢子及假菌丝,则确诊为念珠菌病感染。早期给予抗真菌治疗,并注意保持皱褶部位干燥,均能治愈本病。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477-478.

2 姚志荣,凌波.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2):108-109.

3 苗国英.安静.伊曲康唑治疗丘疹型念珠菌病2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3):157-158.

4 刘启文,李建红.儿童皮肤念珠菌病81例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4,2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