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乙酉悲情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乙酉悲情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致来讲,乙酉年的新闻界充满了离别的感伤,以及英雄路短的复杂情怀。在这一年中,报刊广告呈现历史性的滑坡,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吞掉了许多报纸的盈利预期。此外,对于新闻业的从业人员来讲,新闻舆论的大环境似乎有所收紧,个人的命运在跌宕的行业里因由各种考虑面临选择以及另样的路途。因此,无论是出于对业界的宏观考量,还是仅就编辑记者的微观感受,乙酉年都显示出了某种悲彩。

报刊广告的黄金时代已告终结?

进入2005年以来,报刊广告市场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低迷态势,全国报刊进入负重爬坡的冰河时期。

广告市场的结构性改变大幅度削弱了报刊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高昂的新闻纸价格更是给2005年的报业市场撒了“一把盐”。

报刊广告的急剧下滑和新闻纸价格的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到本年度报刊业的获利,还将对报刊业的发展前景带来诸多变数。

乙酉年报刊市场呈现的整体收缩态势,宣告中国近20年来的报刊业连续、快速增长期已经结束,预示着中国报刊业将从主要依靠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盈利模式向着主要强调内在质量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此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判断是,我国的报刊市场已经进入区域化竞争时代,这意味着报团极少可能通过争夺外地市场份额来实现自身盈利的目的,这迫使报团必须在本地区的报业市场挖掘潜力,培养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乙酉年可被看作一个新起点,中国报刊市场结束了繁荣的喧嚣,转入不无艰苦的持久战和转型期,谁能知道何时抵达下一个“黄金国”呢?

新闻人怀着理想走向末路?

新闻业中人员流动的情形本是正常现象,但在2005年,却有一大批优秀新闻人因为各种复杂的因素去职离去,这些因素的背后隐寓着新闻理想所面临的现实处境,不由得不令人唏嘘叹息。

夏秋交替之际,国内新闻界频传人士地震。以出位风格在财经报纸中独树一帜的《经济观察报》主笔许知远8月辞职,同时与他离开的还有其他多位主力干将。在解释辞职原因时,许知远提到了与高层在办报理念上的差异,以及组织力量对于他的牵制。无疑,许知远他们是有着自己的新闻理想的,因此,我们才看见这张用橙黄标识的堂皇报纸,才看见许知远以一种哲学思考整合一张新闻纸的努力,也能看到不惜花费巨资向欧美派出记者采访……

许知远的时代,《经济观察报》洋溢着浓重的哲学思辨的痕迹,使得整张报纸的风格呈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是不是正因为这样,才造成他与最高管理层的分歧?具体的情况恐怕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验证。但网友评论中,也有不少对于许知远个性风格的微辞,至少说明他的办报理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许知远在文字风格上显现出来的新闻理想显得阔大,甚至迂腐,一张财经类报纸究竟是新闻要紧,还是迂阔的评论重要?这又是一个市场与报人个性对决的两难选择。说到底,报纸不是许知远自己的,那么最终在两难当中做出抉择的就不是新闻人,而是惟利是图的投资方。这一点也不奇怪。

许知远之流培育了《经济观察报》早期的鼎盛,却被它在进一步的发展规划中所抛弃。而《中国青年报》的李方,这位因为主持《青年话题》而声名鹊起的著名报人,似乎在事业处于最高峰的时候毅然离开。和许知远不同,李方辞职的原因涉及更为深层的体制原因,涉及到中国媒介的大背景与大环境。他曾于网上留言表示辞职的真实原因是“我希望工作在一个具有自由主义氛围的地方;如果我感到这种氛围正在消失而且不可逆转,那就离开。”

李方的辞职,我们只能这样猜测:现实的压力或者焦虑已经成为他不能承受之重,那件因刊发单篇评论被指责搞个人崇拜的“灯塔事件”也仅仅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从业环境已是如此不堪,自由的职业思考面临着被招安的境地,这样的情形下,或许惟有离开才能保存那么一点纯粹的新闻理想吧。

此外,《足球》、《南方体育》等早前的业界翘楚相继停刊,那些寄身其间的业界精英不得不再次踏上找寻理想落脚点的朝拜之路。而且有一点可以相信,这些不乏棱角的职业报人不可能屈从于刊物转向后的“招安”,特别是诸如龚晓跃这些原本的领军人物,一旦杂志不复存在,恐怕只剩下避走他途的结果。此外,《南风窗》等报刊大面积的人事变动也将一些新闻人推向重新“就业”的境地。当然,诸如令狐磊辞职《新周刊》、刘原从《南方都市报》跳槽至一家大型网站任职等等的个案,则进一步渲染了业界去职的悲情气氛。

从中国新闻史上看,个体的沉浮或许无足轻重,他们不过是些身不由己的微小卒子而已,无法左右将相们的走势。但,也正是这些不可把握的命运波动,让我们体察了新闻界诡谲的历史与现实,也让我们从这些报人的际遇中看见那不死的理想的些微光芒。

既然有一些理想是新闻人个人所无法决定的,那我们就任由历史去保存和延伸它吧。

(作者单位:《南方日报》)