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心描摹 彰显个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心描摹 彰显个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文章中出现的人和事件的数量,写人类记叙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一事一人。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首先,要确立中心。文章的中心要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先从人物诸多的品质和特征中提炼,然后加以展示和呈现。其次,要选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即典型事件,事件典型方能“以一当十”,要透过人物真实的事件,表现出人物的品质和特征,从而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2.几事一人。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首先,要为服务文章中心而选取事件。将人物不同时空的事件聚合在一起,并围绕中心取舍。其次,要注意所选材料的侧重点。不同的事件能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和精神,多个事件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再次,要有针对性地截取和剪裁,将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加以叙写。最后,要注意材料的组织和衔接。选取的几件事,要注意其内在的联系;要合理安排顺序、详略;要注意事与事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3.几事几人。通过几个事件来表现群体特征。要写好这类文章,关键是要注意事件的集中性和把握群体的共性。

写人类记叙文,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素要齐备,情节要完整。2.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面貌。写人类记叙文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用人物的思想品质来教育并感染读者。3.立体展示人物个性化的形象。描写人物的特征,不是将人物脸谱化、概念化,一个人只写一种特点,而是要写出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4.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只有细节描写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5.重视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是事件演绎的空间。6.塑造人物要真实,要典型。真实性是指事件的真实,典型性是指性格和精神具有广泛性。

1.肖像描写,勾勒人物外貌。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进行的描写。它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外貌描写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简笔勾勒人物的具体特征,也可以详细描写人物的外貌。通常是选取人物特征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通过贝多芬的穿着来表现他不拘小节:“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又通过面部描写来表现其坚毅的性格:“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2.动作描写,让人物活动起来。

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如鲁迅的《社戏》一文中写小伙伴们熟练的撑船动作,表现出孩子们的能干:“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3.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教养等特点。如《社戏》一文中双喜的语言描写很能表现他聪明能干的特点:“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短短几句,就解除了母亲的顾虑。

4.心理描写,显露人物喜怒哀乐。

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包括其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心理剖析、内心独白、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纠正鲁迅的错误后,鲁迅有段心理描写:“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到:‘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又如习作《等待的滋味》中写“我”因找不着妈妈而焦急的语句:“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

5.环境描写,绘出人物生活空间。

人物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因此,环境描写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和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大类。

自然环境描写又叫景物描写,其作用主要有: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性格。如《社戏》对夜景的描绘,交代了孩子们活动的自然环境,又反衬船速飞快,侧面褒扬农村小伙伴的撑船技术。又如《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为少年闰土的出场勾勒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有时也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如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够灵活运用以上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定会丰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哨卡,在高原之巅

吴颢

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哀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选自《课外阅读》2006年第7期)

【写作借鉴】

本文通过写哨卡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边防战士的顽强意志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文中对相关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都进行了描绘,突出了环境的艰苦。

文章多处对艰苦的环境进行了描写,其作用有:

1.交代故事背景,引出故事。开头即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风雪弥漫之中的高山哨卡,以及顶风冒雪艰难行进的十余名军人。读者会由此想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发生在这些人身上。2.突出环境之恶劣,反衬战士们坚强的意志。“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3.营造环境,升华主题。“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这一段文字,既是实写自然环境,也是虚写战士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文章通过环境描写结尾,干脆利落,同时,又让读者回味无穷。

片段一:

“我先示范。你要看清楚了,这是后翘板。”说完他就跳上滑板,“哧溜”一下滑了好远。他左脚慢慢向外挪,一直挪到边缘。忽然,“”的一声,滑板飞到了一边,他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直揉屁股。边揉边对我们说:“后翘板就是这个样子,懂了吗?”

