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笔端的舞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笔端的舞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针对高校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物造型能力薄弱的特点,作者在素描课程中设置了“形体与线条”的课题,要求学生利用时装摄影图片为研习和描绘的素材,对人物进行结构剖析、慢写、简化笔数的速写、强调造型感受的速写的系列渐进式训练。在对人体结构有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存在于人体动态中的美妙节奏,通过简化笔数的方式予以提炼表现,最后做进一步强化造型感受的表现,受到学生的欢迎。文章就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及结果做详细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速写形体线条节奏感受

一、速写的重要性

1.学生造型能力薄弱成为当今高校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

笔者一直在所在学院担任素描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深感相当数量的学生造型能力薄弱,即对事物进行造型的过程中缺少迅速捕捉对象比例关系及特征的能力;离开照片便寸步难行,对进一步艺术创作构成极大的困扰。这已成为当前高校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艺术专业的一再扩招,学生入学前所受的短期应试训练,死记素描表现规则、死背几个人物动态和衣纹就上考场应试,所以入学后学生其实仍不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对人物的表现上更加困难,对人体结构缺乏了解,表现时犹疑不定,形体比例严重失调。(2)当代艺术对绘画观念的巨大冲击,设计领域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过分依赖,造成高校中手绘能力的被忽视和训练的一再弱化。

2.强化速写训练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素描写生、强化速写训练。素描写生的目的是使画者获得造型能力,即控制把握形象的能力,从而引导并激发创作潜能。速写则是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简约的线条捕捉对象的面貌特征,所以是对眼(观察力)、手(表现力)、心(分析及感受能力)三者合一的高难度训练。人物速写是其中最具难度的部分,要求画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意识,还需要对人体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具有敏锐的观察及感受能力。所以强化速写有助于学生培养整体的观察能力、快速敏锐捕捉对象外形特征的造型能力、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另外,通过速写这种观察生活、即时记录感受的方式,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大脑的图像储藏,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趋向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我们的图像默写能力,进而培养我们的创作力。所以速写是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经途径。

二、人物速写教学新尝试

人体是世间最美的形体,处处体现黄金比例而富有节奏美感。人体又是一个复杂而协调的有机整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部位的动态变化必然会对其他部位产生影响。所以要研究人体的生理结构,观察体会存在于各种动态造型中的不同形式的平衡、对比及协调,并予以提炼、概括、集中地表现。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增进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掌握人物速写的关键技巧,提高线条对形体及感受的表达能力?笔者最终设计了如下课题:

名称:形体与线条

目的:对观察力、感受力、结构理解能力、形的概括提炼能力的综合训练。

内容:选择时装摄影的图片,做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动态人体的骨骼及肌肉结构剖析;(2)慢写,形体及衣纹结构分析、材质表现;(3)速写,简化轮廓线,尝试十笔以内线条完成形象;(4)表现造型感受,手法工具不限。

1.时装摄影图片是研习人体及衣纹的绝佳题材

如果采用写生的训练方式,模特不理想是笔者在以往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其实除少数院校如美院等有自己的专属模特,其他大多数院校的模特都是临时聘请的,都是长相和身材普通的男女,外形标准的极少。所以让初次接触人物绘画的学生,一开始就画那些面容枯槁松弛或发福变形的人体,实在不利于对标准人体结构的正确了解及认识。再有动态缺乏变化,非专业模特一般只有几个坐或站的姿态,有的模特动作僵硬死板,表情呆滞,整体形象缺乏美感,难以调动起学生表现的激情。

而时装摄影图片在杂志或网上非常容易收集到,也是我们闲暇时的一份视觉享受。这么好的素材为何不加以利用呢?时装模特优美标准的体型、变化多端的动态和造型,实在是研习人体结构及动态的绝佳素材,各种材质的面料与身体的包裹缠绵与离合变化,也是观察表现衣纹的好题材。其实还远不止这些,一幅优秀的时装摄影作品所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和心灵触动,可以使人从中体会动态、平衡、张力、节奏、激情、旋律、时尚、唯美、夸张等等。所以笔者萌发了将时装摄影图片作为训练题材的想法,当然有条件的话,模特写生有着图片写生无法比拟的现场感、便于全方位观察的真实感,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摄影图片作为训练的有效辅助手段加以利用。

2.慢写是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为速写做前期准备

学生入学前接受的人物造型训练有限,所以在课题开始之前,笔者会发给每人一份人体结构图,要求他们默记下对体表产生影响的主要肌肉的形状及位置。然后结合时装摄影图片,为学生作对象形体动态及结构剖析。通过横向的“肩线、腰线、髋线”三线与纵向的“动态线”把握人物的动态,把握关键骨点及主要肌群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优美的形体。笔者鼓励学生练就一双透视眼,能透过外在的服装看到最本质的躯体结构,这样才能稳稳把握住人物的动态和造型。

