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操刀手术就像大师表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操刀手术就像大师表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上从医之路

大众医学:您是如何走上从医之路,成为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

赵玉沛:我1954年7月生于吉林长春。1970年,我初中毕业升入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学习基础医学技术,之后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做了6年医学技术员。那时经常和手术器械打交道,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医学功底。1977年恢复高考,听说这个消息我非常激动。我数理化底子薄、基础较差。为了考上大学,高考前的3个月,我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到深夜。记得当时桌子上的书足足有半人高,但凭信念我硬是把这些书一本本地啃掉了。好在辛苦没有白费,我顺利考上了白求恩医科大学,有幸成为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大众医学:毕业以后您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后来,您到美国留学,有机会留在国外工作,但您还是选择回到协和医院。

赵玉沛:是的。我1 982年进入协和医院做医生。这是一所久负盛名的医院,在这里的工作实践对我个人帮助很大。后来到美国留学,也的确面临着留在美国的诱惑,但我还是选择了回国。其实,当时并没有多么崇高的想法,完全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情:即不能让担保我出国的导师朱预院长受影响。还有,就是在内心深处,我热爱协和医院,热爱这里的这份事业。

手术艺术的精品

大众医学:您是世界上知名的胰腺外科专家。众所周知,胰腺癌有“癌中之王”之称。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球的医学难题,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肿瘤被认为是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方法,也几乎成了患者生存的最后机会。因此,胰腺手术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复杂。您是如何面对这类手术的呢?

赵玉沛:的确,胰腺癌患者术前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手术本身难度也非同一般。胰腺周围组织器官较多,肿瘤的浸润和侵蚀可波及很多脏器及血管,需要~并切除,然后再逐一加以吻合,以恢复消化道、血管等系统的完整性。这是件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尤其是胰腺肿瘤与血管粘连得非常紧密时,稍稍分不好,就容易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大出血等意外情况,足以让患者的生命稍纵即逝。所以,每次手术前后,我们都要进行周密的研究分析,包括组织研究生及高年资的医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掌握最新进展,用理论武装头脑,对器官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了然干胸。还应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的生长特性。此外,要讨论手术治疗方案、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手术后的护理等,并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意外预先做好应对准备。患者以性命相托,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总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关注细节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大众医学:那么,您在实际操作此类手术时,有没有遇到过紧急情况呢?

赵玉沛:当然有的。比如,有一次给一位70多岁的老人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做到一半,病人突然出现了室颤、房颤,手术被迫中止。手术进行到中途,病人腹腔已经打开,一些脏器也都被切割下来,怎么办呢7只有先处理好病人的心脏问题。相关科室大夫都赶过来了,给予了及时有效的抢救。直到病人心脏恢复正常,才得以接着做手术。手术历时近6个小时,病人最后终于被挽救了过来。

大众医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手术中发现意外的概率较其他手术高。但即使手术再危险、复杂,您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如。而且,见过您手术的医生,无不感叹您手术做得又快又好。而您的弟子形容您操刀手术就像大师表演”。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赵玉沛:首先,必须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这是基础。自从1982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后,我做了大量腹部外科手术,通过实践对器官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非常熟悉,能了然于胸。其次,要理解病人、严格要求自己。给病人做手术有两个“事关重大”。一是事关病人的生命安全,病人一生中也许就做这么一次手术,做好了,病人终身受益。二是事关医生的声誉:医生要把手术当作一个精美的艺术作品来完成,手术要做得精细。

大众医学:但在实际中,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听说您每天工作时间基本在12小时以上,有时多达15个小时。因为长年累月长时间站立做手术,还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从1995年到现在,您每次都得绑着护腰上手术台。

赵玉沛:我一直秉持这样一个理念:如果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就不能按8小时工作制来为自己的生活设限。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需要在手术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目的还是要把手术做好。即使最后已累得筋疲力尽,也应该一丝不苟坚持把最后的环节做到完美。另外,无论多忙,医生都应该乐于查房。我坚持周一到周五下午的查房,尤其是自己主刀的病人,不但术前看,术后也看。去病房看一眼,自己放心,病人也安心。

多为病人着想

大众医学:作为外科医生,手术是您的拿手好戏。但您并不依赖手术,如果能采取保守治疗,您会尽量选择非手术疗法。您是怎么考虑的?

