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潮涨成都 第3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潮涨成都 第3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的真实样貌是怎样?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要顺着塞纳河而上,沿着多瑙河追溯,不论是死神的镰刀还是屋顶上站立的天使,那里有一批人坚持着电影的纯净的内里,也许,他们是这星球上唯一的一批。

从电影节到电影展

直到安东尼奥尼和伯格曼两位大师的相继离去,中国内地的许多观众才了解到以他们为代表的欧洲电影是好莱坞之外的重要分流,关于“新浪潮”等概念也才开始慢慢普及。除去人尽皆知的奥斯卡,真正被业内人士认可的三大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都是在欧洲评选,与这三大电影节的严苛艺术标准相对比,奥斯卡所谓的“学院标准”显得不仅不严肃,甚至有点廉价。冷峻的柏林更倾向于政治生活背景下的影像反映,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等人都曾在柏林赢得了国际地位,许多影片都严肃、稳重,对反映战争、时局动荡、文化差异、个体精神漂流、伦理道德题材的电影可谓情有独钟;暧昧的戛纳坚持艺术品质,因此闷骚片和片往往是戛纳的最爱,尽管金棕榈得主往往都是综合表现极佳的时代杰作,但展映和参赛片的整体调调,却总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暧昧情怀,浓得很难化掉;而多元的威尼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其网罗全球佳片的用心,始终推动着该电影节的发展,多元化的审美目标也逐渐实现。

这些影展上的常客很多都有着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却难以在好莱坞看见他们的身影。自从“新浪潮”运动开始,欧洲的导演们给人的感觉便是不苟言笑,长于思辨却短在票房。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漫长的岁月中,欧洲电影吸取了太多文艺传统,因此浸透了人文气息,尽管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电影越来越工业化,好莱坞电影使得美国确立了世界电影中心的地位,但是欧洲的电影和电影人们依然坚守者艺术阵地,以“阳春白雪”自居。

“看不懂”成为了大多观众对欧洲电影最大的感慨,而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近些年来欧洲也涌现了不少商业片导演,他们身上同样流淌着艺术的血液,却能把艺术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手上,而不是置于不可触摸的地方。从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到大卫•叶茨的《哈利波特》系列,从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型》到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前传》,谁也不能说这些电影属于看了犯困的类型,同时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电影没有发人深思的内核支撑。

前辈们的耀眼的名字下,欧洲电影人走着更为稳妥的道路,让自己的电影不仅仅在文艺专场和电影节开幕式上播放,不仅仅被小众珍爱,是他们的新目标――美好的东西理应被更多人看见和感受。因此,新一代的导演们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向各地,电影展成为他们发言的最好方式。

欧洲电影在成都

对于身处内地的成都影迷来说,欧洲电影一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维度,当然,这得益于成都一批电影爱好者的不断推动,也得益于一座城市经由漫长的历史而累计的审美尺幅。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成都就已经开始在各大院校内自发组织各种各样的看片会,这些看片会躲在学校礼堂举行,拉着厚厚的蓝布棉门帘,进门不需要给票,而是报上一声电影同好即可。形形的看片会中,总是有人可以想办法弄到一些所谓的“尖货”,诸如《偷自行车的人》、《第七封印》等新浪潮代表电影,就是在这些礼堂中第一次被成都人看到。当时很多人把欧洲电影当做“内部参考片”来看,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当时就已经培养了今后良好的影评水准,其中就包括现在著名的影评人洁尘,和著名的诗人翟永明。

到了90年代,欧洲电影已经不是藏着掖着的东西了,诸如“卡夫卡”等酒吧书吧,会定期组织看片会,好莱坞电影在此几乎绝迹,晦涩难懂的欧洲电影堂而皇之地展示着自己的海报,据“卡夫卡”的老板娘唐丹鸿介绍,当年除了一些电影爱好者,这些海报还会吸引最近小区的居民前来看片,常常放一场沉闷的艺术电影时,店内是宾客满堂的。这时的看片会不再局限于一两个地方,想方设法地购买到欧洲经典电影并在家中呼朋引伴成了最普遍的交流方式。“那个时候的人简直像在复习考试一样去背那些流派和导演的名字,如数家珍都不足以形容了,倒背如流还差不多”,唐丹鸿说:“欧洲电影那时在成都的形势真的很好,至少接受度比其他城市都要高,那个时候好莱坞电影还没有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大家对商业片的概念模糊,都认为好电影就应该是伯格曼那种,深刻又隐晦,那时大家对电影的认知很纯粹。”

