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汀类药物脑卒中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汀类药物脑卒中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血脂为主,此外,还具有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病预防观念的转变,他汀类药物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我们就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能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还有卓越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预防脑卒中机制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有所增加。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受到关注,许多学者在临床中对脑缺血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脑卒中发生进行了观察,对他汀类药物在脑卒中预防和治疗的机制作了大量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稳定斑块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斑块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都是非出血性、非梗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Crisby等[1]通过对用普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取自颈动脉内膜上的标本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斑块的稳定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免疫活性明显降低,而胶原的含量增加,凋亡细胞减少。何氏[2]也在临床上观察到他汀类降脂药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并建议常规用于二级预防。

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C反应蛋白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期蛋白,其血浆浓度的高低往往是判定炎症反应轻重的特异性指标。李氏等[3]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口服普伐他汀20mg/次,每晚1次治疗,检测血清CRP,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CRP水平均于1周左右达到峰值,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降低细胞血清黏附分子含量:王氏等[6]对87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洛伐他汀20mg口服,每天1次,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水平。发现治疗后血清CRP和sICAM-1的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

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唐氏等[8]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11例动态观察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住院15天后对照组CD62P出现升高现象,而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CD62P升高被抑制(P

对脑梗死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张氏等[9]对84例病程3个月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观察,应用普伐他汀治疗12周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及血中一氧化氮浓度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一氧化氮浓度显著增加(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而认为脑梗死患者应用普伐他汀降脂治疗同时可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资氏等[14]对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口服辛伐他汀治疗,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也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在发病3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

随着近年来对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临床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临床发现脑卒中及反复TIA发作患者,常常伴有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情况,常规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稳定斑块,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松彬,唐维国,等.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浙江实用医学,2005,6(10):392~393

2 李楠,张宇红.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2反应蛋白的影响.临床荟萃,2006,21(1):41~42

3 曹红,孙长凯,等.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2):160~163

4 郑胜哲, 金鲜花,等.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4,27(4):289~290

5 王洪新,梅元武.洛伐他汀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中国康复,2005,20(1):25~26

6 金玉玲,朱晓峰,等.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对阿伐他汀钙干预的反应.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68~69

7 唐维国,何松彬,等.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浙江医学,2005,27(10):787~788

8 张建平,张新颜.普伐他汀对脑梗死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医药产业资讯,2005,2(20):16~17

9 资晓宏,赵志鸿.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3):35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