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被过度“翻炒”的纳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被过度“翻炒”的纳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起纳豆,体育迷的第一反应就是网球名将纳达尔,“纳豆”是球迷送给他的绰号。但纳豆除了和纳达尔有关外,近期还成了网上频频曝光的广告明星。其中一些广告,声称“纳豆,日本人长寿的秘诀;纳豆,心脑血管疾病的克星”。一时间这一日本人餐桌上的普通食物却在我国被不停地“翻炒”:销售们“炒”功能,各家媒体“炒”现象,伪专家们“炒”科普。

小小的豆子究竟有多大功效?老百姓该不该吃?该如何看待厂家的宣传?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希望还纳豆以本来面目。

纳豆确有保健功效

记者在淘宝网以“纳豆胶囊”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从单价35元一盒的国产纳豆激酶胶囊到1200元一盒的日本原装进口纳豆激酶胶囊,销售都异常火爆。一位店主在网上告诉记者,从2010年年初至今,像这种纳豆胶囊,她的店铺一天就能卖出几十瓶。在该网页的下方,记者看到,许多“买家”对商品是赞扬声一片:“我爸爸是脑血栓后遗症,总是头痛、腿痛,吃了以后头舒服多了,腿也不怎么痛了……我只能说这个纳豆不是药品但胜过药品。”

“炒什么火什么,这就是当前我国食品以及保健食品行业的弊病。”总参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教授告诉记者,纳豆并非是很多人所认为的“舶来品”,其功效也没有宣传的那么神乎。实际上,我国一些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有食用纳豆的习惯。就像北方地区很多家庭习惯自己做黄豆酱一样,如今东北地区的很多家庭仍然自己制作纳豆。只不过不称其为“纳豆”,而俗称为“丝闹豆”(音译)。

张晔说,之所以宣称纳豆有保健功效,一是因为它的原材料大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另一个原因就是发酵后的食品会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据专家介绍,大豆本身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以及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多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物质,还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微量营养成分等。而发酵后的产物,不论是豆腐还是豆豉,小分子的肽类和氨基酸物质,将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大豆中的B族维生素,特别是B2的含量也会明显提高,所产生的异黄酮、膳食纤维等成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肠道功能,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张晔强调,纳豆与豆腐、豆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成。因此,在纳豆制造过程中,除产生优质大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外,还会生成大豆激酶、皂苷、低聚糖、异黄酮、纳豆激酶、超氧化歧化酶、蛋白抑制酶等许多微量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纳豆菌再生成的纳豆激酶, 据很多国外文献报道,其具有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虚假宣传多产品假的多

记者发现,如今市面上很多纳豆保健品宣称具有“降低血脂”、“溶解血栓”等功效,而这些产品并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审批。很多专家直言,现在市场上的纳豆保健食品假的比真的多。

一位地方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批准的保健食品宣传功效只有27种,其中,申请“免疫调节”不需进行人体试验,但需要提供动物实验研究报告;而要申请“调节血脂”功效,除了动物实验外,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人群试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陆经过批准的纳豆保健食品共有5种,均为国产纳豆保健产品。其中,有两个品种仅以纯纳豆为主要原料,未添加其他保健成分,经审批的功效仅有“调节免疫”一项;其他3种纳豆保健品则添加了本身就有降血脂作用的红曲、决明子、葛根等成分,其经审批的功效仅有“调节血脂”一项。同时,在后3种纳豆保健品的说明书中,均清楚注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只是申请调节免疫一项功效,就需要很多的研究和手续。”北京燕京中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卫东把一厚摞申请批件和研究报告摆在了记者眼前。记者看到,仅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就包括菌种毒力试验、保健功能评价、功效成分鉴定、稳定性试验等多项内容。王卫东说,相关主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的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储存环境等都有明确要求,每年还会进行详细的检查。

“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审评审批、功效宣称有很严格的限制。对消费者而言,看清国家保健食品特有的‘小蓝帽’认证标识,是避免上当受骗的关键。”中国食品发酵研究工业研究所纳豆研究与分析中心主任李虹教授提醒说。

纳豆不能取代药物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王旭峰介绍,纳豆是来自日本的一种流行千年的传统食品,是以黄豆为原料的发酵食物。纳豆对于日本人,犹如腐乳对于中国人。广告上说,日本人之所以长寿,跟他们喜欢吃纳豆密切相关。其实日本人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是简单地吃了纳豆。对于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的心脑血管高发人群来说,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妄想靠一种“神奇食物”就把问题都解决,是不现实的。

