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宽容未必真体恤 道歉如何不英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宽容未必真体恤 道歉如何不英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包括作者在内的一些人以宽容之心为主持人的疏忽、为节目的失误“免责”时,我却希望人们对身边的事情,哪怕是“小事小非”多一点认真和叫真儿,少一点不必要的宽容。

4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接近尾声、插播天气预报时,没有意识到镜头已经切换给自己的女主播文静一脸倦意地打起了哈欠,前后持续近5秒钟。有网友将这段视频截图贴到网上,引发热议。4月19日,央视国际网站刊登了文静就此失误向广大观众的致歉信。《何必为哈欠公开道歉》一文,是作者就文静道歉一事有感而发的议论。

从文章的题目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文静的公开道歉不以为然,理由是“人都有困倦的时候,困倦的时候就会打哈欠,这是人之常态,与人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他认为“针对打哈欠事件,我们所应做的只能是必要的宽容,而无关其他”。我想,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并非作者一个,如今以体恤之情、宽容之心看待事物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对于作者“打哈欠……与人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说法,笔者不能苟同。的确,打哈欠是“人之常态”,除此之外,人还有更多的“常态”,更多的生理反应,非公共场合释放一下,无关紧要,无伤大雅。但是文静所处毕竟不是非公共场合,相反,她是权威性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主播,处于众目注视之下,她在节目直播中打哈欠显然就有伤“大雅”了。当然,出现这一失误,并非文静一人之过,导播切换镜头不当也有一定的责任。而这一切统统指向央视这个国家级媒体的管理机制和水平,怎么能说“与人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没有必然的联系”呢?令人欣喜的是,文静没有敷衍塞责,而是主动站出来向观众致歉,表现出媒体人应有的职业素质,难能可贵。想想近年央视出现有伤“大雅”的事也不止一回两回了,去年3月19日,央视“晚间新闻”节目中就赫然出现主播补妆的镜头;去年8月13日,在央视体育频道的“天下足球”栏目中,主持人上身着西服,下身却只着一条短裤,摄像机竟然拍到了他的膝盖……对于这些失误,央视方面有着种种解释和说辞,却没有人主动承担责任,向观众公开致歉。正因为失误频发而道歉之事鲜有,作者竟然认为“主持人在节目中打哈欠算不上新闻,而主持人因为在节目中打了哈欠而公开道歉却是新闻”。真有点黑白颠倒、本末倒置的感觉。据此我们可以作一个推断:什么是新闻?偶发、突发的事件是新闻,公开道歉是偶发的,所以是新闻;什么算不上新闻?经常发生的事情算不上新闻,打哈欠(指在节目中)是经常发生的,所以算不上新闻。这个三段论虽然有违常理,近乎滑稽,却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值得深思。我想,作者之所以把正常的视为非正常而把非正常的视为正常,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主动道歉的良好习惯,没有把它作为一种与错误或失误相伴随的、必然发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不应有的失误太过宽容。因为宽容,我们可以忍受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困的时候打个哈欠,在热的时候穿条短裤;我们甚至可以以生活习惯的不同为借口,容许自己和他人在公共场所(乃至国外)随性而为,不拘礼数。而宽容的结果,是职业标准的降低,是权威性的消解,是国家形象的损失。这不是“上纲上线”,而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因此,当包括作者在内的一些人以宽容之心为主持人的疏忽、为节目的失误“免责”时,我却希望人们对身边的事情,哪怕是“小事小非”多一点认真和叫真儿,少一点不必要的宽容。

在作者有感而发的基础上,笔者再作借题发挥,以此就正于方家。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附原文:

何必为哈欠公开道歉

徐光木

央视国际网站近日刊登了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主持人文静就节目当中打哈欠一事向广大观众和网民致歉的致歉信。文静在致歉信中写道,“4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进行当中,作为主持人,我把直播时间误认为是广告时间,同时,没有听清导播的口令,出现了疏忽懈怠,在节目直播中间打起了哈欠。节目播出后,我非常难过,并深深地自责。作为央视节目主持人,出现这样的失误实属不该。在此,我向广大观众诚恳道歉!”(中新网4月20日)

从本来意义上来讲,主持人在节目中打哈欠算不上新闻,而主持人因为在节目中打了哈欠而公开道歉却是新闻。这说明什么了呢?并不是作为节目主持人的文静不懂得与节目主持相关的规章制度,或者正如她所说没有听清导播的口令,而是我们对主持人的要求太高了,高得都容不下一个舒缓困意的哈欠。

人都有困倦的时候,困倦的时候就会打哈欠,这是人之常态,与人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没有必然的联系。打哈欠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必上纲上线。

在看待节目主持人个人细节等方面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要求节目主持人在投入工作之前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但作为一个社会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保持足够的睡眠,在任何时候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所以,针对打哈欠事件,我们所应该做的只能是必要的宽容,而无关其他。否则,就显得近乎滑稽。

进而言之,主持人的哈欠无损其公众形象。当然,偶尔打次哈欠固然值得原谅,但一旦哈欠成为一种主持常态,放任自流,那就不对了。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08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