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经典教学设计遭遇尴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经典教学设计遭遇尴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大陆与香港教师分别就相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比较研究――“一课两讲”项目中,一位上海的老师就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一课设计了堪称完美的经典教学法。在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寓意、把握愚公形象基础上领会愚公精神,从而重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正确目标,把握重点――主体环节,理解寓意,他设计了这样几个丝丝入扣、层层推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移山这件事很难吗?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

2.移山这么艰难的事情愚公竟然坚持去做,他是不是很愚蠢?说出理由。

3.做寓公的做事并不愚蠢,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通过这样的三个问题,老师试图引导学生将寓意总结出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有志者,事竟成。”理解寓意后让学生讨论成长历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总结得到什么启示。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感受,落实教育目标,感受愚公的伟大形象。

上海赴港交流的十几位教师都认为这是一堂经典设计的语文课,设计思路堪称完美,但在面对香港学生授课时却遭遇了无比的尴尬。

在学生读课文理解寓意环节,关于“愚公是否愚蠢”这一问题时就卡了壳,全班同学都认为愚公做法实在太愚蠢。

老师千方百计地渲染愚公移山难,苦口婆心地说明移山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却怎么也无法改变学生“愚公移山之举太愚蠢”的判断。一生说:“就算当时科技不发达,就算很有必要移山,还有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在山里凿一个隧道比移山容易得多吧,可见移山确实不是聪明之举。”还有的学生说:“搬家不就行了吗?比移山轻松得多吧,真是死脑筋!何谈聪明!”

老师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学生的认识呢?也不无道理,但课堂教学目标遭遇了现实的障碍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由此,我想到了相似的事例:

在“金鹰卡通”栏目中,动画出示:你从李白的故事“铁杵磨成针”中得到什么启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说出:“铁杵能磨成很细的绣花针,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成功。一女生回答:“老婆婆把一根铁棒磨成了一根细小的绣花针,花费时间不说,该浪费多少钢铁呀!”乍一听啼笑皆非,细一品,不无道理,难道古代没有卖针的吗?犯得着把大铁棒磨成针吗?

综合两个案例比较,它们共有相同之处:设计严密的逻辑,经典的问题包含着似乎天经地义的正确价值观,都在现在的孩子眼中不堪一击,学生不仅没悟到“真理”,反而“反戈一击”,批判貌似正确的传统价值观――老师认为正确的“真理”。对于这种现象,在提出“以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教改百花繁盛的春天,它就像一枚投入溪中的石子,“咚”地溅出了水花,震动了我的心灵,我对此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中重视传统的“文以载道”,忽视了课堂内容的回归生活。

传统语文观认为:“文以载道”,即认为文章是阐述、传承道理的,学生应从学习的文章中明白、领悟相应的道理,文章中蕴含着千真万确的、不容置疑的真理。第一个案例中,让学生理解这则寓言,理解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精神,从而明白:对于成长的道路上的艰难和险阻,只要勇于面对,有恒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就能克服,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老师据此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精彩问题,试图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但社会在发展,价值观念也在进步。当经典设计的观念和现实生活实际相悖而行、严重脱节的时候,教师在设计中一味地借助寓言故事传承真理,想把所谓的传统道理灌输给学生,却完全忽视课堂内容应回归生活。那么不符合现代孩子生活实际的观念只能是镜中月、雾中花,被有崭新的价值观的孩子所摒弃,达不到预设的目的。

二、重视了教学设计思路的完美,忽视了课程改革的内核――“学生”的实际。

第一个案例中老师设计的三个问题可谓精思妙想,环环相扣,丝丝相连,从传统教学来看,是一篇堪称完美的教案,如能充分考虑学情,顺利执行,必能成就一堂轰动的课。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明确告诉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准备一片沃土。那么,作为上课的前奏――教学设计也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体察学情,了解新时期学生崭新的情感、价值观。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的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高度灵活性、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反之,不能充分考虑学情,那么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更何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感?

三、顺势利导,“预设”因“生成”而摇曳多姿。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充分预设会使生成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说“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结果。当“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正确认识和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预设”常因教师精心备课和授课学习而处于强势地位,而“生成”却似乎是“节外生枝”,但只要运用恰当,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事实证明,“预设”是必需的,但可以因“生成”而调整,因“生成”而更加丰富、精彩。

课例:一位老师教学《精卫填海》这则寓言时,一个小学生提出:“精卫怎么这么傻呀?凭他一只小鸟的力量想把大海填平,真是不自量力!”这一结论一下引起了一部分同学的赞同:“就是,真是不知好歹,一只小鸟那能把大海填平?”老师见此情景,因势利导:“照你们这么说,它实在太傻!明知填不平,还用生命为代价去填海。那么,发明家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失败了六七百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是不是很傻?”学生:“是。”师:“那么最终呢?他研制出了白炽灯,为世界电学的使用增添了光明,结束了黑暗时代。当他当初失败时,如果停止了试验,说不定人类处在黑暗时代还需要很长时间,哪来的社会进步?”学生默然。师:“美国莱特兄弟从小就想像鸟儿飞向蓝天,并且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遭受无数次失败,受到当时人们的耻笑。但他们没有气馁,始终锲而不舍地研究,最后终于造出了飞机,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飞向天空的梦想。如果他们失败几次后,变‘聪明’了,停止研究,那人类飞向天空会延缓许多年,这又说明了什么?”生答:“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上述情景表明,当“预设”与“生成”冲突时,教师如能因势利导,运用教育机智进行适当引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提供多元化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非得到绝对的“真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语文课堂内容让学生意见不一、各执己见时,教师就要有灵性而多元地把握文本的能力,可提供多元化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畅说所想,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如三年级有一篇文章《三袋麦子》,课后有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帮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理由即可。老师预先设想:小猴最勤劳,肯定大家都赞成小猴。谁知课堂上的反应是:多半同学赞成小猴,因为它勤劳能干,把一袋麦子种下,收获了更多的麦子;一少部分同学说:“我赞成小牛,因为它省吃俭用,一袋麦子吃了好长时间。”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说:“我喜欢小猪,因为它很可爱,贪吃的样子太好玩了!”

试想,这时如果老师横加干涉,后果可想而知,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激励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发言,积极地参与,不管结论如何,在“讨论”的过程中“习得”,语文素养确实得到提高,自主阅读的信心和能力也大大增强,可谓“一举多得”。

当传统的经典教学设计在现实多变的课堂上遭遇尴尬时,教师更要以和平、尊重的心态面对课堂中的“意外”,重视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因势引导,自觉地调整“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灵活地把握文本,提供多元化评价标准。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引领学生的精神走向,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精彩、充满灵性与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