赵玉沛:首先,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如果效果一样,肯定会从减少病人痛苦的角度出发,选择非手术治疗。当然,有些病例看似需要手术,实际上通过非手术方法也能取得同样的疗效。这种情况下,需要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多加以思考,并敢于创新疗法。曾经有一位60多岁的病人,体检时发现腹腔内有个约13.3厘米×8.7厘米的淋巴管囊肿。按照传统的做法,这种情况就需要开腹进行切除。但经过观察思考后,我觉得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即不开腹,直接进行腹壁穿刺,把囊肿液体吸出来。结果,用这样的方法治疗后,病人囊肿消失了,而且一直没有复发令人欣慰。

大众医学:听您学生说,您对手术追求近乎完美。一次给一位患有腹膜后肿瘤的小姑娘做手术,由于术前还不能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您的学生在开腹时切了约10厘米的口子,您看了后觉得刀口大了点。手术本身很成功,似乎刀口长一点或短一点并不伤大雅。您为什么还对此有些不满意呢?

赵玉沛:手术刀口可先开小点,之后需要的话再开大。我们做外科医生的,宁可自己辛苦些、麻烦点。当时那位病人是位年轻姑娘,更有爱美之心,肯定不希望自己身上的伤疤很大,我们要尽量多为病人着想。

大众医学:您200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2007年起担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有句话说“全国患者奔协和”,像协和医院这样的大医院,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肯定比较突出。您作为医院管理者,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

赵玉沛:病人的口碑是医院最好的广告。作为医院,要多为病人着想,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协和门诊“挂号难”现象确实比较突出。为缓解这一难题,我们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和政策,增加了出诊医师人数和每位医师的出诊量。这样一来,协和医院的门诊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医院有限的空间更显拥挤。于是,我们把原收费窗口在高峰时段改为挂号窗口,使挂号“长队变短”。采取这些办法后,病人“挂号难”的问题较以前缓解了许多。

手术室之外的生活

大众医学:2007年上半年,您被授予“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这件事对您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荣誉,您是如何看待的?

赵玉沛:中国普外科队伍人才济济,比我优秀的名家也不少。之所以把这个荣誉给了我,主要是因为我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的主任委员。这是对中国外科界的认可,我其实是代表中国的普外科同道接受这个荣誉。

大众医学:您既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同时又是医院的行政领导。您是怎么平衡这两种职责的?

赵玉沛:要把两件事同时都做好,并干出一番成绩,主要是因为我有两个团队。一是业务上的团队,即临床一线的医生们,他们一丝不苟地帮我打理着医疗、教学、科研上的很多工作。二是行政团队,即各个科室的行政人员。医院的很多行政工作,包括一些医疗纠纷,他们都能及时处理好。在这两个团队的协助下,我才既能专心于医疗工作,又能做好管理工作。

大众医学:您现在除了医院的事,还要带学生。您本人也特别尊重您过去的导师。还听人说,您的家庭观念很强。是不是这样?

赵玉沛:学生们是事业的未来,应该培养好他们。这不仅是指在科研、工作上的指导,对他们的生活也要关心。我的一些弟子已成家立业。说实话,我连他们孩子多大了,在哪儿上学都知道。我也非常感谢我的两位导师朱预教授和蔡力行教授。现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早已退休。但每年的生日,我都会带着弟子们为二老庆祝,同时也用行动使学生们形成尊师重教的习惯。我是一个家庭观念特别重的人,从来不以工作忙而忽视家庭。只要有时间,就会尽量多陪陪家人。工作再忙,妻子和女儿提出的要求,我一定会办好。当然,她们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