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千变万幻看物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千变万幻看物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着迷于魔术,认为魔术师神通广大,其中奥秘无穷,非一般人能理解。我们不否认魔术师的个人技术,这个技术在魔术表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魔术如果没有科学原理作为后盾就无法实现。让我们揭示几个比较简单的魔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空中悬鱼

魔术师手里端着一个玻璃杯子,杯中有一条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突然魔术师迅速把玻璃杯翻过来。观众不免心头一惊,为鱼的性命担忧,结果杯子中的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鱼仍然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是不是有点悬。

其实,魔术师只是做了一点小手脚,他在另一只手掌里还藏了一块比玻璃杯杯口稍大的透明塑料薄片。在手掌的掩护下,你看不到它。当把左手盖在玻璃杯上时,顺势将塑料薄片对齐杯口压下,再将杯子口朝下倒立,稍等片刻,让大家看清楚,鱼真的不会掉下来。再用左手托住杯子口,把杯子倒转回来。移去左手时顺势将塑料薄片拿走,满满一杯水如刚才一样。

为什么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洒出来呢?这当然不是魔术师的功劳。真正的“魔术师”是大气压力。大气压在透明的薄片上将水托住了,鱼和水都不会漏下来。最后将杯子再翻过来时,还把塑料薄片再移回左手掌中。而薄片是透明的,观众不太可能看出其中的奥秘。看来魔术本身不神秘,神秘的是怎么能想出方法来“骗”过观众的眼睛。

人们生活在大气之中,由于习以为常所以谁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压力存在。其实大气压力是很大的。空气看起来重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天太高了,整个大气的重量却是很重的。地球上每一平方厘米受到1.0336千克的压力。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身体表面积约15000平方厘米,全身受压约15000千克,由于人体内外压力平衡,人才没有什么感觉。如果登上高山,一般人会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出鼻血,这是因为体内的压力大于外界的压力。现在,把0℃时,在纬度45‘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760毫米汞柱)作为大气压力的单位,称为一个大气压。

大气压力自古就存在,到了17世纪人们才发现了大气压力的蛛丝马迹。伽利略于1638年注意到一台普通抽水机,把水提升到超过外部水面10米左右就不再上升了。他认为这些都是与大气压力有关的。当时伽利略年老力衰,这个问题只好由他晚年的弟子托里拆利去完成了。

托里拆利在一个一端封闭的长约1.2米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使开口的一端立于盛有水银的容器内。水银从上落下,停留在管内约76厘米的地方,管的上方留下了空间,后来这个空间得名“托里拆利真空”。托里拆利猜想,管中水银之所以会停留在中途,是被外面大气的重量 (大气压力)推压造成的。托里拆利提示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并测出了具体数值。

此后,法国里昂的帕斯卡重现了托里拆利的实验。并进一步证明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的增减而增减。既然水银柱的涨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那么在不同高度下做实验,水银柱的高度也一定不同。1648年9月19日,帕斯卡委托内兄佩利埃等人在奥维纽州的多姆山进行了这个实验。首先在山脚修道院的院子里进行了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显示约62厘米。在山腰约60厘米,在1000米的山顶测量水银柱下降到55.6厘米。结果和预想的一样。参加实验的人都因赞叹和惊异而出了神。

大气压力被发现之后,仍然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事实。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学者奥托・冯・格里克和他的助手将两个直径约30多厘米的青铜半球合在一起,在两个半球衔接处,垫以涂了油脂的皮革,通过装在一个半球上的管闩把里面的空气抽空,然后再关闭管闩,每个半球都套上一支八匹马的马队,沿相反方向驱赶这两支马队,可是它们拉不开这两个半球。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当年格里克使用的一对已为慕尼黑科学博物馆收藏,供游人观赏。

冰烧开水

有人说冰能把水烧开,你一定不会相信,烧开水是需要加热的,冰融化是要吸收热量的。再说你见过谁用冰烧过开水呢?魔术师能。

魔术师把试管内的水烧开,盖上盖子,把试管翻过来,在瓶底上放上冰,不一会儿瓶内的水就开始冒气泡了,人们惊奇的看到气泡越来越大,水真的开了。

魔术师真有这么大的魔力,用冰来烧开水?

