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地城市快速路改造设计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地城市快速路改造设计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某山地城市快速路改造设计情况,对山地城市快速路的建设进行初步总结,提出可供读者参考的山地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和设计需考虑的重点、难点。

关键词:道路; 山地城市; 快速路; 改造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a mountain of reform of the design of urban expressway, the mounta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xpressway preliminary summary, put forward the available for readers to the hill country of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xpresswa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sign to consider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Keywords: road; Mountain city; Expressway;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地城市指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和地形崎岖不平地区的城市,形成与平原地区迥然不同的城市形态与环境,城市中心多沿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地布设,形成多组团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根据最新《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修改了以往相关规范对快速路部分控制的内容,定义快速路为全部控制出入的连续流交通设施。在此条件下,在山地城市中将既有高速公路改建为城市快速路,对节省造价,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既有高速公路改建为城市快速路的意义

1、山地城市发展特点

地形的分布特征对城市形态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用地布局与建设条件好的用地契合度很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易形成遍地开花,多中心多组团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山地城市经过多年的前期发展后,其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变化为由以河谷、平坝开发为主向丘陵区发展过渡;表现出空间资源较为紧缺,城市可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的特点。

2、山地城市高速公路发展特点

山地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根据其多组团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常建有联系各组团间的高速公路,以满足各城市中心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这些高速公路在山地城市中依山而建,采用公路建设标准,解决点到点长距离的交通运输需求;或环或直,自由分布于城市各组团间。

3、高速公路改建城市快速路意义

在空间资源较为紧缺,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的山地城市中,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组团间界限日益模糊的情况下,利用既有高速公路,改建为城市快速路,服务于整个城市空间,既避免了重新开避快速交通走廊,占用大量城市建设可用地面积的不利影响,又达到了节省造价,减少环境破坏的目的。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的区别

高速公路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城市快速路指全部控制出入的连续流交通设施。

从两者的定义的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具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其交通流运营特征相同,均为全部控制出入,且为连续流;其区别主要分为两点:

1、功能的侧重点不同。高速公路侧重于点到点长距离的交通运输功能;城市快速路则更强调城市片区与片区之间的交通服务功能。

2、相交道路的处理方式不同。高速公路由于相交道路较少,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城市快速路中,由于相交道路多,利用辅道可形成平交,通过控制主线车流进出口的方式保证快速路的快速通行能力。

3、服务对象不同。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以大量的货运交通运输为主;城市快速路则以大量小型汽车的运营为主,服务于客流交通。

三、快速路改造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1、设计时速的选定

城市快速路中,对快速路的最低设计速度规定是60km/h;高速公路中对最低设计速路规定是80km/h。因此在高速公路改建为城市快速路的建设过程中,既有高速公路的平纵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设计时速的要求,但为了提高快速路的运营效率,保证为城市交通发展未来交通需求的增长留有余地,一般情况下,不应降低既有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应按原设计时速进行改造设计。

2、快速路改造实现形式

目前快速路的实现形式主要有隧道形式、路堑形式、主辅路形式、高架路形式等。在既有高速改造为快速路的设计过程中,应灵活应用,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特点,在对安全、功能、造价等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1)隧道形式

隧道形式一般用于城市快速路两端联系紧密,且快速路穿越的地区对环境保护要求比较高及红线受控的情形;快速路穿越江河、铁路站场时也可以考虑采用隧道形式。

隧道形式快速路的优点是对环境影响小,占地少,缺点是造价高,对通风、事故排除、地质等要求条件高。因此,除环境、用地敏感地段外,一般情况下不全线采用隧道形式,而只在快速路部分节点处采用隧道形式。

(2)路堑形式

路堑形式快速路车行道低于临街道路路面,主线车道与地面道路的高差不少于车辆净空要求,辅路与两侧街道处于同一平面,并相互连接。路堑式快速路的优点是可以减小主线车流对沿线街区的干扰和噪声,横向道路可以跨越,有利于交通控制,缺点是对地形要求较高。

路堑形式快速路适用于地势平坦、少雨、地下水位低、河道少、桥梁少、排水设施好的城市。

(3)主辅路形式

主辅路形式快速路的车行道与相邻建筑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一般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城市,横向交叉道路间距较小的路段,以及新建城区、城市改造、用地较容易、能满足横断面布置的路段。

主辅路形式快速道路的优点是同时保证了快速路的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节省造价,利于实施,缺点是分割城市,道路两侧居民过街不易,沿线道路必须右进右出,进出不易;但可以通过设置车行下穿道(上跨桥)解决,采用此方式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此外,沿线路段还必须设置行人、自行车过街设施。

(4) 高架路形式

高架路形式快速路是以高架桥梁在道路上空形成连续通行的快速路,它与所有横向交叉道路均成立体交叉,与地面道路交通互不干扰。

高架路的优点是立体使用道路空间,能够增加道路有效使用面积;高架路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快,无平面交叉,安全性好。高架路适用于建筑密集、地价昂贵、交通繁重、地形条件受限制、红线宽度较窄、沿线交叉口多和横向干扰大的路段。高架路的缺点是噪声污染、影响城市景观、防灾效果差、造价高。

这几种方式是常用的快速路改造方式。仅针对行驶功能来看,隧道式和高架式是最优方案,但建设和管理费用巨大。若在中心城区,用地方便,路网密度小,为节约造价,采用主辅路形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且视线好,景观性好,重要节点若再采用立交处理,是能够既保证快速功能、服务功能,又节约资金、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路堑形式宜在地势平坦的少雨地区采用,这种方式是一种造价低、处理方便、行之有效的方式。

3、主线改造

随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原来由于山地城市高速公路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在既有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的过程中,对现状主线平纵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易造成交通事故的路段应进行线形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主线进出口及立交设置

既有高速公路主要解决的是长距离、点对点的交通运输问题,在改造为城市快速路的过程中,因道路功能的转变,必然涉及沿线片区城市道路的接入,以提高快速路的服务功能,对沿线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大化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改造过程中必须对快速路沿线城市道路的接入进行充分的论证比选,在保证满足规范要求的出入口间距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开口,保证快速路服务功能得以实现。

4、快速路的附属设施

同样,在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过程中,应注重快速路不同于高速公路的附属设计的设计,例如:增设沿线照明及给排水系统,沿线应保证设置专供人行的检修道等。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的骨架路网,随山地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市周边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意义重大,以满足城市内外交通的快速转换。在改造设计中应充分认识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的功能转换,从新的角度出发,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做好既有高速公路的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