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后花园”到“百花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后花园”到“百花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是最富文化底蕴的教学,而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理想的作文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大智慧、大气度,更需要教师具有亲切自然的人格魅力。

一、学生日记的现状――一花独放不是春

翻阅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等一些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资料刊物,读到不少关于作文作文教学的论文和探索文章,其中不少学者、教师都从作文教学的各个角度进行了有效探索,其字里行间的真知灼见让人受益匪浅。然而细细看下来,发现在对利用日记来提高作文水平,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等方面的论著却很少,很少见到有对“日记―作文”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章。日记在作文教学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学生对日记的看法又是如何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从对日记的态度、原因分析、想法和对策及课外阅读等方面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在本校三、四、五年级学生之间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反馈,一方面学生确实对日记存在怕写、畏难的情绪,一方面也认为写日记对自己的习作有较大的帮助,处于一种“既爱又怕”的矛盾状态之中,类似于心理学范畴上的“焦虑状态”“两难情境”。

那么,学生对日记的兴趣低、压力大,甚至畏难厌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部分典型个例的问询,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缺乏对素材的发现和挖掘能力,以至于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即使有也很难具体地表达出来,沦为“流水帐”。(2)仍存在课业负担偏重的现象。尽管各门学科作业量不多,但一经综合就很多(有时包括英语、劳技手工,有时还有家长额外添加的辅导手册、特长辅导等等),完成上述作业之后再来写日记,就会因疲倦而导致应付了事,廖廖几行,失去了日记训练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后花园”,其作用和重要性不应被忽视,而应逐步加强和持续进行,使日记这个“后花园”开出姹紫嫣红的百花来。

二、激活学生日记的对策与措施――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以趣激活,在活中创新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就要忘记。”这首学生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朴实地体现了日记的一个记录功能。教师应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引导他们把身边熟悉的人、事、景、物表现在日记中,也就是说,素材的积累要做到以趣激活,在活中创新。

那么,如何做到以趣激活,在活中创新和发展呢?近几年来,笔者努力在兴趣日记上下工夫,对所教班级的日记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尝试。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题材(素材)的多样化

(1)读后感类日记

阅读量的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既可切实加强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习惯,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想象类日记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3)观察类日记

当学生在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时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这就是所谓的“我手写我心”。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4)采访类日记

如我让学生采访爸爸的童年,然后指导学生在日记中写一写《爸爸的童年》,学生写日记的热情高涨,写出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所以,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兴趣,更能增加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等交流与协作的机会。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日记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画一画游记路线图,或者写一写文章的提纲,理清线路,促进布局谋篇的能力,还可写一些诸如插图画日记、听故事日记、科普日记、活动日记等等。总之,日记素材就在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发挥日记的积累功能,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形式(手段)的灵活化

首先,我们应大力提倡或培养学生随时写日记的习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鉴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进行的“作文教学革命”的经验。简单地说,就是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学生每周写一篇稿件,向《班级作文周报》投稿,变“作业”为“投稿”,化“上交”为“发表”。如果我们坚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写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自然就能写出活泼灵动的文章,而不是那种“搜肠刮肚式”的日记。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多收看一些少儿节目、科普知识节目,多上网浏览等等,多方位扩大视野,增大信息量。我们要以一种“大语文观”(或称之为“大日记观”)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日记,要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实际应用需要的角度来对待学生的日记,兼容蓄备,多方位、多角度地发展学生的运用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二)以导激情,在导中探路

日记作为语文阅读、习作教学的一个“后花园”,一块最有效的笔耕场地,如何做好“读写结合”,避免自然性、机械性、随意性,做到跟小语教学同步发展,值得探究。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其在遣词造句、修辞布局、谋篇立意上均可作为优秀范文。因此,我们在教学之中或之后应有意识地渗透、指导,抓住其中一点或几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既给学生一个写作的“阶梯”,又让他们用力攀登。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其山水“静、清、绿;奇、秀、险”的描写,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描写优美,修辞丰富。当学生已经对此了然于胸时,我立即让学生对家乡的景点――官岩山进行仿写。由于理解得较透彻,因此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对于修辞的借用、词汇的迁移、结构的模拟都能运用自然,心中有数。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官岩山真奇啊!光秃秃的山头真像天上老寿星高高突出的额头。那南峰上的一排小松林,真像他老人家的那道长寿眉,慈祥可亲。官岩山真险啊!‘菜刀北’刀砍剑劈,薄薄的一道崖缝深不可测,望上去令人心惊胆寒。官岩山真高啊!云雾在半山腰缠绕,如仙人的飘带。山间绿树红花,庙宇亭台忽隐忽现,简直像人间仙境一般,让人浮想联翩……”

这种成功的仿写所带来的巨大效应是不应被我们每个教师所忽略的。仿写就如一道桥梁,拉近了从课内阅读到课外独立写作之间的距离,架起了从知识学习到能力运用之间的桥梁。这种仿写日记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仿中有变,仿中有新,仿中有创”,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真正的作文提升过程应该是一个“积累、感悟、创造”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日记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个责任,担起“桥梁”重任,让学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后花园”里尽情尝试播种,那么不久的将来,日记的苗圃定会盛开出绚丽多姿的习作之花,从而真正成为我们所盼望的百花齐放的花园。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