王旭峰表示,纳豆作为一种发酵食物,的确有它的优点,据测定,每100克纳豆中含水分59.5克、蛋白质16.5克、脂肪10克、糖分9.8克、纤维素1.9克。 如其中的益生菌、大豆激酶、大豆异黄酮、维生素、矿物质,而且保留了大豆中的绝大多数营养物质,不失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但很多宣传把纳豆的功能夸大,很多机构将纳豆推荐为溶血栓、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治腹泻的“灵丹妙药”,甚至有些消费者认为纳豆可以替代药物,来治疗疾病,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再高,也不能替代药物。

“纳豆是食品不是药物,本身是不能单独用来治病的。而且法律规定保健品是不能宣传治病的疗效的,这样会误导消费者。”有问必答健康网医生王四新表示,纳豆宣传有溶栓作用是违法的,因为它是保健品。

其实,身体里有血栓,并不是你身体里的纤溶酶少了或者纤溶酶激活物不够多,而是一些因素,比如,病毒、毒物、自由基等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加上血流较慢或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因素使得血栓形成,也可以说是局部环境造成了血栓。患者应该想着怎样提高自身抵抗力,如何规律地去运动,适当应用药物。

“不要太相信广告,梗塞急救室会用纤溶酶药物治疗,没听人说过脑梗塞了吃点纳豆吧?”

纳豆不是人人适宜吃

纳豆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纳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及嘌呤等物质,可诱发痛风、加重肾脏负担,患有嘌呤代谢紊乱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最好不要多吃;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食用;手术后及伤口未愈合的病人不宜食用。另外,由于纳豆激酶不耐热,应尽可能不加热食用,可以把它当做调料拌着蔬菜吃。而且晚餐吃纳豆保健效果最好。

相关链接:

纳豆的起源

纳豆源于中国(即老百姓平时做的“酱豆”)。纳豆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据《食品文化・新鲜市场》(石毛直道著,第101页)一书介绍,两种纳豆都与中国有缘。特别是咸纳豆,大约在奈良、平安时代由禅僧传入日本。日本也曾称纳豆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简中也有“豉”字。与现代中国人食用的豆豉相同。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纳所制造后放入瓮或桶中贮藏,所以日本人称其为“唐纳豆”或“咸纳豆”,日本将其作为营养食品和调味品,中国人把豆豉用锅炒后或蒸后作为调味料。

纳豆传入日本后,根据日本的风土发展了纳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酱,或用酱油不用豉汁。而且由于系禅僧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寺庙,所以纳豆首先在寺庙得到发展。例如大龙寺纳豆、大德寺纳豆、一休纳豆、大福寺的滨名纳豆、悟真寺的八桥纳豆等,均成为地方上寺庙的有名特产。

日本人喜欢食用纳豆。他们主要食用咸纳豆与拉丝纳豆,关西人喜欢前者,关东人则爱吃后者。拉丝纳豆由于发酵方法不同,而出现一种黏丝,是不放盐的。

(据《健康报》等)

睡够7小时,为啥还累

多项研究发现,每天睡够7小时,就能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但不少人虽然睡够了时间,但醒来还是觉得累,这是为什么呢?美国“健康医疗网”给出了5大原因。

1.胃食管反流。睡着时胃酸倒流,会影响睡眠。建议睡前两小时不要喝酒,吃巧克力、柑橘类水果等;睡前嚼一块口香糖,唾液有助中和胃酸。

2.频繁起夜。美国睡眠协会表示,65%的老年人睡不好觉的原因是频繁起夜。睡着时,人体的尿液呈浓缩状态,所以人们可以6―8小时不上厕所,但随着年龄增长,抗利尿的激素会减少,就会频繁起夜。建议中老年人睡前3小时不要喝水和果汁,不要吃流食;少喝或不喝咖啡、茶;睡前小便。

3.磨牙、说梦话。夜间磨牙症发病率为5%,很多患者自己毫不知觉。它会导致全身紧张,干扰深度睡眠。建议白天不要嚼口香糖,并去看牙医。

4.腿脚动不停。年龄增长,会使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四肢会在睡眠中动个不停,甚至拳打脚踢,影响深度睡眠质量。建议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糖尿病、关节炎、贫血、甲状腺疾病、肾病,或某些药物也会导致这种疾病。

5.打鼾。睡眠中,呼吸一旦受到影响,就无法彻底放松,使用深度睡眠时间变短,即使睡足,醒来仍觉得累。建议多用鼻子呼吸;用淡盐水清洗鼻腔;侧卧也有帮助。

(徐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