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用兴趣教法,培养音乐素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用兴趣教法,培养音乐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少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动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少儿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兴趣教法,唤起少儿对音乐的喜爱,从而达到提高少儿音乐素质的目标。

一、创设审美情境

“艺术课程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少儿的审美情趣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学校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曲或乐曲,都为少儿塑造了完美的音乐形象,教师要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美发掘出来,利用兴趣教学手段,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让少儿在学习中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置身于美的氛围之中,亲身体验、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这样,少儿就会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兴趣盎然。在教每一首歌曲时,我都会让孩子们读歌词,而且是要很有感情地朗读,再让他们讨论歌词所表达的意义。对于有的歌曲我还编成故事让孩子们去演一演,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在音乐课上融入了德育,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一些表演方面的知识。比如,在上《东郭先生与狼》这一课时,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孩子们都熟悉的故事,现在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首先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究竟音乐会怎样表现这个故事呢?于是,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先唱会了其中需要演唱的部分。然后,我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小小音乐剧,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有的演东郭先生、有的演猎人、有的演大灰狼、有的演毛驴,有的则参加分角色合唱部分,这一课共花了四课时,另外还有很多课余的时间,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一些平时不喜欢音乐课的学生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二、用好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是把对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结合起来,以身体为“乐器”表现音乐来增强教学效果和艺术效果的一种先进教学法。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而发展性地运用,将会有效帮助孩子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启蒙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和表现力,诱发创作意识和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这种方法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尤其有效。比如,在上《柳树姑娘》这一课时,我编排了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走下座位,边跳边唱。在学习《幸福拍手歌》时,我们在原有的拍手和跺脚的基础上加入了撅撅嘴、踢踢腿、眨眨眼、弯弯腰、伸伸臂、转转圈、哈哈笑等动作,孩子们兴致盎然,结果这个节目成了我们的保留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一堂音乐课的开始都要先唱唱它来热热身。

三、音乐与美术相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学科之间总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作为同是艺术课的音乐和美术,两者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美术则是视觉的艺术。听觉与视觉相比而言,人们往往会认为视觉更真实、更容易理解。因此,我经常要求学生拿出画笔,画出歌曲的内容。比如,在上《绿叶》这一课时,我事先让班上绘画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表现歌曲意境的画,再教孩子们唱歌,让他们边唱边想,然后对黑板上的画进行修改,那堂课上,孩子们出奇认真。又比如,在一次欣赏课上,讲到了江南小调和陕北民歌的对比,在欣赏完两种歌曲之后,我让他们用简单的线条把那两首歌曲的旋律线画了出来,结果他们很快就弄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让他们把歌曲的旋律线与歌曲所处地区的地形及建筑风格联系起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民歌与地域、风俗间的联系。

四、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只有奠定了理论基础,才能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音乐理论知识既包括基础乐理,又包括视唱练耳,在综合性的音乐课上,声乐基础理论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理论的东西往往枯燥无味,切不可一味灌输,一定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边玩边学,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比如,在教学生声乐基础中的气息时,我就采取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方法。我不采用平时的“闻花香”的传统方法,而是让学生互相掐着腰,在对方用力掐的同时用力抵抗,以此来感受腰腹用气时的力量感。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绝大多数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体会到了用气的感觉,而整个课堂也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几乎在嘻嘻哈哈的游戏中愉快而又轻松地掌握了一种声乐技巧,为以后系统地学习声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与时俱进

如今的社会发展飞快,而教材的更新不一定能跟得上,这时,就需要教师有着敏锐的时代感,及时抓住一些现下流行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又非常适合的歌曲,通过这些歌曲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比如前段时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里的《左手右手》就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像这类好歌曲,既然孩子们在课下都兴趣盎然,为什么不搬到课堂上来呢?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知识面非常广,一个音乐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适应新时期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