到了现在,即使好莱坞商业电影和国产大制作片几乎挤占了成都电影院的所有档期,对欧洲片喜爱的人们却是有增无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黄教授对我们说,他自己也是年轻时候看欧洲电影成长的,到了现在,他的学生们走着和他一样的道路。“我觉得是因为生长在成都这座城市,让成都观众比较容易理解欧洲电影里面一些看似沉重的思考,足够的文化氛围加上足够的接受度,让成都人较之其他城市更偏爱严肃艺术。很多人说,成都和巴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两座城市有一样的底蕴。”

他们来到成都,带来诗一样的语言和梦一样的场景,在这座城市难有阳光的年末,欧盟电影展让我们置身的文化之城显得更加厚重。

“电影是沉默的呐喊”

――欧盟电影展参展影片《塞拉菲娜》导演马丁•波渥斯

生于法国布勒斯特的马丁•波渥斯在七八十年代是个活跃的演员,不但涉足小说创作也执导舞台剧,是个能编能导能演的才子。今年他执导的第三部影片《塞拉菲娜》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7个奖项,是近年来欧洲电影的代表作。

Q:人物传记类电影一般都比较难以掌控,尤其对演员要求极高,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原型作为故事主角?演员的挑选又作何考虑?

A:就在第一次看到塞拉菲娜的画作后不久,我读了她的生平,顿时脑海充满许多画面,我想象她坐在自己狭小房间的地板,绞尽脑汁调配神秘的素材颜料,就像服从某种伟大力量那般全心致力于她的艺术。我随即想到《巴黎我爱你》中友兰达•梦露展现的独特吸引力,她那充满魅力的双手双眼和她的严谨与高贵,我认为透过她可以捕捉贯穿塞拉菲娜一生那难以置信的力量。

Q:欧洲电影到了现在,已经经过了许多次变改,你认为在你的作品中是否能展现欧洲电影的一些特质?

A:欧洲电影的特点我想世界各地的影迷都十分清楚,是具有人文关怀和思考的,但欧洲电影的类型绝对不止这一种。我们的幸运在于,有许多伟大的前辈可以学习,他们对电影的把控和掌握造就了欧洲电影。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想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偏好,我的影片比较符合欧洲电影的一些传统特征,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从视角和其他一些细节上,看出属于我自己的特征。

Q:你认为电影在欧洲导演心中,与在好莱坞导演心中的模样有何不同?

A:就电影本身来说是没有不同的,电影是用来展示,只不过好莱坞的机制更适合产生商业电影。但是作为一个艺术表达形式,手法会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在电影院让观众的眼睛离不开屏幕,我们更乐意让观众回家以后能够慢慢思考。这里想澄清一个问题,许多人认为欧洲导演为了艺术而艺术,只会拍别人看不懂的片子,我承认欧洲的导演可能会更加自我一点,但电影本身就是沉默的呐喊,我只是把我的声音加了进去,希望心有灵犀的观众出现。

TIPS

第二届欧盟电影展参展影片

(所有星美院线)

莫扎特在中国

导演:伯尔尼德•纳布尔格、娜蒂亚•施林奇

类型:家庭

影片长度:94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0日 18:40

黑带女郎

导演:娜塔莎•阿希

类型:剧情

影片长度:100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3日 18:40

塞拉菲娜

导演:马丁•波渥斯

类型:传记/剧情/战争

影片长度:125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4日 18:40

困惑中年

导演:弗拉多•费舍尔

类型:戏剧/剧情

影片长度:105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5日 18:40

了不起!

导演:多米尼克•斯坦达尔特

类型:喜剧

影片长度:90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6日 18:40

变色龙

导演:克斯提那•高达

类型:喜剧/剧情/惊悚

影片长度:106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8:40

平静的躁动

导演:安东尼奥•格里马尔迪

类型:剧情/爱情影片

长度:105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30日 18:40

杀人魔王

导演:皮耶特•库帕斯

类型:犯罪/惊悚

影片长度:88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2月1日 18:40

女人的阴谋

导演:瓦西里斯•瓦费斯

类型:戏剧/剧情

影片长度:107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2月2日 18:40

校园规则

导演:米凯勒•阿夫斯多莫

类型:剧情

影片长度:113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12月3日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