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盲校戏曲进课堂之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盲校戏曲进课堂之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笔者对盲生进行为期半学期的戏曲教学为例,总结、反思了如何培养盲生学习戏曲的问题。

关键词:盲生;戏曲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69-2

戏曲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戏曲的美,而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民族艺术。

一、戏曲进课堂前的准备

1.调查了解。

在真正让戏曲进课堂前,笔者对盲班的盲生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如下:

全班共7个人。喜欢戏曲的0人。每位盲生大概能说上两种左右的剧种。不喜欢的原因一般都是听不懂讲的什么,速度太慢。半学期实践下来,喜欢戏曲的有4人。知道的剧种,每位都能说上四五中。喜欢的原因是学习后觉得挺好听的,曲调挺优美的。

从这个小小的调查来看,笔者这半学期的试教学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准确定位。

看过一个调查,如今在很多学校的戏曲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教不好戏曲,盲生不愿学,不愿唱戏曲。对此,笔者也很困惑,自己对戏曲知识、唱腔也不太了解。在戏曲方面的基本功是非常薄弱的,在师范院校学习时所获的戏曲音乐教学知识几乎是空白,平时也大都比较关注钢琴、声乐、视唱练耳等基本功是否扎实,对戏曲不感兴趣,谈何培养引导盲生学好戏曲呢?教盲生学什么?怎么能教盲生呢?所以,在进行教学的定位时,笔者为盲生制定的目标是让他们能了解戏曲,喜欢戏曲,甚至会有模有样地哼唱一两段唱段。

3.优化教材。

对于盲生来说,大多数同学对戏曲较难理解和接受,不感兴趣。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对戏曲接触太少,不熟悉而造成的。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因此,诱发、培养并稳定盲生对戏曲的兴趣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戏曲教学中,笔者广泛收集,精心挑选。对初学的盲生,通常先让他们听一些蕴涵着戏曲音乐元素的经典歌曲,如:歌曲《看大戏》、《说唱脸谱》等,使他们自觉地关注音乐的母体。在盲生初步接受“包装”过的戏曲音乐之后,再接触戏曲。一般来说,笔者选择一些经典的、有意义的、短小、易懂、易模仿、朗朗上口的唱段,使盲生乐于学习,防止盲生望而生畏,因难而厌学。等盲生有一定基础和兴趣后,再教难一点的经典戏曲唱段。戏曲与歌曲不同,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盲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理解接受的。

首先,剧种的选择上,戏曲文化的教学内容要考虑的盲生的地域性和接受性。从人教版的教材内容来分析。五年级往上都有一些戏曲的欣赏,有京韵大鼓、京剧、评弹等等。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盲生对越剧和黄梅戏的喜爱程度远远大于以上几种。学习起来难度也没有那么大。

其次,选材的范围上,也比较开阔。盲六年级,有全盲生1名,其余有残余视力的6人。所以笔者教学时,不仅仅让盲生听一些唱段,也让盲生欣赏一些戏曲的脸谱、头饰、服饰等等,让盲生能从多方位了解戏曲,走进戏曲。

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加强知识的积累,做戏曲艺术的爱好者。

《音乐课程标准》在提升素质和修养中指出:音乐教学要想让盲生感动,音乐教师自己首先要感动。因为只有音乐教师自己首先走进音乐,盲生才有可能走进音乐。我们一味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盲生对古老的戏剧失去兴趣,指责盲生发现美、鉴别美的能力出现偏差,对现状的改变毫无用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培养教师自身的戏剧兴趣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带动自己的盲生。

作为教师,自己首先应是戏曲艺术的欣赏者和爱好者。试想,一个不喜欢戏曲的教师怎能去感染盲生喜爱戏曲,教授盲生学习戏曲?教师自身对戏曲的态度会给盲生潜在的暗示,从而影响盲生的学习态度。因此,在课下,教师要注重自身对戏曲知识的积累,收集一些剧照、精彩的唱段以及介绍戏曲家和戏曲知识的小文章,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看多听不同剧种的戏曲,精通一到两种戏曲,并能唱上几段,做一个戏曲“杂家”;在课堂上,应以自己对戏曲的积极热爱态度来带动盲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学习戏曲的良好氛围,并用有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优雅的手势、有腔有韵地演唱,将盲生带入一个如醉如痴的戏曲天地里,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2.独具匠心的设计,紧紧抓住盲生的耳朵。

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总是离不开构思精巧、充满新意的教学设计,而那些匠心独具的铺垫部分与诱人的连接环节则会不断地唤起盲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使其产生新的审美渴望,这就是从审美教育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过去的戏曲教学停留在单一关注戏曲音乐上,忽略了其综合性,戏曲从其表演形式上讲,包括唱,念,做,打四个部分,属于多种艺术能力相互渗透的艺术活动形式。如果仅仅靠欣赏和演唱是完全不能满足盲生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对戏曲音乐的审美情趣,采用盲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作为切入口,才能引起盲生的审美注意,能增加盲生乐学。本人结合第14册语文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进行音乐课教学,将戏曲音乐知识用抢答、必答题的形式进行教学,仿照《开心辞典》、《幸运五十二》栏目。例如:“我国戏曲采用那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等几个问题进行小组抢答,如有困难,去掉一个错误答案。这时,同学们脸上都挂着轻松地笑,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教学始终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在才艺大比拼环节,同学们都摇摇欲试,虽然戏曲唱得不那么纯正,但盲生这种精神,让做老师感到很欣慰。在两周前,全然不知戏曲音乐为何物的盲生,现在能相模相样哼唱几段。还有在京剧脸谱的介绍时,给盲生六张脸谱,让盲生“找伙伴”,结果,同学们很快地把黑脸的张飞,项羽结成一对,红脸的黄盖,荆柯找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毅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盲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结果自然印象深刻。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盲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在抢答和必答中,盲生又将这些知识相互交流,共享。这种在活动中了解戏曲知识,在活动中学习戏曲音乐的教学手段,培养了盲生对戏曲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深远的影响。再则,通过比赛又锻炼了同学们合作、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分享成功喜悦等人文因素。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在的盲生接触戏曲的机会太少,对此产生不喜欢的情绪,不喜欢常常源于不了解,而不了解是因为不接触。只要教师教学方法得当,相信盲生是会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兴趣。

3.让“名师”走进课堂,体验唱腔的韵味。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强、信息资源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在戏曲教学中,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VCD、多媒体教学,使盲生能用多种感官进行感受,将表演者的表情、动作深深地刻画在心里,对戏曲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戏曲是一种集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著名唱段不但把盲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盲生的艺术鉴赏力也得以丰富和提高。就我现在的水平也不能够做到言传身教,于是想到请一个个“名师”走进我们的课堂。在课中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绚丽多姿的脸谱、丰富多彩的道具无不体现出戏曲艺术的魅力。虽然我们无法让盲生走进戏院,但我们能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舞台效果,让盲生仿佛置身于真正的舞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