点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综合运用,使人物更加鲜活,场面更加生动。

片段二:

张籍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动手写信。可他刚提笔写出“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你们可好”时,却发现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回想自己这15年在洛阳的打拼,如今也只是普通的打工一族,薪水不高,既没有在父母身边尽孝道,又没为家里作贡献,心中多少有些愧疚。兄弟姐妹也让他牵肠挂肚,特别是小妹妹,张籍走时她还是一个三岁的小姑娘,如今应该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多想看看她啊!还有大哥,为了让弟弟妹妹能够读书,熬到25岁才成家,大哥到如今应该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了吧。还有……

点评:细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张籍写信时的万千思绪。

片段三:

他如火烈鸟一般,他的长腿与身高极不相称――瘦得很,骨头似乎比肉多。长腿从凳子上垂下来,一条压着一条,还勾着一双天蓝色拖鞋。两眼眯成一条缝,书里的知识就是从那一条缝里被“吸收”进去的。

点评:外貌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高、瘦并且好学的学生形象。

片段四:

爷爷七十多岁了,两斑白,四周几根稀疏的白发把头顶包围成一个光秃秃的小球场,脸庞胖而圆,整天笑眯眯的,挺着个高高的肚子,像个弥勒佛。

点评:本片段对爷爷的头、脸、肚子等进行描写,一位和蔼慈祥的爷爷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1.有同学认为写人就只能写人,不能写事,将写人与写事割裂开来。写人的记叙文,离不开写事。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是写人记叙文常用的手段。写作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通过叙述事来表现人。

2.表现人物方法单一。写作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综合运用各种写人的技法,比如动作、语言、外貌、环境描写等,让每部分内容要有机融合在一起。

守护

苏小青

山里,小溪涓涓流淌,蝴蝶翩翩飞舞,鸟儿在密林里啾啾鸣叫,农民在山下辛勤劳作。(文章以写景开头,为后面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我和表姐快乐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往学校奔去。一路上,小草在招手,野花在微笑。满山的翠绿让人看了心里很高兴。(写小草和野花的目的是展现人物的喜悦之情,为后文被老人批评埋下伏笔。)

路边一位干瘦的老人正在地里除草,他满脸皱纹,眼睛眯着,似乎很凶。他的长相和山中的美景似乎格格不入。不过他的动作倒很灵活,像武打小说里的武林怪人。(外貌的描写为反衬下文老人善良的内心世界作准备。)

我正想着老人的长相,不小心脚下打滑,一下子滚下了山坡。表姐焦急地滑下来扶我。可我的左脚怎么也使不上劲。表姐想背我走,可瘦小的表姐哪里背得动胖胖的我。我又急又痛,就大哭起来。(意外事件使情节曲折,为老人的出场作准备。)

也许是我的哭声惊动了不远处的老人。他三步并作两步往我这儿走,我一看吓坏了。这不是去年骂我是“小坏蛋”的那位老人吗?(以反问句自然引出下文的回忆。)

一年前,我和弟弟来这儿玩耍,我们肚子有点饿,看见山上的玉米长得很好,就想吃几个尝尝鲜。我正伸手去掰时,突听一声大吼:“不准掰!”

我着实被吓住了,“你是谁呀?凭什么管我。”我感到莫名其妙,壮着胆子问道。“我是看山的,这松林中的玉米是孤寡老人王大妈家的,你也忍心掰?快走开!不然,我把你这个小坏蛋抓起来。”我和弟弟恐慌地跑了,一边跑还一边回头骂“死老头,糟老头,多管闲事的坏老头”。逃跑时,我们还隐约听到叫喊声:“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别因为坏事小就任着性子做。”(插叙的运用,让人物性格更丰满,更真实。)

老人向我这儿走来了。我想,完了,又要挨批了。

但事实出乎意料,老人走近我们,问道:“你怎么了?”

“可能摔伤了脚。”表姐说。

“你能背得动她吗?”老人问表姐,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就是背不动,妹妹才急哭了。”表姐有点着急了。

“我来背她吧。”真没想到老人是来帮我的。我再看他的脸上的皱纹,条条都记录着老人丰富的生活阅历。

老人把我背到学校附近的诊所,经医生诊断没有大问题后才离开。离开时他像爷爷一样关心地对我说:“山路坡多,走路要小心。”(语言描写,凸显人物善良和蔼的性格特点。)

我激动得眼泪直流,连说:“谢谢爷爷。”

我和表姐在回校的路上,又说起了我去年掰玉米的往事,说起了老人和他守护的山野,说起了这山野的宁静与灿烂。

这山野,小溪涓涓,蝴蝶翩翩。(环境描写,照应开头,切合作者欢愉的情感。)