接着是慢写训练。所谓慢写,是指不追求速度,在运笔描绘的同时,允许自己有相对宽裕的时间进行观察、理解、思考、归纳、取舍,是对结构、形体、材质进行反复研习、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为速写做前期准备。慢写表现上可以以线造型,也可结合调子,采用线面结合的手法,甚至可以局部结合彩铅或色粉笔进行表现。

3.简化轮廓线(甚至限制笔数)的速写训练方式,是对观察力、结构理解能力、形的概括提炼能力的综合训练

线条是速写的基本造型语言,线条灵动、直接而富于变化,是最原始、单纯、质朴的造型语言。速写中的线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造型线,它是反映和表现形体的线,即形体的轮廓线和内结构线。另一种是象征线,这种线是个性化、抽象化的产物。还有一种称为表情线,它不受所描绘对象的约束,是出于作者对描绘物象的感受,是艺术家被对象唤起的感情的流露。”①速写的用线,除了具有描叙性外,还可以具有表现力,这才是速写真正的魅力所在。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画人物速写大多是应试速写阶段的描叙性的线条,对人物做记录式表现,缺乏思考、缺乏激情,作品自然显得平淡而缺乏感染力,难以打动观者。在笔者的新课题中,线条的描叙性在慢写阶段得到训练,而接着的简化轮廓线则是有效提高线条表现力的训练。

简化轮廓线是指面对对象进行有所取舍的表现,即能够判断及抓住关键性的线条和部位,大胆舍弃无关紧要的部分及轮廓线条。轮廓线包括两种:外轮廓线——主体形象与背景的交界线,内轮廓线——物象内在构成部分的交界线。通过对物象内外轮廓线的有无、虚实、长短、强弱的处理,就可以达到塑造刻画表现对象的全部效果。其实没有具体画出的一根线或者一个暗示的边缘,在视觉上都会具备某种神奇的吸引力,令视线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断开或不连续的线条并不会给观看带来问题,因为眼睛的完型本能能够很好地使轮廓完整。所以“尝试适时地省略一根线条,而这根线条的空白将带来强大的视觉效果”②。

人体本身因为各部分的黄金分割比例而具有节奏美感,随着各种倾斜、弯曲、扭转动作的产生,形态上发生更丰富的变化,产生力量的紧张和松弛、线条的集聚与舒放的各种美妙变化。所以可以说存在于一个动作姿态中的节奏感就是其美感的灵魂所在,是我们观察和表现时的重点,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提炼和表达。切忌记流水帐式的平均表现,应该保持敏锐善感的感受力,抓住一个动态中最动人的主旋律,用最简约、概括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表现出来。画面有了取舍和强调,便具有了节奏的美感,不会平淡和琐碎。

限制笔数(十笔完成形象)是有效的训练手段,学生摆脱以往观察及表现的麻木,大脑被逼运作起来做出选择:选择何处开始,经由何处而结束,强调哪里,省略哪里。要求能够一眼抓住一个动态的关键点和线条,大胆省略无足轻重的部分,这是需要洞察力及判断力,需要一点胆量和魄力的。努力做到惜墨如金,笔笔精彩。好的速写具有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最简单往往也是最丰富的,“以无藏有”,通过轮廓线的简化与省略达到想象上的丰富与力度。

4.造型感受训练,培养敏锐的造型感受力

感受力是身为艺术家或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能为艺术创作打开灵感的源泉。感受是创作的前提,艺术家应当具有强烈的超常的艺术感受力,能发现蕴藏在普通事物繁杂表象之中的美感。敏锐的观察力及感受力是从事艺术创作的重要品质,也是艺术家造型能力的重要标志。时装摄影中个性各异的美丽精灵,天才设计师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服装造型,演绎着各种类型的美的极致,带给我们各种强烈的视觉感受。造型感受训练就是要求学生用最纯粹简练的视觉语言,去粗存精,提炼造型背后蕴藏的灵魂,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印象。在表现之前,笔者会启发学生尝试面对造型找寻一两个关键词,如轻盈、流泻、缠绕、冲突、迸发等,抓住并将感觉融入笔端,不拘泥于具体的细节而落笔大胆地表现内心感受,在形体的理性把握与服装造型的感性夸张之间掌握平衡,收放有度地予以表现。

结语

绘画和舞蹈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对节奏和韵律的把握。具有旋律节奏的画面,如同一首曲子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可以体会这种画面的运笔过程中笔端的变化,恰似一个舞者在纸面上舞蹈,或升腾跳跃,或低蜷滑行。于是萌生了“笔端的舞蹈”这一诗意的比喻,这也作为笔者课后速写汇报展的名称。如同舞者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转圈和跌倒,才有舞台上精彩炫目的表演;必须努力练习,付出艰辛和汗水,才能达到用笔端在纸面上舞蹈的自由境地。

注释:

①郑皓.谈人物速写的教学[J].今日科苑,2010(2).

②丹尼尔·M·曼德尔洛维兹,等.素描指南[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78.

参考文献:

[3]张存洁.浅析人体素描写生与创作的技法[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0(5).

[4]于艾君.素描研究·方位与语态[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