这里面的科学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水开了即水沸腾了,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液体表面的压力时,液体才会沸腾。所以水沸腾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气压有关。我们平常说水在100℃沸腾,是指在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的水沸点。随着气压下降,水的沸点也会下降。

加热时没有盖上瓶盖,管中的空气被赶出来,管中的空余的地方充满了水蒸气。把试管倒过来,试管的底与水分开,在那里充满了100℃左右的水蒸气,再把冰放在试管底上,使管中的水蒸气冷却。这时试管中的气压主要是由水蒸气的压力来决定,水蒸气冷却了压力就会下降,气压下降,水的沸点也会下降,虽然试管中水的温度此时已经不足 100℃,但水的沸点也降到100℃以下。在气压下降的情况下,水不到 100℃也会沸腾。

在高山上煮不出熟饭也是这个道理。在高山上,大气压力比地面小,水的沸点自然也就下降了。在海拔5000米的山上,大气压只有海平面的53%,水的沸点只有83℃,在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水的沸点只有72℃,而在高压锅内水的沸点可达100℃以上。食物熟不熟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低了不容易熟。

开水养鱼

把活鱼放入开水之中,鱼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除了精神不正常的人一般人是绝不会用开水养鱼的,这是常识。现在要把养鱼水烧开,还要保证鱼不死。你会相信吗?来看一看――

魔术师拿着一个盛满水的大试管上场,把一条小金鱼放人试管内,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的上部。正当人们为小金鱼的生命担忧的时候,试管上部的水开始冒泡了,接着水花翻滚,气泡直冒。观众不免为小金鱼捏一把汗。然而试管下部小金鱼自在的游动,丝毫没有感到危险。

人们不能理解,难道这条金鱼不怕热吗?其实这是科学的功劳!

你只要了解热传递的方式就豁然了。传导、对流和辐射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水是热的不良传导体,热在水中传递主要是靠对流,在对流过程中,传热物质从一处运动到另一处。

水被烧开,并不是靠水的热传导,而是靠水的对流。烧水时,锅底下生着火,锅底部的水受热膨胀,比重变小,向上升。上部的凉水比重大,向下降。凉水沉到锅底又受热膨胀,比重减小,又向上升。这样锅里的水反复上升、下沉,反复循环,通过水的对流把热传播开来,最后使全部水都达到100℃(1个大气压),水就开了。

在上面的魔术里,酒精灯只加热试管的上部,试管上部的水受热比重减小,因此不会下沉,下部的水比重比试管上部的大,也不会上升。试管内的水不产生对流,上部受到的热不能传到下部,下部的温度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尽管试管上部的水已经开了(达到100℃),而下部的水还能保持着室温。

火柴点电灯

电灯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用的电器,如果有人说,电灯要用火柴才能点亮,恐怕你会笑掉大牙。但有这样一个魔术,电灯是非要用火柴点才能亮。

这个魔术在电灯下面的电路中接了一段铅笔芯,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烧制而成的。它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下降。用两个鳄鱼夹子把铅笔芯夹住,接在电路中,调整鳄鱼夹子的位置就可以调整铅笔芯的电阻。

大家都知道,要想使电灯亮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电灯灯丝两端加有足够的电压,灯丝里流过足够大的电流。表演魔术之前先调整铅笔芯的电阻,使电灯刚好不亮。表演时用火柴(最好用打火机)烧铅笔芯,铅笔芯被烧之后电阻降低,电灯灯丝两端的电压提高,灯丝里流过的电流也增加了。电灯就亮起来了。把铅笔芯放在电灯下面,烧铅笔芯时使人感到好像是在点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