我家的“状元”

陈昊

我家有一个“状元”,他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什么?你说他是诸葛亮?NO(不是)!其实,他就是我的爸爸。(“状元”开篇,声势不凡,概写了“状元”的非凡之处,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爸爸三十六岁了,中等个子,瘦瘦的身材,全身上下透着书生气――这就是我家的“状元”。下面我就来给你讲讲“状元”的故事吧。(“状元”普通的外貌和特殊的气质形成对比,更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神奇感。)

音乐“状元”

“状元”真可谓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乐方面,“状元”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小时候,“状元”压根儿没有人教他乐器,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现在,他不仅会弹吉他、吹口琴,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吹箫、吹葫芦丝……

几年前,我学起了琵琶,“状元”为了让我有更大的进步,特地请老师到家里来辅导。每次上课时,“状元”都会坐在一旁,认认真真地听课。几年后的今天,“状元”竟然弹得比我还好。这样,我又多了一位老师。(“状元”的音乐天赋,可见一斑。)

书画“状元”

“状元”的书画也是一流。家里的书架上,光是图画、书法方面的书籍,就占据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地方。每天一下班,“状元”就会钻进书房里又写又画。(侧面描写了“状元”对书画的喜爱与执著。)

去年,镇上成立了“书画社”,“状元”兴致勃勃地报了名。有一次,“状元”的一幅画被“书画社”举办的书画展选去了。那几天,“状元”的心情好得不得了!(正面描写“状元”在书画方面的成绩。)

幽默“状元”

“状元”的幽默总会给人带来无穷的欢乐。这不,“状元”刚从邻居家回来,就又说开了:“我刚才和两个英国人聊天了,还真带劲。”我马上戳穿他说:“哼,您对英语一窍不通,能说什么呢?”“状元”洋腔洋调地说:“我对他们说‘俺的女儿陈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画画赛过唐伯虎,弹琴超过……’”还没说完,我们就捧腹大笑起来。这个幽默“状元”还真不错,有他在家,家里总是有欢乐的笑声。(诙谐而幽默的“状元”,是家里的快乐来源。)

嘘!“状元”朝我这边走过来了。想看我的得意之作?哼!休想。带上作文,我闪!(“我”那顽皮的语言、轻松的情调,从侧面表现了“状元”给家庭带来的和谐愉快的氛围,自然结束文章,干净利落。)

总评:两篇习作,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又各有特色。

《守护》一文以事件的叙述为主来表现人物,重在情节的展开,语言朴实,主要特征表现为:1.多种记叙方式的巧妙运用。作者记叙了自己和老人的两次山野之遇,巧妙地运用了顺叙、插叙和补叙三种方式,将不同时间跨度的事件聚合在一起,实现了材料的自然衔接和情节的自然延伸。2.精选细节,凸显主题。事件的过程平淡而简单,但作者能于平淡的事件之中精选出几个细节进行描写,如老人的两次话语、两种神情的描写,在对比之中突出了山野的美、老人的心灵美。3.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文章以山野之景开篇,又以山野之景结尾,结构上浑然一体,简洁精练,在呼应之中又富于变化。4.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文中以景映人,突出人的心灵之美;又以人衬景,突现人与景的和谐统一。作者的两次遭遇的对比、两种情感的对比,更使文章主旨得到充分表述。

《我家的“状元”》一文则是风趣幽默,本文是以生活片段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主要特征表现为:1.文章诙谐有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有机结合,让“状元”爸爸的形象跃然纸上,神情俱备,丰满圆润。2.文章结构简洁而又严谨紧凑,开头引出“状元”,概写其非凡本领;主体部分又分三层描写“状元”的音乐才华、“状元”的书画天赋、“状元”的幽默气质,三方面描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层层推进;结尾两个自然段文笔轻闲,收束自然。

延伸阅读

1.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言行敲击着你的心灵,让你时常为他(她)而激动;他们的关爱,时常温暖着你的心灵,让你感到世界的温馨。他们或是给你带来启迪,或是给你带来欢乐。

请以“有这样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请以“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填上合适的人,或者其他事物;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