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诗歌修辞手法鉴赏的考与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歌修辞手法鉴赏的考与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诗歌鉴赏也是高考语文必考内容,赋分一般在8-10分,但学生得分率仅在25%左右,是一个考生痛苦,教师迷茫的题。究其原因除了学生阅读积累不够外,阅读方法不当也不容忽视。本文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诗歌 修辞 鉴赏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诗歌鉴赏也是高考语文必考内容,赋分一般在8-10分,但学生得分率仅在25%左右,是一个考生痛苦,教师迷茫的题。究其原因除了学生阅读积累不够外,阅读方法不当也不容忽视。2013年四川省高考诗歌鉴赏题《九日和韩魏公》中的第二小题是一道修辞手法鉴赏题,从考生答题来看,教学中可探讨处甚多。

一.试题回放与分析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

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

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

自把新诗百遍开。

(1)“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从试题设计上看,本小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中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结合注释和文本读懂全诗大意是做题的前提。首颔两联在叙事中抒情,既叙述了赴丞相家宴、陪伴诸儒之事,又抒发了感激、自谦、伤老之情,东阁典故虽深也不妨碍理解大意。颈联对比巧妙为历代评家所推崇,直接抒发了作者韶华早逝、壮志难酬之悲。尾联以景结情,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刻画了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诗人形象。

从对偶的特点入手,佳节对壮心,久对偶,愁里过对壮心来,形式对偶,内容往往对照,因而久与偶成对比,久处愁中(不才、华发)则忧,偶醉佳节(生壮心)则喜,忧喜对比,细读文本,答案自然而来。

我们再看“评分标准”:

①说明表达手法的抒情作用给1分。未点明“忧愁”或“壮志未酬”等不给分。

②对比的三种作用每个给1分。即:佳节时的忧和喜(佳节与愁);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壮心与酒);“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每个给1分。本题已经点明表达手法为“对比”,另说其它手法不给分;点明对比,但在作用表达中未使用“突出”“强调”“充分表现”“深刻表达”“淋漓尽致”等术语而只用了“体现、表达、表现、抒发”等词语不给分。本题中对第三联进行翻译不给分,出现“而”“却”等表示转折暗含对比的词语可酌情给分(如:“遇佳节却忧愁”这种表述暗含“喜”与“忧”的对比)。

③说“对偶”“拟人”等手法(多说或错说)不给分,手法对情感错给1分,手法错情感对给1分,手法分析对情感对给分(妙处对一个给1分),手法分析对情感错不给分。

评分标准强化了对比内容的具体分析、抒情作用的准确表达、表达效果的准确表述和对套用、滥用术语的回避。

总之,2013年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表现出“回归学科根本,引领教学改革”的命题导向,试题具有熟悉、新颜、深意的特点。熟悉表现在选材贴近生活与教材,选取苏洵巅峰之作。新颜体现在能力层级有变化,指定表达技巧为对比,不需另作判断,降低了难度。深意表现在:一是知识考查强化基础,诗歌只考查对比;二是过程考查关照教学,高考题与教学相结合,做到回到教学中来命题。

二.考生答卷的反思与探究

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妙在运用正反两面对比,简明深刻的突出后一句“壮心”,来表达出诗人雄心不减,壮心依旧的情感。

示例二:诗歌把“愁在佳节过”与“壮心醉中来”做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苦闷,以及对自己年事已高,但仍雄心壮志为国效力的情怀展现出来。

示例三:“佳节就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佳节”与“壮心”对比,这两句诗对仗加对比,佳节之际想到自己的壮心未酬,时间一日日地度过,而壮心却只是偶傍,由佳节想到愁绪,更是由壮志未酬的无奈,只能借酒消愁却是愁更愁的情感。在对比上步步推进,情绪更浓,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愁绪的情感。

以上示例出现以下特点:一是多说,重复点明对比、正反对照等(如示例一、二);二是少说,不能从文本语言和思想内容上研读,分出层次说出妙处(示例二、三);三是错说,包括对比项错配,对比项与作用错配,表达效果的关键词(如:强调、突出、生动等)错用(示例二、三)。总的来说,审题不到位,答题方法不当;结合原文具体分析不够;有术语无内容。

高考试题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无外乎比喻、比拟、对比、双关、借代、用典、设问、反问、烘托、衬托、渲染等,从其表达目标来看,或用来描绘刻画事物,或用来强化抒发感情,或用来表达观点态度。我们不妨把前者叫作“象形”类、后两者称为“表意”类,前者的表达作用是具体、生动、形象,后者无非是含蓄、委婉、深思、感人、深化等。

在鉴赏修辞手法时不妨从类型、本质特征、表达效果(关键词)三方面分析把握,如比喻(象形),描绘或渲染意象(本质特征),绘物则体现特征,形象生动;说理则生动、浅显、具体(表达效果);再如渲染(表意),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描写(本质特征),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渲染氛围(表达效果);用典(表意),用事、引文(本质特征),用事可借古抒怀,引文可加深诗句意境,促人联想,意在言外(表达效果),等等。

总之,从功能上看,比喻、比拟、烘托、衬托、对偶等侧重于描绘刻画(象形),渲染、借代、用典、双关、设问、反问、夸张等侧重于抒发感情、说明事理(表意)。从表达效果上看,有的使事物特征更加明显,形象更加生动,事理更加浅显;有的用来强化感情,深化主题,增强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有的使语言富有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因此,教学当求准求精,手法判定准确,作用表述明确,术语使用精确,切记拦河撒网(术语堆砌)和张冠李戴(术语滥用)。

教学,顾名思义,要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教学当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师当乐于教研,精于教研,才能摆脱诗歌鉴赏的尴尬处境。

(作者单位:四川省万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